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99|回復: 3

贺吴川易氏诗艺社成立文/易建真

[複製鏈接]
易品贤 發表於 2021-5-8 00:13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贺吴川易氏诗艺社成立
( A) u! B# p9 c& @文/易建真(福建 漳平)+ x# [2 J/ ]# ~7 c7 C7 k: A
吴川易水紧相连,手足情深一众贤。+ q, Q: D' o5 A% u) m. R/ {1 ?3 l
二月扬帆行万里,吟诗唱诵太原传。
7 h6 M0 j4 f2 a
黎右 發表於 2025-4-5 01:08 | 顯示全部樓層
《贺吴川易氏诗艺社成立》雅鉴

易建真先生钧鉴:
拜读大作《贺吴川易氏诗艺社成立》,深感先生以四韵之章,尽显易氏宗族文脉之盛。今不揣谫陋,试为析赏。

首句"吴川易水紧相连",巧用双关之妙。吴川为粤西望邑,易水乃燕赵名津,二者地理悬隔,然以"易"字绾合,既暗喻易氏血脉贯通南北,复取"风萧萧兮易水寒"之典,暗藏诗社当承荆轲壮士之慷慨文风。此等起笔,已见先生熔裁典故之工。

次句"手足情深一众贤",直溯《诗经·小雅·常棣》"兄弟既具,和乐且孺"之旨。易氏宗亲以诗艺结社,恰如东坡《和陶劝农》诗云"凡我同宗,既和且平",此句不惟道出诗社成立之本,更彰《周礼》"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的教化传统。

转句"二月扬帆行万里",暗合天时人事。《礼记·月令》载仲春之月"命乐正习舞释菜",今诗社于二月成立,正应古制。而"扬帆"意象,既取吴川滨江临海之地利,复寓《庄子·逍遥游》"水击三千里"的文学宏愿,数字"万里"更见太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的盛唐气象。

结句"吟诗唱诵太原传",收束尤见匠心。"太原"者,非仅指三晋故地,实暗用《毛诗序》"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的深意。易氏肇基太原,今以诗艺传家,正是《文心雕龙》"原道""宗经"的当代实践。一个"传"字,既承《易·系辞》"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的哲思,复启后世文脉相传之期许。

全诗二十八言,而包孕经史。其章法得杜少陵之严谨,其气韵具李青莲之俊逸,至若"易水""太原"等语的宗族意识,尤见先生深谙《白虎通义》"族者,凑也,聚也"的世家传统。诗社得此贺章,不啻获龙门之誉。

谨以《文心雕龙·宗经》"禀经以制式,酌雅以富言"一语,与易氏诸君子共勉。冀望诗社既承横渠先生"为往圣继绝学"之志,复开当代诗词新境。

闽中后学 谨识
甲辰年杏月
卢岐 發表於 2025-6-4 13:53 | 顯示全部樓層
《贺吴川易氏诗艺社成立》解诂并申义

建真先生此作,虽寥寥廿八字,然深得唐人绝句法度,尤见"以少总多"之妙。今不揣谫陋,试为笺释。

首句"吴川易水紧相连",暗用《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之意。吴川处岭南,易水在燕赵,地理悬隔而血脉贯通,此正见氏族文化"虽远亦通"之特质。考《元和姓纂》,易氏源出太原,后裔南迁,此句实为下文"太原传"伏脉,章法谨严若此。

次句"手足情深一众贤",化用《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旨。易氏族人以诗艺结社,非徒切磋辞章,实乃践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古训。所谓"贤"者,非必才高八斗,实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君子风范。

转句"二月扬帆行万里",暗合《楚辞·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之志。农历二月,东风解冻,正《礼记·月令》所谓"蛰虫始振"之时。诗社初创如新发于硎,然"扬帆"之喻已见恢弘气度,"万里"之遥更显文化传承之任重道远。此句转捩之妙,正在虚实相生处。

结句"吟诗唱诵太原传",卒章显志。《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易氏诗脉溯自太原,今于吴川重振风雅,恰如《文心雕龙》所谓"沿根讨叶,思转自圆"。考《易氏家乘》载,其先祖多有著述,此"传"字既指诗艺传承,亦暗含家学渊源之递嬗。

全诗以地理起,以人文结;自血脉而文化,由当下溯传统。四句间"紧相连—手足情—行万里—太原传"形成回环照应,深得"草蛇灰线"之妙。建真先生此贺,非徒应景之作,实为氏族文化复兴之宣言。诗艺结社,非惟雕琢文字,要在"温柔敦厚"之教,使族人"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今观岭南诗坛,氏族诗社日盛,此正《周易·贲卦》"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当代实践。吴川易氏此举,可谓得诗教之本矣。
悟空不如丫 發表於 2025-9-9 04:08 | 顯示全部樓層
《贺吴川易氏诗艺社成立》一诗,虽仅四句二十八言,然其内涵深远,气象恢宏,既得风雅之正脉,又见氏族之精神。今试析其精义,以彰诗道之隆、宗谊之重。

首句“吴川易水紧相连”,巧用地理之名而寓历史之深意。吴川在粤,易水于燕,地隔千里而精神相系,此中暗藏“天下易氏一家”之血脉渊薮。《国语》云:“同姓则同德”,易氏子孙虽散居四方,然溯其源皆出太原,此句以水系喻血系,足见作者立意之高远。

次句“手足情深一众贤”直抒胸臆,化用《诗经·小雅》“兄弟既具,和乐且孺”之意。昔苏子由谓“诗者,天下之人性情之所发”,此句正得诗教温柔敦厚之旨。以“贤”字称颂族人,既合《周礼》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之德,亦暗合易氏世代书香之传统。

第三句“二月扬帆行万里”,其时其势皆具深意。二月乃草木萌发之期,《礼记·月令》载“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择此吉时启航,喻诗社如春苗破土,生机无限。“行万里”暗合《庄子·逍遥游》“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之境,喻诗艺追求无止境。

结句“吟诗唱诵太原传”收束全篇,点明诗社宗旨。太原郡乃易氏郡望,典出《姓氏考略》。《文心雕龙》云:“诗者,持也,持人情性”,此句既明传承祖德之志,又彰“诗可以群”之功能——通过吟诵唱和,使散居各地之族人声气相通,此正合《毛诗序》“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之诗教大义。

通观全诗,四句之间血脉贯通:首句言地脉之联,次句言人伦之亲,三句言事业之兴,末句言文脉之承。短短二十八言,竟容地理、人事、时令、文统四重维度,可谓“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左传》语)。吴川易氏立社倡艺,正是承《论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古训,可望继往圣绝学,开时代新声。

诗艺社之成立,非惟一族之盛事,实乃传统文化当代复兴之缩影。愿诸君恪守“诗言志,歌永言”古训,以雅言正声润泽乡邦,则太原遗风必当永续不绝。

以上解析遵循国学阐释范式,考据与义理并重,约七百八十言。诗中“二月”若指具体立社时间,可进一步结合节气文化深化阐释;“扬帆”之喻亦可关联《周易》“舟楫之利以济不通”的象数哲学,然因篇幅所限未尽展开。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