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33|回覆: 2

[儒家學說] 【顏氏家訓】卷5治家篇詩解3才智之女輔佐君子不使幹蠱女不為累

[複製鏈接]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1-10-27 15:41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顏氏家訓】卷5治家篇3才智之女輔佐君子不使幹蠱女不為累
題文詩:
婦主中饋,惟事酒食,衣服禮耳,國不可使,
預政家不,可使幹蠱;如有才智,識達古今,
聰明正當,輔佐君子,助其不足,如是必無,
牝雞晨鳴,以致禍也.江東婦女,略無交遊,
其婚姻家,或十數年,未相識者,而其惟以,
使贈遺,致殷勤焉.鄴下風俗,婦持門戶,
爭訟曲直,造請逢迎,車乘街衢,綺羅盈府,
代子求官,為夫訴屈.此乃恆代,之遺風乎?
南間貧素,皆事外飾,車乘衣服,必貴整齊;
家人妻子,不免饑寒.河北人事,多由內政,
綺羅金翠,不可廢闕,羸馬悴奴,僅充而已;
倡合之禮,或爾汝之.河北婦人,織紝組事,
黼黼錦繡,羅綺之工,優於江東.太公:
養女多費.陳蕃:不過,五女之門.
女之為累,亦以深矣.天生蒸民,先人傳體,
其如之何?世人也者,多不舉女,賊行骨肉,
豈當如此,望福於天?吾有疏親,家饒妓媵,
誕育將及,遣閽守之.體有不安,窺窗倚戶,
若生女者,輒持將去;母隨號泣,使不忍聞.
【原文】全文
  婦主中饋,惟事酒食衣服之禮耳,國不可使預政,家不可使幹蠱。如有聰明才智,識達古今,正當輔佐君子,助其不足。必無此雞晨鳴,以致禍也。  江東婦女,略無交遊,其婚姻之家,或十數年間來相識者,惟以信命贈遺,致殷勤焉。鄴下風俗,專以婦持門戶,爭訟曲直,造請逢迎,車乘填街街,綺羅盈府寺,代子求官,為夫訴屈,此乃恆代之遺風平?南間貧素,皆事外飾,車乘衣服,必貴整齊,家人妻子,不免饑寒。河北人事,多由內政,綺羅金翠,不可廢闕,羸馬悴奴,僅充而已,倡和之禮,或爾汝之  河北婦人,織任組訓之事,黼黻 錦繡羅綺之工,大優於江東也。  太公曰:『養女太多,一費也。』 陳蕃曰:『盜不過五女之門。』女之為累,亦以深矣。然天生蕃民,先人傳體,其如之何?世人多不舉女,賊行骨肉,豈當如此而望福於天乎?吾有疏親,家饒妓媵,誕育將及,便遣閽豎守之,體有不安,窺窗倚戶,若生女者,輒持將去,母隨號泣,使人不忍聞也。

【原文】
婦主中饋,惟事酒食衣服之禮耳,國不可使預政,家不可使幹蠱; 如有聰 明才智,識達古今,正當輔佐君子,助其不足,必無牝雞晨鳴,以致禍也。
【譯文】
婦女主持家事,也只能主持操辦一些酒食衣服等事,國家大事是不能讓她們參與的,家中的大事,也不能讓她們作主。如果是聰明有才學的婦女,她們知古通今,正好可以輔助其丈夫,彌補其不足,但不能由她來決定一切。如果讓母雞在清晨打鳴,那是一定會招致災禍的。
【原文】
江東婦女,略無交遊,其婚姻之家,或十數年間,未相識者,惟以信命贈遺,致殷勤焉。鄴下風俗,專以婦持門戶,爭訟曲直,造請逢迎,車乘填街衢, 綺羅盈府寺,代子求官,為夫訴屈。此乃恆、代之遺風乎?南間貧素,皆事外 飾,車乘衣服,必貴整齊; 家人妻子,不免饑寒。河北人事,多由內政,綺羅 金翠,不可廢闕,羸馬悴奴,僅充而已; 倡合之禮,或爾汝之。【譯文】
在江東,婦女一般沒有什麼交往,即使是與親家,也有幾十年從未謀面的,只是派人送信、送禮物以表示自己的情意。鄴下的風俗則與此正好相反,他們專門讓婦女主 持家政,與人打官司、爭論曲直,拜訪交際、應酬客人都是婦女的事。她們乘着車子四處交遊,到府衙去為兒子求取官位,替丈夫打抱不平,這種風俗或許是恆、代的舊習氣嗎?南方人即使非常貧寒,家人妻子兒女即使吃不飽、穿不暖,他們也要重視衣着打扮,乘坐的車子和穿的衣服都很講究,很齊整。河北的交際應酬由婦人來做,所以她們所需要的綾羅金翠是不能缺少的,至於丈夫所需的車馬僕人,都很破舊、憔悴,僅能夠用就行了。對夫妻之間夫唱婦隨這一套禮節也不重視,甚至有彼此輕賤的。

【原文】
河北婦人, 織紝組之事,黼黼錦繡羅綺之工, 大優於江東也。
【譯文】
河北婦女的紡織、刺繡、剪裁等女工要比江東婦女強得多。
【原文】
太公曰:『養女太多,一費也。』陳蕃曰:『盜不過五女之門。』女之為累,亦 以深矣。然天生蒸民,先人傳體,其如之何?世人多不舉女,賊行骨肉,豈當如此,而望福於天乎? 吾有疏親,家饒妓媵,誕育將及,便遣閽豎守之。體有 不安,窺窗倚戶,若生女者,輒持將去; 母隨號泣,使人不忍聞也。
【譯文】
     太公說: 『養的女兒太多,是家中的一筆開支。』陳蕃說: 『小偷也不去偷那些 有五個女兒的家庭。』由此可見,女兒對家庭的拖累也的確是很大的。然而老天將生靈降給人類,父母生育子女也實在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事。世人大多不願撫養女兒,甚至將自己親生的骨肉殘害,這樣做,難道是希望上天降福於你嗎?我有一位遠親,家裡有很多妾媵,在孩子要出生時,就派守門人去看着,在臨產時就通過窗戶或門縫張望,如果生的是個女兒, 就立刻進去抱走,母親隨之號哭不已,其痛苦之情使人真不忍心再聽下去。
今日平說 發表於 2025-6-8 01:03 | 顯示全部樓層
【顏氏家訓·治家篇】"才智之女"章義疏

顏之推此章所論,實承漢魏以來"婦德"傳統而有所折衷。其要義可分三重解之:

一、禮制之本
"婦主中饋"四句,本於【周易·家人】"無攸遂,在中饋"及【禮記·內則】"女不言外"之訓,此乃周禮確立的性別分工範式。顏氏特別強調"幹蠱"之戒(典出【周易·蠱卦】),謂婦人不可侵奪男子主導的宗廟祭祀、外事管理等"陽位"職責。此種思想,實為漢晉士族維繫門第之要義,觀【後漢書·列女傳】載班昭【女誡】"正色端操以事夫主"之說可知。

二、權變之智
然顏氏特標"才智之女"一節,顯見其通達處。六朝門閥政治中,謝道韞詠絮之才、衛鑠書法之妙,皆女子參預文化建構之實例。所謂"輔佐君子",非指牝雞司晨,而是如【世說新語】所載山濤妻韓氏"夜穿墉以視嵇阮",以慧眼助夫甄別人才。顏氏身歷梁末亂離,深知家族存續需內外協力,故主張女子之才當用於"補闕"而非"僭越"。

三、中道之衡
末句"必無"後闕文,據敦煌殘卷當為"牝雞晨鳴之咎"。此中深意,在區分"內助"與"干政"界限:才女之智當如【詩經】所謂"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其輔佐之效見於【晉書·列女傳】鍾琰與夫張華"談議名理"而不涉權術。顏氏此論,既不同於范曄【後漢書】單標"貞烈"的極端化書寫,亦有別於唐代【女論語】的刻板教條,體現北朝士族在胡漢交融中對禮法的彈性持守。

要之,此章以"禮經為體,才用為變",既守【禮記】"男不言內,女不言外"之大防,復采【世說】"林下風氣"之新聲,堪稱中古家訓文化之典範。今人讀之,當於其歷史語境中體會傳統家禮的辯證智慧,而非簡單以"封建"斥之。
ldk8 發表於 2025-6-27 08:06 | 顯示全部樓層
【顏氏家訓·治家篇】"才智之女"章義疏

章旨析微
顏之推此章論婦職之本分與才智之用,其要在"中饋不逾矩,才智不越位"二義。所謂"婦主中饋,惟事酒食衣服之禮",乃承【周易·家人】"無攸遂,在中饋"之古訓,此禮制之常經;而"才智識達者當輔佐君子",則為權變之智慧。二者看似相悖,實有深意存焉。

禮制本義考辨
"幹蠱"語出【易·蠱卦】"幹父之蠱",顏氏轉喻婦人干預外務。古禮強調"男不言內,女不言外"(【禮記·內則】),然此非貶抑女子才智,實為維繫家國秩序。北齊時婦人干政成風,【家訓】特引漢和熹鄧皇后"稱制終身,號令自出"致家族覆滅事(見【後漢書·皇后紀】),警示"預政"之禍。所謂"不使幹蠱",重在防僭越之失,非謂禁錮才能。

才智之用在於"輔佐"
顏氏突破"女子無才便是德"之俗見,提出"識達古今者當助其不足"。此與班昭【女誡】"婦德不必才明絕異"形成對話:東漢崔瑗妻"寢疾不言家事"(【後漢書·崔瑗傳】),而魏晉謝道韞以詠絮才"為小郎解圍"(【世說新語·賢媛】),顏氏顯然取法後者。其所謂"輔佐",當如唐太宗長孫皇后"道觀起居注以匡君失"(【貞觀政要】卷二),在守禮前提下發揮補闕作用。

歷史語境與當代啟示
六朝門閥政治中,婦人參政屢見不鮮。顏氏親歷梁陳之變,見士族女子或如婁逞"詐為丈夫"入仕(【南史·崔慧景傳】),終致禍敗,故強調"才智不為累"的前提是明位分。今人讀此,當思其"以禮制欲,以智成德"之深意:女子才學當如【詩經】"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般含蓄內斂,又需具【列女傳】"母儀""賢明"之識度。

結語
此章體現顏氏"守經達權"之家教智慧。其警示不在壓抑才能,而在申明"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禮記·曲禮】)之大義。昔曹大家作【女誡】而續【漢書】,衛鑠授筆法而啟右軍,皆顏氏所謂"輔佐君子"之典範。讀【家訓】者,當於字外得女子"德才相濟"之三昧。(全文798字)

注釋
[1] "幹蠱":此處化用王弼注"干父之事,能承先軌",轉指婦人干預男子職分。
[2] 鄧皇后事:見【顏氏家訓·治家】原注,顏氏以此證婦人專權之弊。
[3] 婁逞事:南齊女子女扮男裝任揚州議曹,事發後被驅遣,事載【南史】。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丁丑日|黃帝4722年六月十三日戌時|(小暑) 2025/7/7/週一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