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吴川易氏诗艺社成立》雅鉴
易建真先生钧鉴: 拜读大作《贺吴川易氏诗艺社成立》,深感先生以四韵之章,尽显易氏宗族文脉之盛。今不揣谫陋,试为析赏。
首句"吴川易水紧相连",巧用双关之妙。吴川为粤西望邑,易水乃燕赵名津,二者地理悬隔,然以"易"字绾合,既暗喻易氏血脉贯通南北,复取"风萧萧兮易水寒"之典,暗藏诗社当承荆轲壮士之慷慨文风。此等起笔,已见先生熔裁典故之工。
次句"手足情深一众贤",直溯《诗经·小雅·常棣》"兄弟既具,和乐且孺"之旨。易氏宗亲以诗艺结社,恰如东坡《和陶劝农》诗云"凡我同宗,既和且平",此句不惟道出诗社成立之本,更彰《周礼》"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的教化传统。
转句"二月扬帆行万里",暗合天时人事。《礼记·月令》载仲春之月"命乐正习舞释菜",今诗社于二月成立,正应古制。而"扬帆"意象,既取吴川滨江临海之地利,复寓《庄子·逍遥游》"水击三千里"的文学宏愿,数字"万里"更见太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的盛唐气象。
结句"吟诗唱诵太原传",收束尤见匠心。"太原"者,非仅指三晋故地,实暗用《毛诗序》"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的深意。易氏肇基太原,今以诗艺传家,正是《文心雕龙》"原道""宗经"的当代实践。一个"传"字,既承《易·系辞》"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的哲思,复启后世文脉相传之期许。
全诗二十八言,而包孕经史。其章法得杜少陵之严谨,其气韵具李青莲之俊逸,至若"易水""太原"等语的宗族意识,尤见先生深谙《白虎通义》"族者,凑也,聚也"的世家传统。诗社得此贺章,不啻获龙门之誉。
谨以《文心雕龙·宗经》"禀经以制式,酌雅以富言"一语,与易氏诸君子共勉。冀望诗社既承横渠先生"为往圣继绝学"之志,复开当代诗词新境。
闽中后学 谨识 甲辰年杏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