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67|回覆: 2

[中醫理論] 物命有分·黃開泰講中醫天命篇

[複製鏈接]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1-9-11 10:24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物命有分·開泰講中醫天命篇
生命是物的活化,是在『陽化氣,陰成形』的作用下,賦予了物的生命之神、生命之氣,物轉化為生命之形之後的結果。
文化認識,不講生命之神、生命之氣,只講肉體之形,是物質文化,不是生命文化,以此為道的醫學,有物質之道,沒有生命之道。
物質之形,鈣鎂磷鉀,碳元素,活生生的人有,活生生的動物有,死去的人也有,無生命的動物也有,而且元素的性質是一樣的。
多種多樣的形態物質,在生命之中與在非生命的自然,意義完全不同。
在生命,物質的動態變化,受生命之神的因應調節,隨生命之氣因應變化,量的多少及其敷布,有生命之和的自律、自節特徵。也就是說,形態物質在生命之中的存在,不是自在,而是生命之神有控的存在,是生命之氣敷布的存在,有生長壯老已、病衰康復亡的不同特徵。
在非生命的自然,物質存在穩定性大於動態變化,石頭泥土,上萬年沒有變化。生命也自然,但其物質有動態平衡,生克制化,如環無端,在固有調節的穩定性的基礎上,受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疾病影響,隨機變化。
在活生生的人的體內,物質的多少敷布、轉化化生,因時、因地、因需要而變。文化有無生命客觀的理性,人有無『我命在我』的智慧,理性有為是否合於天道,和於自然生命,決定了我命壽夭和健康、疾病。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乃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古人春秋皆度百歲,今時之人半百而衰,是時空變化,生存環境不同造成呢,還是人們的主觀意識,理性作為背離生命之道造成的?
『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這是對人類文化方向、文化精神,對人的理性追求、主觀作為發出的終極之問!
地球還是那個地球,人早已不是自然的人了,是文化人,在文化主導下生活,從事理性活動。知物不知命,文化唯物唯利,人為我唯爭,文化失道,人失道,怎能防止『年半百而衰』,如何避免『未央絕滅』。
不講生命之神,不講生命之氣,不講陰陽,沒有多維時空動態關聯性的客觀基礎,人之形態沒有生死之分,於是乎,西醫走上了人機對話的路子,臨床醫療沒有人道了。
走進重症監護室,我們看的是切開的氣管,插滿全身的管子,一根根管線從病人身上引導到各種各樣的儀器,看不到病人的親朋好友,聽不到溫馨的話語,否定了神志情感的需要,病人成為了一堆被醫療技術左右的肉。
多少年來,中醫以西醫為現代化的方向,以物理法則為現代化手段,以病理為證候本質,把中醫多維時空動態關聯性的生命理論與西醫無生命的物質形態混為一談,物與命,形與神,主次分不清,本末倒置了。
形者,物也;神氣者,命也。物非命,所以火星沒有生命,月亮沒有生命,太陽沒有生命。以物為本,文化方向錯了,路線錯了,人必然與生命之道相失、相悖,甚至相反、相逆。
物與命是不同的事物。物先於命而存在,但物化為命,成為生命之形,並非物本身的作用,而是宇宙運行、天地氣交氣化,化生出了生命之神、生命之氣的結果。這就是為什麼地球上有生命,而月亮、火星、太陽上沒有生命的自然原因。
C,H,0,N,P五種元素構成生命基因(DNA),在已知天體,除了地球,還沒有發現第二個。
物在活生生的人,以肉體形式存在。若以生命之神、生命之氣的有無來分別肉體形態,則有死形——屍體和生命之形——活體的區別。同樣一具肉體軀殼,有生命之神、生命之氣的叫人,無生命之神、生命之氣的叫屍。
宇宙萬物,不離物質,但物質的普遍性不能抹殺生命的特殊性。生命之所以是生命,就是有了不同於其他物質的特殊規律,有了自我存在特性之後的結果。
文化認識物質,對活生生的人的可持續發展,對人們的健康保健、臨床醫療的價值很有限,只有認識生命客觀的自然規律,認識生命存在的動態聯繫,認識天地氣交氣化,明白了人的生存關係之後,文化才會具有長久遠而可靠的生命價值,醫療才可能有人文關懷。
肉體之形,物質成分,組織結構、細胞分子,拿得出、看得見,實實在在,但看見的是命嗎?不是,是沒有命的死人之形,沒有因應聯繫的物質之形。
分子結構、物質元素等的實驗分析,把活人排斥在外了,把多維時空動態關聯性的生命聯繫割裂了。在物理法則框架內,器官、標本、小白鼠,拿進實驗室,經過人為統一的可重複性的檢驗,便可以作為人之生、人之病的認識,被醫學理論所接納。
在物理法則,活生生的人是小白鼠點頭認可的人,是器官的人,組織細胞的人,蛋白分子的人,甚至是碳元素的人。
太陽、月亮、火星等,沒有生機,一片死寂,地球生機勃勃,就是因為有天地氣交氣化,有春夏秋冬、陰陽寒熱的動態平衡,有生生殺殺的生命更新。地球是生命家園,沒有天地氣交氣化的關聯性,就沒有生命理論,沒有人性醫療。
生命是有形的,但這個形在活生生的人,不在解剖台上,不在顯微鏡下。生命是有根的,這個根是宇宙自然,是陰陽寒熱,是天地氣交氣化。
醫學沒有宇宙自然的關聯性,沒有陰陽寒熱、天地氣交氣化的聯繫,沒有把人當人,就沒有人性醫療,沒有自然客觀的生命真實。這個問題,我在2017年刊登在【中國醫學人文】雜誌上的『走出人文的文化誤區』中已經初步探討,這裡不再過多討論。
宇宙無處沒有物質,為什麼不是到處都有生命呢?碳元素地球上普遍存在,為什麼只有生命體內才能成就基因蛋白呢?這恐怕不是在主觀人為條件下,能夠獲得正確認識的。
地球生命,陰陽為根,『神氣』為本,是自控的、自調的。用主觀人為的方法,把生命,乃至於把人,與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不能自主的物質混為一談的結果,就是我們分不清生命與物質,不知道什麼是人,就會把死人當活人,把器官標本當人。






鄭見刑 發表於 2025-4-19 11: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中醫生命觀與物質文化的分野】

黃開泰先生【物命有分】一文,以"陽化氣,陰成形"為綱,抉發中醫生命觀之精微,誠為探本之論。今試申其義,以明中西文化認知之根本差異。

一、生命乃神氣形之統一體
【素問】云"形與神俱",揭示生命非徒具形質。先生所言"生命之神""生命之氣",實本【內經】"心藏神""氣合而有形"之旨。陰陽二氣交感,化生五臟之神(魂、魄、意、志、思),方使物質之形具生命特性。譬如人體之鈣質,在骨骼則主其堅,在血液則司其凝,此即"神機"調控之妙。王冰注【內經】所謂"神轉不回"者,正謂此生命自組織之能。

二、物質文化之局限
西學析人體至分子層面,然碳、鈣諸元素在活體與屍體中本無二致,其差異正在"神氣"之存亡。張介賓【類經】言:"生化之道,以氣為本...形之存亡由乎氣。"現代醫學檢測指標,實為"陰成形"之靜態截面,而中醫脈診察氣機流轉,乃"陽化氣"之動態把握。二者猶舟車之異軌,未可強同。

三、生命自律性之要義
先生謂"生命之和的自律",深合【傷寒論】"陰陽自和者必自愈"之理。觀梔子豉湯治煩熱,非直接降溫,乃調氣機使熱自散;四逆輩回陽,亦非補充鈉鉀,實助少火生氣。此即【周易】"窮神知化"之道——生命物質之敷布,必賴神氣為樞機。

四、文化根柢差異
物質文化執形質為實有,如柏拉圖之"理念"、笛卡爾之"廣延";而中醫稟【易】學"生生之謂易"的傳統,以氣化流行觀生命。程顥【識仁篇】言"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正是此生命整體觀之哲學註腳。

要之,黃先生之論,非僅醫學辨析,實關文化本原。中醫之"道",在參贊天地化育,西醫之"術",在解析物質結構。二者倘能互鑒,或可臻【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之境。學者當於此性命根本處着力,方不負先生剖判物命之深心。

(全文798字)
炎平 發表於 2025-4-22 01:58 | 顯示全部樓層
物命之分與中醫生命觀芻議

黃開泰先生【物命有分】一文,以『陽化氣,陰成形』為綱,闡發中醫對生命本質的認知,其論甚精。今試以傳統醫道為基,略陳管見,以就教於方家。

一、形氣神三位一體乃生命之本
【內經】言『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揭示生命非徒具形質,實為形、氣、神三者交融之動態整體。先生謂『物轉化為生命之形』,正合【淮南子】『形者生之舍,氣者生之充,神者生之制』之旨。西醫重解剖實體,然鈣鎂磷鉀之同,不能解生死之異,蓋因未識『氣化』為生命樞機。譬如燈燭,油脂蠟芯為形,火光明照為神,其間蒸騰流動之氣,方使死物化為活焰。此中醫『氣化流行』之妙諦也。

二、物質文化之局限與生命文化之超越
先生斥物質文化『不講生命之神氣』,實中肯綮。西學析人體至分子原子,然【莊子】早云『昭昭生於冥冥,有倫生於無形』,生命之層級非還原論可盡。試觀草木金石,同含碳元素,而榮枯迥異,此即『神機』宰御之功。【素問】稱『根於中者,命曰神機』,生命物質之代謝、輸布,皆受『神-氣』調控,故有生長化收藏之節律。若僅執CT影像與化驗數據,猶執地圖論山河,失其活態矣。

三、動態平衡與天道因應
先生言物質在生命中『非自在存在』,深得【周易】『變動不居』之三昧。中醫五行生剋、臟腑氣機,皆強調動態平衡。如土氣(脾胃)壅滯則濕聚為痰,金氣(肺)肅降失常則咳喘作——此非鈣離子濃度可釋,實乃氣化失諧所致。更如【傷寒論】六經傳變,同一病毒,因人體『正氣』強弱而或太陽表證,或直中少陰,此即『生命之和的自律』明證。

結語
【道德經】云『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生命乃天道流行之呈現。黃先生之論,啟人深思中西醫根本差異:一者重『物之結構』,一者究『生之道理』。今人若欲會通中西,當先明此『物命之分』,方不致以管窺天,以郄視文。

(全文約780字)

註:本文以傳統醫典為據,力求術語準確,如『氣化』『神機』等皆出【內經】;引喻則取諸子常見意象,以合國學語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