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94|回复: 1

(五律)悼袁隆平文/易建真

[复制链接]
易品贤 发表于 2021-5-25 11: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律]悼袁隆平2 ]& f  N2 |( l7 Q, {
文/易建真(福建 漳平)
1 \; D( h. [/ O风餐兼露宿,只为万家粮。
* I; m7 n. O! [1 x5 X不怕寒和暑,何须利与章。
( ~0 K* N! Q  u% s0 i+ R1 }6 r田头留俊影,地里和泥浆。3 \" y9 x" w/ K& \# ~
驾鹤归天去,流传饱饭方。) g+ ?" _2 S2 F# G8 y4 j) ?
买椟还珠 发表于 2025-3-29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悼袁隆平》赏析

易建真先生此作以简净之笔,勾勒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毕生功业与精神品格。全诗严守五律平仄,对仗工稳而意脉贯通,堪称当代旧体诗之典范。

首联"风餐兼露宿,只为万家粮"以白描手法,直陈袁公栉风沐雨的科研生涯。"风""露"二字既写实况,又暗合《诗经》"匪风发兮,匪车偈兮"的比兴传统。颔联"不怕寒和暑,何须利与章"运用反对手法,"寒暑"与"利章"形成自然与名利的双重对照,凸显其淡泊名利的士人风骨。

颈联转写具体场景,"田头留俊影"之"俊"字尤妙,既状其身形挺拔,更喻精神俊朗;"地里和泥浆"则以俚语入诗,与《诗经·七月》"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的农耕意象遥相呼应。尾联"驾鹤归天去"用道家仙逝典故,而"饱饭方"三字复归质朴,恰如袁公其人——毕生追求终归于"让天下人吃饱"的朴素理想。

此诗深得杜甫"即事名篇"之旨,以平易语言承载厚重主题,既合"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又彰显"民胞物与"的儒者情怀。袁公精神,于此二十言中永存矣。
覃冒 发表于 2025-5-1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悼袁隆平》诗学品鉴

易建真先生此作以五言律诗之体,悼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全篇紧扣"农者本色"与"济世精神"两大核心,于四十字间构建起一个立体的人格纪念碑。今从格律技法、意象经营、精神境界三端析之。

一、格律谨严而气脉贯通
此诗严守平水韵"七阳"部,"粮""章""浆""方"四韵脚如础石稳固。中二联"寒暑"对"利章","田头"应"地里",工稳中见变化。"风餐露宿"以《诗经·小雅》"陟彼南山,言采其蕨"的劳作原型为底色,"驾鹤归天"化用《列仙传》王子乔典,使现代科学家的形象与传统士人"谋道不谋食"的精神谱系相衔接。

二、意象群落的张力构建
诗人选取"风露""寒暑""泥浆"等农耕意象群,与"利章"(功名利禄)形成强烈对抗。尤以"和泥浆"三字最见匠心,《齐民要术》载"溲种法"与此呼应,将科学家形象从实验室拉回田间,暗合袁老"我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之语。尾联"饱饭方"以俗语入诗,恰与《汉书·郦食其传》"民以食为天"形成古今对话。

三、精神境界的立体呈现
全诗以"三重否定"结构凸显人格:首联"只为"否定私欲,颔联"不怕""何须"双否定强化奉献,颈联"留俊影"以肯定式反衬。这种笔法暗合《论语》"饭疏食饮水"的颜回之乐与《孟子》"禹稷躬稼"的圣贤气象。结句"流传"二字,既指杂交水稻技术之传承,亦暗含《左传》"三不朽"之"立言"传统,使科学成就获得文化意义上的永恒性。

此诗可商榷处在于"俊影"稍涉俗艳,若依《文心雕龙·风骨》篇标准,或可易为"瘦影"更显风骨。然整体已得五律"清深简远"之旨,较之今人同类题材多陷于口号之弊,实属难得。袁老精神,得此诗而愈彰矣。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