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28|回覆: 0

[古文觀止] 劉向【說苑】卷18辨物詩解12民疾君侈大國來誅讟動於民則有石言

[複製連結]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2-8-12 17: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題文詩:
昔虢公夢,在廟有神,人面白毛,虎爪執鉞,
立在西阿.公懼而走,神曰毋走!帝今使晉,
襲於爾門.公拜頓首.覺召史嚚,占之嚚曰:
如君之言,則蓐收也,天之罰神,天事官成.
公使囚之,使皆賀夢.舟之僑告,其諸侯曰:
虢不久矣,吾今乃知.君不度而,嘉大國之,
襲於己也,何以能瘳?吾聞之曰:大國無道,
小國襲焉,曰服小國,傲大國襲,曰之誅也.
民疾君之,侈也是以,由於逆命.今嘉其夢,
侈必展是,天奪之鑑,而益其疾!民疾其態,
天又誑之;大國來誅,出令而逆.宗國既卑,
諸侯遠己,外內無親,其誰救之?吾不忍俟,
是故將行.舉族適晉,三年虢亡.晉平公築,
虒祁之室,石有言者.平公問曰:石何故言?
師曠對曰:石不能言,有神憑焉;不然則民,
聽之濫也.作事不時,臣聞之怨,讟動於民.
則有非言,之物而言.宮室崇侈,民力屈盡,
百姓疾怨,莫安其性,今石乃言,不亦可乎?
書泰誓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虢公夢在廟,有神人面白毛,虎爪執鉞,立在西阿。公懼而走,神曰:『無走!帝今日使晉襲於爾門。』公拜頓首。覺,召史嚚占之。嚚曰:『如君之言,則蓐收也,天之罰神也。天事官成。』公使囚之,且使國人賀夢。舟之僑告其諸侯曰:『虢不久矣,吾乃今知之。君不度,而嘉大國之襲於己也,何瘳?吾聞之曰:大國無道,小國襲焉,曰服;小國傲,大國襲焉,曰誅。民疾君之侈也,是以由於逆命。今嘉其夢,侈必展,是天奪之鑑而益其疾也!民疾其態,天又誑之;大國來誅,出令而逆。宗國既卑,諸侯遠己,外內無親,其誰雲救之?吾不忍俟,將行。』以其族適晉,三年虢乃亡。
參考虢公夢在廟,有神人面白毛虎爪,執鉞立於西阿,公懼而走。神曰:『無走!帝命曰:「使晉襲於爾門」。』公拜稽首,覺,召史嚚占之,對曰:『如君之言,則蓐收也,天之刑神也,天事官成。』公使囚之,且使國人賀夢。舟之僑告諸其族曰:『眾謂虢亡不久,吾乃今知之。君不度而賀大國之襲,於已也何瘳?吾聞之曰:「大國道,小國襲焉曰服。小國傲,大國襲焉曰誅。」民疾君之侈也,是以遂於逆命。今嘉其夢,侈必展,是天奪之鑑而益其疾也。民疾其態,天又誑之;大國來誅,出令而逆;宗國既卑,諸侯遠己。內外無親,其誰雲救之?吾不忍俟也!』將行,以其族適晉。六年,虢乃亡。
【國語·晉語·虢將亡舟之僑以其族適晉】
參考譯文虢公夢見在宗廟裡,有一個神臉上長著白毛還有老虎一樣的爪,拿著斧站在西邊的屋檐下,虢公嚇得逃走了。神說:『不要走!上天命令說:「讓晉國進入你的國門」。』虢公下拜磕頭後,夢醒,召來史嚚占問這個夢的吉凶。回答說:『像你所敘述的,那麼這個神就是西方之神蓐收了。他是天上主管刑殺的神,上天命令的事情都是由神完成的。』虢公下令把史嚚囚禁起來,並且要國人祝賀他這個夢是吉利的。舟之僑告訴他同族的人說:『大家都說虢國不久會滅亡,我今天才知道了這個道理。國君不認真考慮神的意思,反而要國人去祝賀晉國的進入,這難道能減輕自己的災禍嗎?我聽說:「大國正義,小國進入叫順服。小國傲慢,大國進入叫誅伐。」民眾痛恨國君的奢侈,就會違拒他的命令。如今他認爲自己的夢吉祥,他的奢侈必然會更甚,這是上天奪去他用來省察自己的鏡子而加重他的毛病啊。民眾痛恨他的所作所爲,上天又迷惑他的良知;大國一旦來誅伐,他下的命令沒有人服從;公族已經衰敗,諸侯又對他疏遠。內外都沒有人親近他,還談得上誰來拯救呢?我不忍心等著看到國家的滅亡!』於是帶領他的家族離開虢國到晉國去。過了六年,虢國就滅亡了。
晉平公築虒祁之室,石有言者。平公問於師曠曰:『石何故言?』對曰:『石不能言,有神憑焉;不然民聽之濫也。臣聞之,作事不時,怨讟動於民,則有非言之物而言。今宮室崇侈,民力屈盡,百姓疾怨,莫安其性,石言不亦可乎?』
參考『八年春,石言於晉魏榆地在今山西省榆次市西北。晉侯晉平公問於師曠曰:「石何故言?」對曰:「石不能言,或憑是說有物的憑證可以這樣說焉。不然,民聽濫失實也。抑臣又聞之曰:『作事不時不時,指違背農時,怨讟音dú,誹謗動於民,則有非、言之物而言。』今宮室崇侈,民力雕,雕通凋盡,怨讟並作,莫保其性性即指生,莫保其生,是指沒有人能保障他們的生活或生存,石言,不亦宜乎?」』
【左傳·昭公八年】
註解師曠認爲石頭本不能言,但是他同時又指出:由於權貴們竭力搜刮百姓,使宮室崇侈,民生凋蔽,民怨沸騰,這種狀況,即使是石頭,也會被逼得說出話來的。在這個特定的意義上,如果說『石能言』,不又是真實可信的嗎?

本文來自以下【文集

葉住秒 發表於 2025-4-19 19:23 | 顯示全部樓層
【虢夢示儆與天人感應之道發微】

劉向【說苑】所載虢公夢蓐收事,實爲上古天人感應思想之典型案例。考【國語·晉語】與【說苑】互見,其事雖微,其理至深。今就文本析其要義,以明古典政治哲學中"天視民視"之精微。

蓐收現身之象,乃典型的天罰預兆。【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孔穎達疏云:"蓐收,金神也,主刑殺。"其"人面白毛虎爪執鉞"的形象,實爲西方刑殺之神的具象化表現。史嚚解夢謂"天之罰神",正合【周禮·春官】"占夢掌其歲時,觀天地之會"的職官傳統。虢公囚禁史官而賀夢的倒行逆施,恰如【尚書·太甲】所誡"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

舟之僑的預言體系,揭示了古典政治的三重法則:其一,"大國無道,小國襲焉曰服"體現【孟子·梁惠王下】"誅其君而吊其民"的征伐正義論;其二,"民疾君侈"印證【管子·牧民】"政之所興在順民心"的治國要義;其三,"天奪之鑑"暗合【荀子·天論】"天道有常,不爲堯存"的自然法則。其"六年虢亡"的預言實現,正是【周易·繫辭】"天垂象,見吉凶"的應驗。

石言現象尤爲值得玩味。師曠"怨讟動於民則有非言之物而言"的解釋,與【尚書·泰誓】"天聽自我民聽"的政治哲學一脈相承。虒祁之宮的石言,實爲【詩經·大雅】"民之訛言,寧莫之懲"的物化表現。這種將民怨投射於自然異象的認知方式,構成了【春秋】災異說的認識論基礎。

綜觀虢國敗亡始末,可見先秦"天命—民心—政德"的三維校驗體系:蓐收示警爲天命維度,民疾君侈爲民心維度,賀夢囚史爲政德維度。三者環環相扣,終成"內外無親"的亡國之局。此中深意,恰如【孟子·離婁】所言:"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後世當以此爲鑒,明乎天人相與之際,慎乎民心向背之間。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