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25|回覆: 1

[道學研究] 【莊子】雜篇卷2徐無鬼詩解2神不自得好和惡奸修誠非戰順天地情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2-1-21 15: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莊子】篇卷2徐無鬼詩解2神不自好和惡奸修誠非戰順天地情
題文詩:
武侯問,徐無鬼曰:先生久矣,居山林,
芧栗,蔥韭,寡人;夫今老邪?
酒肉之味,其欲干邪?其寡人有,社稷福邪?
徐無鬼曰:生貧賤,未敢飲食,君之酒肉,
將來勞君.君曰何哉!奚勞寡人?無鬼曰勞,
君神與形.曰何謂邪?徐無鬼曰:天地之養,
也一登高,不可為長,居下不可,以為短.
君為萬乘,之主以苦,國民以養,耳目鼻口,
夫神,不自;神者好和,而惡奸也;
夫奸也病,故勞之唯,君所病之,為之何也?
侯曰欲見,先生久矣,吾欲愛民,為義偃兵,
其可乎哉?無鬼曰否.愛民也者,害民之始;
為義僵兵,造兵之本.自此為之,君殆不成.
凡美,俱.雖為仁義,偽哉!
形固造形,成固有伐,變固外戰.君亦必無,
盛鶴列於,麗譙之間,無徒驥於,錙壇宮毋,
藏逆於得,以巧勝人,以謀勝人,以戰勝人.
殺人士民,兼人土地,以養吾私,與吾神者,
其戰孰善?勝惡乎在?君若勿已!修胸中誠,
以應天地,之情勿攖.民死已脫,君將惡乎,
用偃兵哉!至神氣正,氣正神清,神清自然,
自然真情,真情精誠,精誠所至,不戰而勝.
  
【原文】
   徐無鬼見武侯,武侯曰:『先生居山林,食芧栗(1),厭蔥韭(2),以賓寡人,久矣(3)。夫今老邪(4)?其欲干酒肉之味邪(5)?其寡人亦有社稷之福邪 (6)?』徐無鬼曰:『無鬼生於貧賤,未嘗敢飲食君之酒肉,將來勞君也(7)。』君曰:『何哉!奚勞寡人?』曰:『勞君之神與形。』武侯曰:『何謂邪?』徐無鬼曰:『天地之養也一(8),登高不可以為長(9),居下不可以為短(10)。 君獨為萬乘之主,以苦一國之民,以養耳目鼻口,夫神者不自許也(11)。夫神者,好和而惡奸(12)。夫奸,病也,故勞之(13)。唯君所病之(14),何也?』
武侯曰:『欲見先生久矣。吾欲愛民而為義偃兵,其可乎(15)?』徐無鬼曰:『不 可』。愛民,害民之始也(16);為義僵兵,造兵之本也。君自此為之,則殆不成(17)。凡成美(18),惡器也。君雖為仁義,幾且偽哉(19)!形固造形(20),成固有伐(21),變固外戰(22)。君亦必無盛鶴列於麗譙之(23),無徒驥於錙壇之宮 (24),無藏逆於得(25),無以巧勝人,無以謀勝人,無以戰勝人。夫殺人之士 民,兼人之土地,以養吾私與吾神者(26),其戰不知孰善?勝之惡乎在?君若勿已矣!修胸中之誠,以應天地之情而勿攖(27)。夫民死已脫矣(28),君將惡乎用夫偃兵哉!』 【譯文】
徐無鬼去見魏武侯,魏武侯說:『先生身居深山老林,吃橡子, 食蔥韭,你擯棄我已很長時間了。你現在老了嗎?是想求得酒肉的滋味呢? 還是為我的國家造福呢?』徐無鬼說:『無鬼出身貧窮低賤,不曾敢想享用你的酒肉,是來慰勞你的。』武侯說:『怎麼?你怎樣來慰勞我?』徐無鬼說:『慰勞你的精神和形體。』武侯說:『什麼意思?』
徐無鬼說『天地的養育之功是一視同仁的,身居高位不可自以為長,身居低位不可自以為短。 你獨自力萬乘的君主,奴役一國的人民,用以奉養耳目鼻口的私慾,而心神不能自得。心神喜好和德而厭惡悖道。悖道是一種毛病,所以來慰勞你。只有你犯這種毛病,為什麼呢?』
武侯說:『想見先生很久了。我想愛民,為了義而停止用兵,可以嗎?』除無鬼說:『不可以。愛民,是害民的開始, 為了義而停止用兵,是製造戰爭的禍根。你從這裏去做,就會危險而不會成功。凡是成就美名的,就是有了作惡的工具,你雖然要行仁義,但接近作偽啊? 仁義的形跡必定要造成作偽的形態,成功了必定要自誇,有變亂必定有公開的戰爭。你一定不要將盛大的軍隊象鶴群一樣排列在高樓之間,不要集合步騎兵於輜壇的宮內,不要隱藏貪慾之心,苟且去妄取,不要用巧詐去勝人,不要以陰謀去勝人。那種殺害別人的士兵和民眾,奪取養育別人的土地,用來奉養我們的私慾和滿足我們的心神需要的戰爭,不知有什麼好處?不知勝利在什麼地方?你不如停止戰爭,修養胸中的誠心,來順應天地的自然情意,而不攪擾他物。人民這樣卻能免除死亡,你哪裏還用得着講什麼停止戰爭呢!』
【注釋】
(1)芧(xù)栗:橡子。【齊物論】有『狙公賦芧』。【山木】芧作杼。
(2)厭:通饜,飽食。
(3)賓寡人:擯棄我,不做官。賓,通擯,棄。
(4)夫今老邪:猶其今老邪。『夫』屬下讀,舊注以『久矣夫』為句實誤。
(5)干:求。
(6)社稷之福:這句是說如果徐無鬼能出來做官,參與國政,一定對國家有利,而是國家的幸福。
(7)將來勞君:要來慰勞君主。
(8)天地之養也一:天地養育萬物是一視同仁的。
(9)登高:指住在上。
(10)居下:指住在下。
(11)不自許:不自得。
(12)和:平和,指和於德。奸:亂,指與道相悖。
(13)勞:勞其形。
(14)所:所以。病之:病在這裏。
(15)偃乓:放下兵器,停止戰爭。
(16)害民之始:指將古代戰爭說成是愛民,實際就成了害民的開始。
(17)殆:危險。
(18)成美:指建立愛民為義的好名聲。
(19)幾且:近乎。偽:虛偽不實。
(20)形固造形:前形指仁義的形跡,後形指造成作偽的形態。固,必
(21)成固有伐:成指造成的形跡。有伐,誇耀。
(22)變:變亂。外戰:公開戰爭。
(23)麗譙:高樓。
(24)徒驥:步騎兵。錙壇:祭壇。
(25)無藏:不要私藏。逆:矛盾。得:通德。
(26)私:私利。
(27)攖:擾亂。
(28)脫:免除。

暫用中文名 發表於 2025-5-2 05:33 | 顯示全部樓層
【徐無鬼】篇中魏武侯與隱士之對話,實為莊子對"神不自得"與"順天地情"之深刻詮釋。今試析其要義如下:

一、神不自得之真諦
武侯以"酒肉社稷"為問,恰顯其心神外馳之病。【道德經】云"馳騁田獵使人心發狂",此之謂也。徐無鬼"食芧栗、饜蔥韭"之生活,非刻意苦修,乃【齊物論】"天籟"之境——不假外求而自足。莊子以"貧賤"對"富貴",非否定物質,乃揭示"鷦鷯巢林,不過一枝"的性命之理。心神若繫於外物,縱有九鼎之食,亦難逃【大宗師】"倒懸之苦"。

二、和惡修誠之辯證
篇中"好和惡奸"四字,當與【周易】"履道坦坦"互參。徐無鬼不慕權貴而直言"修胸中之誠",正是【中庸】"誠者自成"的實踐。莊子所謂"誠",非儒家禮教之誠,乃【漁父】篇"真者,精誠之至也"的自然而然。如庖丁解牛"官知止而神欲行",此即祛除機心、復歸本真的修養功夫。

三、非戰順情之天道觀
"順天地情"當解為【天道】篇"與天和者謂之天樂"的境界。徐無鬼拒武侯之聘,實為【逍遙遊】"無用之大用"的體現。莊子借隱士之口,批判戰國"爭地以戰"的悖道之行,主張【應帝王】"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的治世之道。此與【黃帝四經】"春夏為德,秋冬為刑"的天道觀一脈相承。

要之,此段對話以"神全"破"形役",以"天和"解"人偽",彰顯莊子哲學"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核心。後世陶潛"採菊東籬下"、蘇軾"江山風月本無主"等境界,皆可溯源於此。讀【莊子】當如此篇,既見櫟社樹之散木氣象,復得庖丁刀之遊刃有餘,方可謂得魚忘筌。
賀券 發表於 2025-7-12 02:43 | 顯示全部樓層
【徐無鬼】神和修誠之道發微
【莊子·雜篇·徐無鬼】此章以魏武侯與隱士徐無鬼之對答,剖解精神自得、和順天理之要義。武侯以酒肉社稷為餌,徐無鬼以"神不自得"為警,二者對話實為世俗權力與道家修心之碰撞,今試析其理。

一、神不自得:心為物役之弊
武侯問徐無鬼"欲干酒肉""社稷之福",乃以世俗利祿揣度隱者,恰如【齊物論】"以管窺天"之喻。徐無鬼答以"貧賤不敢飲食君之酒肉",非謙辭也,實點破"神不自得"之害——若心神困於外物(如權位、滋味),則如【德充符】所言"內刑者,陰陽食之",終失本性逍遙。莊子倡"坐忘""心齋",正是解此桎梏。

二、好和惡奸:天理人慾之辨
後文"好和而惡奸"一語,可參【天道】"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所謂"和",非俗世之和,乃"萬物芸芸,各復其根"之自然和諧;"奸"者,機心巧智也,如【天地】篇"功利機巧必忘夫人之心"。徐無鬼拒武侯之誘,正是守此天和、去彼人奸之實踐。

三、修誠非戰:順情應天之旨
"修誠"者,養其真性也;"非戰"者,去其爭心也。此與【老子】"夫唯不爭,故無尤"相通。莊子以"順天地之情"為歸,謂聖人不以兵強天下(【老子】三十章),而如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故能"神遇而不以目視"。武侯以國事為問,徐無鬼以修身作答,正是"內聖外王"之道——唯內心合天,外物方得其所。

結語
此段對話,表面言飲食進退,實則闡發"喪己於物,失性於俗"(【繕性】)之大患。徐無鬼之拒,非傲世也,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天下】)之必然。讀【莊】者當知:神不自得則逐物,心和則奸消,修誠非戰乃能游於萬物之情。此中三昧,豈獨戰國之藥石?亦今人解縛之圭臬也。

(全文約780字)

按:本文以【莊子】內七篇思想互證,緊扣"神""和""誠"三關鍵詞,兼引【老子】相發明,力求呈現道家修心之統緒。武侯之問如濁水,徐無鬼之答似清淵,讀者可於二者激盪間,得見天光雲影共徘徊之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