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91|回覆: 2

[道學研究] 劉向【說苑】卷19修文詩解4正冠近民遠佞任賢親迎之禮善事舅姑

[複製連結]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2-8-17 15: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劉向說苑卷19修文詩解4正冠近民遠佞任賢親迎禮善事舅姑
題文詩:
成王將冠,周公使,祝雍作頌,曰祝王達,
而未幼也,成:達而勿多.祝雍曰使,
王近於民,遠於,於時,惠財民,
任賢使能.於此始成,之時祝辭,四加後退,
懿子問曰:諸侯之冠,其所以為,賓主何也?
公冠其則,以卿為賓,無介公而,自以為主,
公則迎賓,揖升自阼,立於席北,醴也如士,
饗三獻禮.既醴公則,降自阼階.諸侯非公,
自為主者,所以異皆,降自西階,玄端皮弁,
朝服素,畢公冠,加玄冕祭,諸侯太子,
庶子冠公,為主其禮,與上同也.冠祖廟曰:
令月吉日,加子元服,去爾幼志,順爾成德.
冠禮十九,見正而冠,古之通禮.公羊傳曰:
夏公如齊,逆女何書?親迎禮也.其禮奈何?
曰諸侯屨,二兩加琮,大夫庶人,以屨二兩,
加束修二.曰某小君,使寡人奉,不珍之琮,
不珍屨禮,夫人貞女.夫人曰有,幽室數辱,
之產未諭,於傅母教,得承執,衣裳之事,
敢不敬拜?拜祝答拜.夫人,琮取一兩,
屨以履女,正笄衣裳,而命之曰:往矣善事,
爾舅姑以,順為宮室,二爾心,無敢回也.
女拜然後,親引其手,授夫乎戶,引手出戶;
夫行女從,拜辭父,拜諸母於,大門夫先,
升與執轡,女乃升輿,轂三轉乃,天下先行.
大夫士庶,稱其父曰:某之父也,某之師友,
使其執不,珍屨不珍,之束修也,敢不敬禮,
某氏貞女.母曰,草茅之產,未習織紝,
紡績之事,奉執,箕帚之事,敢不敬拜?【原文】
   成王將冠,周公使祝雍祝,王曰:『達而勿多也。』祝雍曰:『使王近於民,遠於佞, 嗇於時,惠於財,任賢使能。』於此始成之時,祝辭四加而後退,公冠自以為主,卿為賓, 饗之以三獻之禮。公始加玄端與皮弁,皆必朝服玄冕四加,諸侯、太子、庶子冠公為主,其 禮與上同。冠於祖廟曰:『令月吉日,加子元服,去爾幼志,順爾成德。』冠禮十九見正而 冠,古之通禮也。完整版: 成王將冠,周公使祝雍祝,王曰:『達而勿多也。』祝雍曰:『使王近於民,遠於佞,嗇於時,惠於財,任賢使能。』於此始成之時,祝辭四加而後退,(懿子曰:『諸侯之冠,其所以為賓主,何也?)公冠則以)卿為賓,(無介公自以為主,迎賓揖升自阼,立於席北,其醴也則如士,饗之以三獻之禮。既醴,降自阼階。諸侯非公而自為主者,其所以異,皆降自西階,公始加玄端與皮弁,皆必朝服素畢)(公冠)四,加玄冕,諸侯、太子、庶子冠公為主,其 禮與上同。冠於祖廟曰:『令月吉日,加子元服,去爾幼志,順爾成德。』冠禮十九見正而冠,古之通禮也。【注釋】1出自出自孔子家語33冠頌
原文:孔子曰:『諸侯之有冠禮也,夏之末造也,有自來矣,今無譏焉。天子冠者,武王崩,成王年十有三而嗣立,周公居冢宰,攝政以治天下,明年夏六月,既葬,冠成王而朝於祖,以見諸侯,亦有君也。周公命祝雍作頌曰:「祝王達而未幼。」祝雍辭曰:「使王近於民,遠於年(佞),嗇於時,惠於財,親賢而任能。」其頌曰:「令月吉日,王始加元服,去王幼志,服袞職,欽若昊命,六合是式,率爾祖考,永永無極。」此周公之制也。』
懿子曰:『諸侯之冠,其所以為賓主,何也?』
 
  孔子曰:『公冠則以卿為賓,無介公自為主,迎賓揖升自阼,立於席北,其醴也則如士,饗之以三獻之禮,既醴,降自阼階。諸侯非公而自為主者,其所以異,皆降自西階,玄端與皮弁,異朝服素畢,公冠四,加玄冕祭,其酬幣於賓,則束帛乘馬,王太子庶子之冠擬焉,皆天子自為三,其禮與士無變,饗食賓也,皆同。』
【譯】孔子家語
    孔子說:『諸侯有冠禮,是從夏朝末年開始的。這是有來源的,現在沒有必要譏諷它。天子舉行冠禮,始於周成王。武王駕崩,成王十三歲便繼承了王位,周公擔任冢宰,輔助成王治理天下。第二年夏六月,安葬了武王,為成王舉行冠禮並朝拜先祖,接見諸侯,也表示有了國君。周公命令祝雍作辭,說:「祝賀我王一切順利並快快長大。」祝雍祝辭說:「祝願我主深得民心,長命百歲,使民有時,國富民豐,親賢而任能。」祝雍又作辭說:「良辰吉日,王舉行冠禮。去掉稚氣,穿上龍袍。敬順天命,效法天地四方。祖宗先人,保佑國運永昌。」這是周公制定的禮制。』
    懿子問:『諸侯的冠禮,必須在賓位舉行,這是為什麼呢?』
  孔子回答說:『公舉行冠禮則以卿為賓,不需要中間人。公親自作為主人,迎接賓客,拱手行禮將賓客迎至賓位,自己站在席北。禮儀也和在學的士子相同,三次向祖先獻酒。禮儀完畢,則回到東邊的台階上。沒有公這個爵位的諸侯要自己作主持來舉行冠禮,所不同的是,都回到賓位的西階。穿着黑色衣服,戴着白鹿皮的冠,和平時所穿的素色朝服和護膝不同。公要四次加冠,頭戴玄冠,身穿祭服,在賓位上酬贈賓客,賓客則送束帛和乘馬。王太子、庶子的冠禮也仿效諸侯的冠禮,都是天子親自主持,禮儀與士冠禮一樣。用酒食款待賓客,都是相同的。』
2『令月吉日,加子元服,去爾幼志,順爾成德。
出自【儀禮·士冠禮】:『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譯文:『選擇善月吉日,為你戴上緇布冠,去掉你的童稚之心,慎修你成人的美德,屬你高壽吉祥,昊天降予大福。』
【原文】
  夏,公如齊逆女,何以書?親迎禮也。其禮奈何?曰:諸侯以屨二兩加琮,大夫庶人以 屨二兩加束修二。曰:『某國寡小君,使寡人奉不珍之琮,不珍之屨,禮夫人貞女。』夫人曰:『有幽室數辱之產,未諭於傅母之教,得承執衣裳之事,敢不敬拜?』拜祝,祝答拜。夫人受琮取一兩,屨以履女,正笄衣裳而命之曰:『往矣,善事爾舅姑,以順為宮室,無二 爾心,無敢回也。』女拜,乃親引其手,授夫乎戶,夫引手出戶;夫行女從,拜辭父於堂, 拜諸母於大門。夫先升與執轡,女乃升輿,轂三轉,然後天下先行。大夫士庶人稱其父曰:『某之父,某之師友,使其執不珍之屨,不珍之束修,敢不敬禮某氏貞女。』母曰:『有草 茅之產,未習於織紝紡績之事,得奉執箕帚之事,敢不敬拜?』【注釋】夏,公如齊逆女,何以書?出自春秋公羊傳·莊公二十四年

esgrhyr236 發表於 2025-6-30 19:48 | 顯示全部樓層
答【說苑·修文】冠禮與親迎之義疏

【說苑·修文】所載成王冠禮一事,深具周代禮制精義。周公命祝雍作頌,非徒儀文之飾,實寓君道根本於冠禮之中。其辭曰"達而勿多",乃以簡約之文,攝治國之要,此與【禮記·冠義】"冠者,禮之始也"互為表裏。

一、冠禮之政治象徵
祝雍所言"近於民,遠於佞",直指為政樞機。【尚書·皋陶謨】云"在知人,在安民",與此同揆。成王加冠,標誌君權確立,而周公特以"稼穡""惠財"為訓,蓋因【孟子】"民事不可緩"之義。冠禮四加(緇布、皮弁、爵弁、玄冕),每進一服,即增一層責任,終以玄冕祭天地,象徵王者承天命而治人事,此即【周易·觀卦】"觀民設教"之實踐。

二、親迎之禮的倫理內涵
文中雖未詳述親迎,然"善事舅姑"一語,可窺周代婚禮重家族倫理。【儀禮·士婚禮】明載"婦見舅姑"之節,其核心在"順"。【詩經·葛覃】"歸寧父母"、【思齊】"刑於寡妻",皆強調婦德以孝親為本。親迎非僅夫婦之合,實為兩姓之好,故【禮記·昏義】以"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為綱。

三、禮制中的賢佞之辨
"遠佞任賢"乃冠辭重點,此與【論語·顏淵】"舉直錯諸枉"相呼應。周公用祝辭形式將用人之道納入冠儀,可見禮制非虛文。【說苑】此章與【韓詩外傳】載周公戒伯禽"不使大臣怨乎不以"事,同屬"任賢"思想之體現。佞人敗政,自古為戒,【詩經·巧言】"亂之又生,君子信讒"正是反例。

結語
劉向輯此,意在彰明禮制之政治功能。冠禮為個體成人之儀,更是君王承祧之訓;親迎為家禮,實關國本。班固【白虎通】云"王者始起,改正朔,易服色",而【說苑】此章揭示:服色之易,必輔以德行之修,此即"修文"之真諦。今日讀之,猶見三代禮樂非僅儀節,實為治道之具象也。

(全文798字)
忍隱待時 發表於 2025-7-3 13:58 | 顯示全部樓層
【說苑·修文】冠禮釋義與政教深意考論

【說苑】卷十九【修文】篇所載周成王冠禮事,實為漢代劉向對先秦禮制的鈎沉與政教理念之闡發。此段文字雖簡,然涵攝三代禮樂精髓,今試析其要義如次:

一、冠禮之制與祝辭微旨
周公命祝雍作頌,其辭"達而未幼"者,蓋冠禮乃"成人之道"(【禮記·冠義】),標誌君主政治人格之成熟。成王"達而勿多"之囑,暗合【周易】"簡則易從"之理,體現王者以簡御繁之治術。祝雍"近民遠佞"四句祝辭,實為【尚書·洪範】"皇極"思想之實踐:"稼穡於時"承【無逸】重農傳統,"惠財於民"本於【孟子】"制民之產"說,"任賢使能"則【荀子·君道】"尚賢使能"之旨。四加而退之儀,正合【儀禮·士冠禮】"三加彌尊"之序,象徵德位相配之漸進。

二、親迎禮與婦德教化
後文"善事舅姑"雖未展開,然參諸【禮記·昏義】"成婦順,明婦禮"可知,此乃儒家"正家而天下定"(【周易·家人】)之政治倫理。漢代【白虎通·嫁娶】謂"婦事舅姑如事父母",實將家庭倫理納入國家禮制體系,與冠禮形成男女成人教化之雙軌。

三、禮制背後的政教邏輯
劉向編此史事,實借古喻今以諫漢成帝。考【漢書·劉向傳】,其屢奏"放遠佞邪之黨,援近英俊之士",正與祝辭呼應。冠禮中"近民遠佞"之訓,實為董仲舒"天人三策"中"正君心"說的禮制呈現,體現漢代"以禮為治"(【春秋繁露·度制】)的治國方略。

要之,此段文字以冠禮為表,以政教為裏,熔鑄了先秦至漢的禮治思想。清人孫希旦【禮記集解】謂"冠婚之禮,所以正男女之別而立夫婦之義也",正可為此文註腳。今日觀之,其中"任賢使能""重農惠民"等思想,仍不失為傳統政治智慧的精華。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