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84|回复: 1

[道学研究] 刘向《说苑》卷18辨物诗解1仁义礼乐穷神知化真情圣王观天察地敬授民时

[复制链接]
+
达性畅情 发表于 2022-8-10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向说苑卷18辨物诗解1仁义礼乐穷神知化真情圣王观天察地敬授民时
题文诗:
颜渊问曰:成人之行,何若,达情性理,
通物类变,知幽明故,睹游气源,若此而,
可谓成人;既知天道,仁义,饬以礼乐.
仁义礼乐,成人之行,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易曰仰以,观于天文,俯察地理,是故,
幽明之故.天文地理,人情之效,存于心则,
圣智之府.故古圣王,既临天下,必变四时,
定律历,考天文,揆时变,登灵台,
以望气氛,故尧曰舜,天之历数,在尔躬身,
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书曰在,
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璇玑,勾陈枢星.
魁杓所指,二十八宿,以其,吉凶祸福;
天文列舍,盈缩之占,各以类验.占变之道,
二而已矣.阴阳之数,故易:一阴一阳,
之谓道也,物之动莫,不由道也.故发于一,
成于二,备三周四,行于五故,玄象,
日月大;察变之动,五星著.天之五星,
运气五行,其初犹发,于阴阳而,化极万千,
五百二十.二十八星:东方曰角,亢氐房心,
尾箕北方,斗牛须女,虚危营室,东壁西方,
曰奎娄胃,昂毕觜参,南井鬼柳,星张翼轸.
所谓宿者,日月五星,所宿在宿,运外内者,
以宫名别,其根荄皆,发于地而,华形于天.
所谓五星,一曰岁星,荧惑镇星,太白辰星.
欃枪彗孛,旬始枉矢,蚩尤旗皆,五星盈缩,
之所生也.五星所犯,以金木水,火土为占.
春秋冬夏,伏见有时,失常离时,则为变异,
得时居常,是谓吉祥.古者,主四时者:
主春者张,昏而中也,可以种谷,上告天子,
下布之民;主夏大火,昏而中也,可种黍菽,
告天子,下布之民;主秋者虚,昏而中也,
可以种麦;主冬者昴,昏而中也,可以斩伐,
田猎盖藏,上告天子,下布之民.天子南面,
视四星中,知民缓急,急利不赋,不举力役.
:敬授民时.经故:物其有矣,
维其时矣.物之所以,有而不绝,以动之时.
《原文》
颜渊问于仲尼曰:“成人之行何若?”子曰:“成人之行达乎情性之理,通乎物类之变,知幽明之故,睹游气之源,若此而可谓成人。既知天道,行躬以仁义,饬身以礼乐。夫仁义礼乐成人之行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注释】出自孔子家语》卷18颜回诗解2以音类知成人之行穷神知顺事恕施
原文:颜回问于孔子曰:“成人之行若何?”子曰:“达于情性之理,通于物类之变,知幽明之故,睹游气之原,若此可谓成人矣。既能成人,而又加之以仁义礼乐,成人之行也。若乃穷神知礼,德之盛也。”
【译文】
颜回问孔子:“德行高尚的人品行是什么样的呢?”孔子说:“他们能通晓人性人情的道理,知道事物变化的规律,知道天地、阴阳、有形无形等事物变化的缘故,可以看 清空中云气变化的本源,这样就可以叫做成人了。既达到了成人的地步,而又学习了仁义礼乐,这就是成人的智力品行。至于能够探索事物精微的道理,那就是具有了髙深的德行。”
《原文》  易曰:“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夫天文地理、人情之效存 于心,则圣智之府。是故古者圣王既临天下,必变四时,定律历,考天文,揆时变,登灵台以望气氛,故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书曰:“在璇玑 玉衡,以齐七政。”璇玑谓辰勾陈枢星也。以其魁杓之所指二十八宿为吉凶祸福;天文列 舍盈缩之占,各以类为验。夫占变之道,二而已矣。二者阴阳之数也,故易曰:“一阴一阳 之谓道,道也者,物之动莫不由道也。”
是故发于一,成于二,备于三,周于四,行于五;是故玄象着明,莫大于日月;察变之动,莫着于五星。天之五星运气于五行,其初犹发于阴 阳,而化极万一千五百二十。所谓二十八星者:东方曰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曰斗牛须女虚 危营室东壁,西方曰奎娄胃昂毕觜参,南方曰东井舆鬼柳七星张翼轸。所谓宿者,日月五星之所宿也。其在宿运外内者,以宫名别,其根荄皆发于地而华形于天。所谓五星者,一曰岁星、二曰荧惑、三曰镇星、四曰太白、五曰辰星。欃枪彗孛,旬始枉矢,蚩尤之旗,皆五星盈缩之所生也。
五星之所犯,各以金木水火土为占。春秋冬夏伏见有时,失其常,离其时,则为变异,得其时,居其常,是谓吉祥。古者有主四时者:主春者张,昏而中,可以种谷,上告于天子,下布之民;主夏者大火,昏而中,可以种黍菽,上告于天子,下布之民;主秋者虚,昏而中,可以种麦,上告于天子,下布之民;主冬者昴,昏而中,可以斩伐田猎盖藏,上告之天子,下布之民。故天子南面视四星之中,知民之缓急,急利不赋籍,不举力役。书曰:“敬授民时。”诗曰:“物其有矣,维其时矣。”物之所以有而不绝者,以其动之时也。
【注释】1“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出处: 《周易·系辞上》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注释:天文: 指天象的变化。地理: 指地貌、地质的变化。

句意: 抬起头来观察天象的变化, 俯下身子观察地质的变化, 因此可以懂得明暗的原因。
2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
出自《论语》卷20尧曰篇诗解民食祭尊宽信敏公尊五美屏四恶知命礼信
原文: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译》尧说:“啧啧!你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了。诚实地保持那中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隐于困苦和贫穷,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会永远终止。”
3“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出自尚书舜典

译文:“在”是察看。“璇”是美玉。“玑”指浑天仪。“七政”指日月五星(金木水火上)。叙述舜在继承尧之帝位时,用美玉所做的浑天仪,观察日月五星运行的法则,作为人民稼穑农事的依据。虞舜仁慈爱民,察看天体运行之道以利民生。
4欃枪:彗星的别称,旧说欃枪主兵乱与灾变,是不祥之兆。《尔雅.释天》:“彗星为欃枪。”《淮南子·俶真训》:“古之人处混冥之中……搀枪衡杓之气,莫不弥靡,而不能为害。”
5蚩尤之旗:彗星之一种。《吕氏春秋·明理》:“黄上白下,其名蚩尤之旗。”《史记·天官书》入异星类,释其形状“类彗而后曲,象旗”。

黎仕 发表于 2025-4-26 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苑·辨物》篇"成人"义理发微
——论刘向对先秦儒家天道观与道德实践的整合

《说苑·辨物》所载孔子与颜渊问答,实为汉代儒学对"成人"理念的深刻诠释。刘向通过辑录此章,系统呈现了儒家"穷神知化"与"敬授民时"的辩证关系,其要义有三:

一、天道认知与性情通达之本
"达情性理,通物类变"二句,实本《周易·系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之说。所谓"知幽明故",非指神秘主义认知,而是强调对阴阳变化规律的把握。郑玄注《礼记》云"幽明者,阴阳之谓",正与此呼应。汉代经学家特别重视"睹游气源"的天文观测,此乃"敬授民时"的知识基础,体现了先秦"观象授时"传统的延续。

二、道德实践的三重维度
"躬行仁义"为个人修养之本,"饬以礼乐"属社会教化之维,二者统合于"天道"认知之下。董仲舒《春秋繁露》言"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刘向在此更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性。值得注意的是,"成人之行"非静态标准,而是"穷神知化"的动态过程,这与《中庸》"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修养论一脉相承。

三、圣王政治的天人合一境界
篇中将天文历法(观天察地)与伦理政治(敬授民时)熔铸为一,折射出汉代"天人感应"思维的特点。然其核心仍在"真情"二字——所谓"达情性理",既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更强调政策制定须符合四时规律。这种将自然法则与人文关怀结合的思路,实为董仲舒"天人三策"的理论先声。

要之,刘向所述"成人"理想,实为知识理性(知天道)、道德实践(行仁义)、政治智慧(授民时)的三位一体。其以"德之盛也"作结,正揭示汉代儒学"内圣外王"之道的精义:唯有贯通天道人情,方可达致《周易》所谓"与天地合其德"的至高境界。此篇虽简,已足见西汉儒家对先秦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