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82|回復: 1

[法家思想] 【韩非子】卷15亡征诗解1轻法听爵寡断刚愎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1-9-9 20:1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韩非】卷15亡征诗解1轻法听爵寡断刚愎
题文诗:
人主之国,小家大,权轻臣重,可亡也.
法禁,而务谋虑,荒封内而,恃交援者.
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右仗;
好事宫室,台榭陂池,车服器玩,疲劳百姓,
煎靡货财,可亡也.时日,鬼神,
信卜筮而,好祭祀者,可亡也.听爵不以,
众言参验,用一人,为门户者.官职重求,
爵禄货得.缓心无成,寡断,好恶无决,
无所定立.饕贪无厌,近利好得,可亡也.
喜淫辞而,不周于法,好辩说而,不求其用,
滥于文丽,不顾其功.浅薄易见,漏泄无藏,
不能周密,通群臣语.很刚不和,愎谏好胜,
不顾社稷,轻为自信,可亡也.恃交援而,
近邻,怙强,侮迫.羁旅侨士,
重帑在外,上间谋计,下与民事.民信其相,
从君,主爱信之,弗能废者,可亡也.
【原文】
亡征  凡人主之国小而家大,权轻而臣重者,可亡也。简法禁而务谋虑,荒封内而恃交援者,可亡也。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内困者,可亡也。好宫室台榭陂池,事车服器玩,好罢露百姓,煎靡货财者,可亡也。用时日,事鬼神,信卜筮而好祭祀者,可亡也。听以爵不以众言参验,用一人为门户者,可亡也。官职可以重求,爵禄可以货得者,可亡也。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饕贪而无厌,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
喜淫辞而不周于法,好辩说而不求其用,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可亡也。浅薄而易见,漏泄而无藏,不能周密而通群臣之语者,可亡也。很刚而不和,愎谏而好胜,不顾社稷而轻为自信者,可亡也。恃交援而简近邻,怙强大之救而侮所迫之国者,可亡也。羁旅侨士,重帑在外,上间谋计,下与民事者,可亡也。民信其相,下不能其上,主爱信之而弗能废者,可亡也。
【译文】
凡属君主国家弱小而臣下强大的,君主权轻而臣下权重的,可能灭亡。轻视法令而好用计谋,荒废内政而依赖外援的,可能灭亡。群臣喜欢私学,贵族子弟喜欢辩术,商人在外囤积财富,百姓崇尚私斗的,可能灭亡。嗜好宫殿楼阁池塘,爱好车马服饰玩物,喜欢让百姓疲劳困顿,压榨挥霍钱财的,可能灭亡。办事挑选吉日良辰,敬奉鬼神,迷信卜筮,喜好祭神祀祖的,可能灭亡。君主听取意见只凭爵位的高低,而不去验证意见是否正确,只通过一个人来通报情况的,可能灭亡。官职可以靠权势求得,爵禄可以用钱财买到,可能灭亡。办事迟疑而没有成效,软弱怯懦而优柔寡断,好坏不分而无一定原则的,可能灭亡。极度贪心而没有满足,追求财利而爱占便宜,可能灭亡。
喜欢浮夸言辞而不合于法,爱好夸夸其谈而不求实用,迷恋华丽文采而不顾功效的,可能灭亡。君主浅薄而轻易表露感情,泄露机密而不加隐藏,不能严密戒备而通报群臣言论的,可能灭亡。凶狠暴房而不随和,拒绝劝谏而自认高强,不顾国家安危而自以为是的,可能灭亡。依仗盟国援助而怠慢邻国,倚仗强国支持而轻侮邻近小国的,可能灭亡。外来的侨居游士,把大量钱财存放在国外,上能参与国家机密,下能干预民众事务的,可能灭亡。民众只相信相国,下面不服从君主,君主又宠信相国而不能废弃他的,可能灭亡。
尚和先生 發表於 2025-5-14 20:23 | 顯示全部樓層
《韩非子·亡征》首章析义:法治崩坏与刚愎之祸

《韩非子·卷十五·亡征》开篇即以"君小家大"为亡国征兆,此四字实为法家政治哲学之精髓。韩非所言之"征",非寻常吉凶之兆,乃政权结构性缺陷之体现。今就首章要义,分三端论之:

一、权力结构失衡之危
"君小家大"直指封建制度根本矛盾。当卿大夫封地逾制、私兵成势,即形成"枝大披心"之势(《韩非子·扬权》)。此现象违背法家"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的集权原则。历史印证于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皆因君主未能掌握"刑德二柄",终致"大臣太重,封君太众"(《韩非子·和氏》)。韩非特别强调"度量之立,主之宝也",权力分配失当实为亡国之始。

二、法治废弛之弊
"轻法听爵"揭示人治之害。法家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当爵禄赏赐不以军功法度为据,而凭君主私意,则形成《商君书》所谓"上以功劳与,则民战;上以《诗》《书》与,则民学问"的逆向激励。韩非在《定法》篇更尖锐指出:"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此正为"听爵"而非"听法"必然恶果。

三、决策机制之失
"寡断刚愎"实为君主能力缺陷之总括。《主道》篇云:"虚静以待令,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刚愎自用者恰反其道,既不能"因参验而审言辞"(《奸劫弑臣》),复不能"使智者尽其虑"(《主道》)。韩非特别警惕"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显学》),商纣之拒谏、夫差之妄断,皆为史鉴。

结语:
亡征之论非预言书,实为政治诊断学。韩非揭示的"轻法—失衡—专断"恶性循环,在当代组织管理中仍具警示意义。其思想内核在于建立"法—术—势"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使"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主道》)。读《亡征》者,当超越具体历史语境,领会其中制度设计智慧与权力制衡思想,方得法家真髓。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