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89|回复: 1

[道学研究] 刘向《说苑》卷18辨物诗解4柏常骞禳枭死将为景公请寿晏子识其妄

[复制链接]
达性畅情 发表于 2022-8-10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向说苑卷18辨物诗解4柏常骞禳枭死将为景公请寿晏子识其
题文诗:齐景公为,露寝之台,成而不通.柏常骞曰:
为台甚急,台成君何,为不通焉?公曰然有,
枭昔者鸣,声无不为,吾恶之甚,是以不通.
柏常骞曰:臣禳!公曰何具?曰筑新室,
为置白茅.公使为室,成置白茅.柏常骞夜,
用事明日,问公曰今,昔闻枭声?公曰一鸣,
而不复闻.使人往视,枭陛布翼,伏地而死.
公曰子道,若此其明!亦能,寡人寿乎?
对曰能.齐景公曰:能益几何?柏常骞,
天子九岁,诸侯七岁,大夫五岁.公曰亦有,
征兆见乎?对曰得寿,地且.公喜,
百官趣具,骞之所求.柏常骞出,遭晏子,
拜马前辞,曰骞为君,禳枭杀之,君谓骞曰:
子道若此,其明也亦,能益寿乎?曰能;
今且大祭,为君请寿,将往以闻.晏子曰嘻,
善矣能为,君请寿也.虽然吾闻:惟以政与,
德顺乎神,为可益寿;今徒祭可,以益寿乎?
然则福兆,能有见乎?对曰得寿,地将动也.
晏子曰昔,吾见维星,绝枢星散,地其,
汝以是乎?骞俯有间,仰对曰然.晏子:
为之无益,不为无损;赋敛,费民且,
令君知!晏子精诚,精诚识妄,利民非妄.
《原文》  齐景公为露寝之台,成而不通焉。柏常骞曰:“为台甚急,台成,君何为不通焉?”公曰:“然。枭昔者鸣,其声无不为也,吾恶之甚,是以不通焉。”柏常骞曰:“臣请禳而去之!”公曰:“何具?”对曰:“筑新室,为置白茅焉。”公使为室,成,置白茅焉。柏常骞夜用事,明日问公曰:“今昔闻枭声乎?”公曰:“一鸣而不复闻。”使人往视之,枭当陛布翼伏地而死。公曰:“子之道若此其明也!亦能益寡人寿乎?”对曰:“能。”公曰:“能益几何?”对曰:“天子九、诸侯七、大夫五。”公曰:“亦有征兆之见乎?”对曰: “得寿,地且动。”公喜,令百官趣具骞之所求。
柏常骞出,遭晏子于涂,拜马前,辞曰:“骞为君禳枭而杀之,君谓骞曰:子之道若此其明也,亦能益寡人寿乎?骞曰能。今且大 祭,为君请寿,故将往。以闻。”晏子曰:“嘻,亦善矣!能为君请寿也。虽然,吾闻之:惟以政与德顺乎神,为可以益寿。今徒祭可以益寿乎?然则福名有见乎?”对曰:“得寿地将动。”晏子曰:“骞,昔吾见维星绝,枢星散,地其动。汝以是乎?”柏常骞俯有间,仰而对曰:“然。”晏子曰:“为之无益,不为无损也。薄赋敛,无费民,且令君知之!”
【注释】出自《晏子春秋》柏常骞禳枭死将为景公请寿晏子识其妄:第四
原文:景公为路寝之台,成,而不踊1焉。柏常骞曰:“君为台甚急,台成,君何为而不踊焉?”公曰:“然!有枭2昔者鸣,声无不为也,吾恶之甚,是以不踊焉。”
柏常骞曰:“臣请禳3而去。”公曰:“何具?”对曰:“筑新室,为置白茅。”公使为室,成,置白茅焉。柏常骞夜用事。明日,问公曰:“今昔闻鸮4声乎?”公曰:“一鸣而不复闻。”使人往视之,鸮当陛5,布翌6,伏地而死。公曰:“子之道若此其明,亦能益寡人之寿乎?”对曰:“能。”公曰:“能益几何?”对曰:“天子九,诸侯七,大夫五。”公曰:“子亦有征兆之见乎?”对曰:“得寿,地且动。”公喜,令百官趣7具骞之所求。
柏常骞出,遭晏子于涂,拜马前,骞辞曰:“为禳君鸮而杀之,君谓骞曰:‘子之道若此其明也,亦能益寡人寿乎?’骞曰:‘能。’今且大祭,为君请寿,故将往,以闻。”晏子曰:“嘻!亦善能为君请寿也。虽然,吾闻之,维以政与德而顺乎神,为可以益寿,今徒祭,可以益寿乎?然则福兆有见乎?”对曰:“得寿,地将动。”
晏子曰:“骞!昔吾见维星8绝,枢9星散,地其动,汝以是乎?”柏常骞俯有闲10,仰而对曰:“然。”晏子曰:“为之无益,不为无损也。汝薄敛,毋费民,且无令君知之。”

【译文】景公修建路寝之台,建成,而不去登台。柏常骞说:“君主建台时很急,建成台,君主为什么不登台了呢?”景公说:“是这样,有猫头鹰在台上叫,什么声音都叫出来了,我很厌恶,因此不想登台。”
柏常骞说:“我请求用禳灾而除去。”景公说:“要具备什么?”柏常骞说:“修建一间新屋子,在屋内放置白茅。”景公就派人修建新屋,新屋建成,放置了白茅。柏常骞在夜晚进行禳祭。第二天,问景公说:“今晚您听到猫头鹰叫声了吗?”景公说:“叫了一声就听不见了。派人前去观看,猫头鹰落在台阶上,两翼张开,伏地死了。景公说:“先生的道法如此高明,还能为我增加寿命吗?”柏常骞说:“能。”景公说:“能增加多少?”柏常骞说:“天子能增加九岁,诸侯能增加七岁,大夫能增加五岁。”景公说:“先生增加寿命有征兆吗?”柏常骞说:“得到增寿,地将震动。”景公欣喜,命令百官督促备办柏常骞所需的东西。
柏常骞出来,在路上遇到晏子,在马前拜揖,柏常骞说:“为君主禳祭而杀死了猫头鹰,君主告诉我说:‘先生的道法如此高明,还能为我增加寿命吗?’我说:‘能。’如今准备大祭,为君主请寿,所以将去,报告您知道。”晏子说:“嘻。还能够为君主增加寿命。虽然如此,我听说,唯有政治与道德而顺应神灵,才可以增寿,如今仅仅是祭祀,就可以增寿吗?那么有福兆能显示吗?”柏常骞回答说:“得到增寿,地将震动。”
晏子说:“柏常骞!昨夜我见到维星消失,枢星散乱,大地将震动,你是以此作为福兆吧?”柏常骞低头想了一会儿,仰头回答说:“是的。”晏子说:“作这事没有什么益处,不作也没有什么损害。你少征赋税,不要耗费民力,而且不要让君主知道。”

国学萌 发表于 2025-4-8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苑·辨物》所载柏常骞禳枭事,实为春秋时期方术与政德思想交锋之典型案例。此篇通过晏子与柏常骞的对话,深刻揭示了先秦儒家"神道设教"的本质主张。

柏常骞以方士身份为齐景公禳除枭鸟,其术法呈现三个特征:其一,仪式具象化,"筑新室,置白茅"建立神圣空间;其二,效果可视化,枭鸟"布翼伏地而死"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其三,功能延展性,将禳灾之术引申至"益寿"领域,提出"地动"作为验证征兆。这种方术体系符合《周礼·春官》所载"巫祝之事",却暗含将自然现象神秘化的倾向。

晏子的批驳体现三重思想维度:首先,以天文观测破解神秘主义,"维星绝,枢星散"的星象解释,展现春秋时期天人感应的理性认知;其次,提出"政德顺神"的治国理念,将"益寿"归于德政而非祭祀,与《左传》"民,神之主也"的思想一脉相承;最后,以"薄赋敛,无费民"的务实主张,消解了方术活动的政治正当性。

值得注意的是,晏子并未全盘否定祭祀形式,而是强调"为之无益,不为无损"的辩证态度。这种既保持对传统礼制的尊重,又坚持政德优先的立场,正是孔子"敬鬼神而远之"思想的前奏。汉代王充《论衡·解除篇》对此类方术的批判,实可视为晏子思想的延续。

此段文本的价值在于:一方面保存了春秋时期方术活动的具体形态,另一方面通过晏子的理性回应,展现了儒家思想中人文精神与神秘主义的博弈。这种"祛魅"思维,对理解先秦思想从宗教神秘主义向理性人文主义的转型具有典型意义。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