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59|回复: 2

[中医理论] 葛洪《抱朴子·内篇》卷5至理诗解2抱一柔恬内修养生

[复制链接]
+
达性畅情 发表于 2021-9-1 21: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葛洪《抱朴子·内篇》卷5至理诗解2抱一柔恬内修养生题文诗:
遐栖幽遁,韬鳞掩藻,遏欲视目,遣损明色,
杜思音耳,远乱听声,涤除玄览,守雌抱一,
专气致柔,镇以恬素,遣欢戚情,外得失辱,
割厚生毒,谧多言机,反听而后,所闻清彻;
内视而后,体见无朕;养灵根于,深邃冥钧;
除诱慕于,真诚接物;削斥浅务,御以愉慔,
真情无为,以全天理.咀吸宝华,浴神太清,
外除五曜,内守九精,坚玉钥于,命门之所;
结北极于,黄庭之处;引三景于,明堂之上;
飞元始精,以炼其形;采灵液于,金梁牙齿;
驱白留青,凝澄泉于,其丹田所;引沈珠于,
五城脐下;瑶鼎俯爨,藻禽仰鸣,瑰华擢颖,
天鹿吐琼;怀重规于,绛宫心房;潜九光于,
洞冥之处;云苍连天,长谷交经,履蹑干兑,
召呼六丁,坐卧紫房,咀吸金英,晔晔秋芝,
朱华翠茎,皛皛珍膏,溶溢霄零,治饥止渴,
百痾不萌,逍遥戊巳,燕和饮平,拘魂制魄,
骨填体轻,故策风云,以能腾虚,混舆永生.
原文:
故山林养性之家,遗俗得意之徒,比崇高于赘疣,方万物乎蝉翼,岂苟为大言,而强薄世事哉?诚其所见者了,故弃之如忘耳。是以遐栖幽遁,韬鳞掩藻,遏欲视之目,遣损明之色,杜思音之耳,远乱听之声 ,涤除玄览,守雌抱一,专气致柔,镇以恬素,遣欢戚之邪情,外得失之荣辱,割厚生之腊毒,谧多言于枢机,反听而后所闻彻,内视而后见无朕,养灵根于冥钧,除诱慕于接物,削斥浅务,御以愉慔,为乎无为,以全天理尔。
乃父吸宝华,浴神太清,外除五曜,内守九一精一,坚玉钥于命门,结北极于黄庭,引三景于明堂,飞元始以炼形,采灵液于金梁,长驱白而留青,凝澄泉于丹田,引沈珠于五城,瑶鼎俯爨,藻禽仰鸣,瑰华擢颖,天鹿吐琼,怀重规于绛宫,潜九光于洞冥,云苍郁而连天,长谷湛而一交一 经,履蹑干兑,召呼六丁,坐卧紫房,咀吸金英,晔晔秋芝,朱华翠茎,皛皛珍膏,溶溢霄零,治饥止渴,百痾不萌,逍遥戊巳,燕和饮平,拘魂制魄,骨填体轻,故能策风云以腾虚,并混舆而永生也。
然梁尘之盈尺,非可求之漏刻,山霤洞彻,非可致之于造次也。患于闻之者不信,信之者不为,为之者不终耳。夫得之者甚希而隐,不成者至多而显。世人不能知其隐者,而但见其显者,故谓天下果无仙道也。
【译文】
因此那些隐居山林修养真性的大师,放弃俗务而自得其乐的人们,将高贵的地位看作多余的肉瘤,把世间万物看成是微不足道的秋蝉翅膀,他们岂能随随便便地讲些大话,勉强自己去贬低世间的事务呢?
确实是因为他们把事理看得十分明白,因此才抛弃它们就如同忘却了一样。他们隐居在幽深遥远的地方,韬光养晦,遏止自己想四处观望的眼睛,放弃那些会损伤视力的美色;杜塞自己想四处听闻的耳朵远离那些会扰乱听力的声音;清除尘垢以保持心灵的清明,守柔遵道,专一精神以达到柔弱状态。
用恬淡清静的原则来压制着自己的世俗欲望,排除欢喜或悲伤这些不合正道的情感,将得失荣辱置之度外,割舍极为有害的各种美味,在关键之时要闭口少说,坚持反听然后才会听得凊楚,坚持内视然后才能发现虚无清静的境界。
在深邃难识的大道境界中培养自己的元神,在待人接物的时候排除一切诱惑。丢弃那些浅薄的俗务,用恬愉淡泊的情怀来养护生命,做一些清静无为的事情,以此来保全自己的天然理性。
于是咀嚼吸取宝贵的精华之气,在极为清明的元气之中浴自己的精神。珍摄身外的五星光辉,持守身内的各种精华。闭目塞听,将意念坚守于下丹田;持守精神,让心思集结在上丹田。引导日、月、星的光辉来到自己的心中,呼吸元始的精气以修炼自己的肉体;在牙齿之间汲取口中的津液,以驱走白发而使黑发长驻;凝结精气于丹田,引来内丹到脐下。我们俯身点火炼起丹来,美丽的小鸟抬着头向天鸣叫;瑰丽的鲜花已经盛开,白色的神鹿吐出琼玉;把重大的修仙规范恪守在心中,韬光养晦于幽深的隐居之处。苍茫浓郁的云与长天相连,悠长清澈的河流纵横交错。
我们自由来往于天地之间,召唤役使着六丁之神;我们行走坐卧在神仙洞府之中,咀嚼品味着长生的仙丹。光彩夺目的秋日灵芝,有着红色的花朵和翠绿的枝茎;洁白明亮的珍奇神膏,是那样充盈地从天上飘落而下;这些灵芝和神膏能够疗饥止渴,使百病不生;我们在大地上逍遥自由,享受着平和的心境;我们守持着自己的灵魂,使得筋骨结实而体态轻盈。因此我们能够鞭策着风云而飞升天庭,与永恒的天地一道长生。然而梁柱上堆积的一尺厚的灰尘,并非能够在顷刻间形成;画有山形花纹的接水槽被水滴穿,这也不能够在短期内做到。
令人担心的是那些听说仙道的人不会相信,相信的人又不去施行,施行的人也不能坚持到底。那些修道成仙的人很少而且隐居起来不为人所知,求仙失败的人很多而且往往被人们所知道。世人无法知道那些隐居的成功者,而只看见那些容易被人了解的失败者,因此就说天下确实没有什么求仙之道。
铁马 发表于 2025-7-16 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朴子·内篇》至理章句阐微

葛稚川《至理》一篇,实为丹道修真之枢要。今就经义抉微如下:

一、修真之基要
"涤除玄览,守雌抱一"八字,实本《道德经》"涤除玄鉴""知其雄守其雌"之旨。王弼注云"玄览者,心之照也",此处葛公更强调涤荡尘垢之功,非止观照而已。"专气致柔"承《老子》"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之说,而"镇以恬素"则融摄《庄子》"虚静恬淡"之思,形成三玄合璧之修真体系。

二、修炼次第
经文言"反听内视",实开后世"收视返听"法门之先河。《黄庭经》所谓"内视密眄尽睹真"即此义也。"养灵根于冥钧"一句,李约注云:"灵根者,先天祖炁;冥钧者,杳冥之中造化之机。"此乃直指先天一炁之修炼根本。

三、丹道要诀
"坚玉钥于命门"至"引沈珠于五城"诸句,皆隐喻金丹修炼之秘:
1. 命门为肾间动气之所,《难经》称"诸神精之所舍"
2. 黄庭乃三田之中枢,《云笈七签》谓"黄者中之色,庭者四方之中"
3. 明堂为元神所居,《上清经》云"明堂中有三丹君"
此段实为内丹修炼之密要,与《参同契》"四者混沌,径入虚无"相发明。

四、证验境界
"策风云以腾虚"非谓肉体飞升,实指神炁相抱之妙境。陶弘景《真诰》解此云:"乘炁而游,神与形俱",正合葛公"混舆永生"之真义。末段"梁尘盈尺"之喻,深契《周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之理,揭示修真贵在恒久。

结语:
此篇融摄老庄玄理与神仙方技,将形上之道与形下之术完美结合。其"守一炼形"之说,上承《太平经》守一之法,下启司马承祯"坐忘"之论,在道教修真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之重要地位。学者当体认其"为无为以全天理"的宗旨,方不负稚川真人济世度人之本怀。

(全文共798字)
薛炊攻 发表于 2025-7-18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朴子·内篇》至理章句阐微

葛稚川《至理》一篇,实为丹道修炼之枢要。今就经义抉发三昧,以明修真之要径。

一、遣欲守真之基
"遐栖幽遁"至"镇以恬素"诸句,实承老君"涤除玄鉴"之旨。其"遏欲视之目"六句,暗合《阴符》"九窍之邪"之戒。所谓"韬鳞掩藻",非独隐迹山林,要在心源处下功夫。先师有云:"收视返听不在形迹,而在神机内敛。"此中"玄览"当解作先天灵明,非后天识神也。

二、内炼要诀析微
"坚玉钥于命门"一段,尽泄丹家秘要。按《黄庭》内景,命门乃先天祖炁所藏,"玉钥"喻闭兑垂帘之功。"北极结黄庭"者,取坎填离之象;"三景引明堂"者,三光陆沉之验。尤其"飞元始以炼形"句,直指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此即《参同契》"金来归性初"之奥义。

三、火候药物真诠
"瑶鼎俯爨"至"天鹿吐琼",皆喻炼丹火候。"藻禽仰鸣"表木液上行,"瑰华擢颖"示金花凝结。考《悟真篇》云:"朱雀炎空飞下来",正与此处"天鹿吐琼"互证。至若"凝澄泉于丹田",实指玉液还丹;"引沈珠于五城",暗喻金液炼形。

四、实证境界辨微
末段"策风云以腾虚",非谓肉身飞举,实指阳神冲举。《钟吕传道集》明言:"炼形止于住世,炼气方可升腾。"葛公恐人执着形迹,特以"梁尘盈尺"为喻,申明"累积"之义。盖丹道九转,非一时之功,所谓"山霤洞彻"者,乃滴水穿石之喻。

结语:
此篇要旨,在"为乎无为,以全天理"八字。内修之要,首在识得"灵根冥钧"之体,方可行"咀吸宝华"之用。今人每欲躐等求功,殊不知"坚玉钥"、"结北极"等语,皆是从有为入无为法门。学者当依"削斥浅务,御以愉慔"之训,循序渐进,庶几可窥长生久视之径。若执"策风云"为神奇,昧"守雌抱一"为根本,则去道远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