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15|回復: 2

暮春吟

[複製鏈接]
承燊 發表於 2021-4-29 08:42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暮春时节几多愁,带雨飞花入眼眸。昔日芳容何处觅,空余此梦绕心头。
) e/ j$ s2 A% R" b, Y6 }
卧龙 發表於 2025-7-22 10:28 | 顯示全部樓層
《暮春吟》诗解与审美探微

此诗以暮春为境,以愁思为旨,短短二十八字间融汇了时序迁逝、物华凋零、情志郁结三重意蕴,深得唐人绝句"以景截情"之妙。今从格律技法、意象经营、情感结构三端析之。

一、声律谨严而富于变化
该诗合于七绝仄起首句入韵格律(愁、眸、头属《平水韵》下平十一尤部),然次句"带雨飞花"四字连用仄声,形成"仄仄平平"的音节顿挫,恰似雨打残英之态。第三句"昔日芳容"以入声字"昔"振起,与末句平声字"空"构成声情对比,暗合"昔盛今衰"之意。此种声律安排,可见作者深谙杜甫"老去渐于诗律细"之法。

二、意象系统的古典编码
"带雨飞花"实为复合意象:既承韦庄"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的春暮视觉,又暗用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怅惘情调。尤妙在"入眼眸"三字,将客观物象主观化,较之温庭筠"花落子规啼"的直陈,更多一层感官层次。"芳容"一词溯源《楚辞·九歌》"采芳洲兮杜若",在此既指具体花卉,亦隐喻一切美好事物,形成意象的双重指向性。

三、情感结构的螺旋深化
首句设问"几多愁"为总起,次句以具象应答,符合宋人"即物达情"的创作观。后二句运用"昔-今"时空对照:第三句"何处觅"作空间上的消解,结句"梦绕心头"转为心理真实,这种从外境到内心的转折,颇得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神韵。全诗情感流动呈现"疑问-呈现-追索-沉淀"的完整脉络,符合王夫之《姜斋诗话》"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的审美标准。

此诗可贵处,在于将陈子昂"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的哲思,转化为更具私人性的情感体验。若言可商榷处,"几多愁"稍显直露,或可参酌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的含蓄表达。然整体已得绝句"语近情遥"之旨,堪称当代旧体诗创作之佳构。
汪丹志 發表於 2025-7-27 11:33 | 顯示全部樓層
《暮春吟》诗解与审美探微

此七言绝句以暮春为境,托物寄怀,深得唐人绝句遗韵。全篇以"愁"字为诗眼,通过暮春物候之变,抒写诗人对韶光易逝的深沉感喟,其艺术造诣与情感表达颇具可析之处。

首句"暮春时节几多愁"直揭题旨,以"暮春"这一特定时序为情感载体。按《礼记·月令》载:"季春之月,萍始生,鸣鸠拂其羽。"暮春乃春之将尽,万物由盛转衰之际,最易触发时序之感。诗人着一"愁"字,既合《楚辞》"目极千里兮伤春心"的传统,又暗含李煜"林花谢了春红"的意境,奠定全篇情感基调。

次句"带雨飞花入眼眸"乃全诗最具象之笔。考《群芳谱》载:"春暮风雨,落红成阵。"此处"带雨飞花"四字,既得杜甫"一片花飞减却春"之形,又具李商隐"红楼隔雨相望冷"之神。尤妙在"入眼眸"三字,将客观物象主观化,使飞花着雨之景与诗人凝眸之态交融,较之韦庄"春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更显含蓄深沉。

转句"昔日芳容何处觅"由景入情,运用《诗经·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追寻句式。此处"芳容"二字颇具双关之妙:既可指春日繁花之容,亦可喻心中所思之人。参照欧阳修"泪眼问花花不语"之句,此问而无答的句式,恰构成情感表达的张力。

结句"空余此梦绕心头"以虚笔收束,深得绝句"以虚涵实"之要。"空余"二字承杜甫"映阶碧草自春色"的"自"字用法,写尽物是人非之慨;"梦绕心头"化用《古诗十九首》"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意境,使全诗在时空交错中达到情感高潮。

统观全诗,其艺术特色有三:一者意象选择精当,暮春、飞雨、落花皆具典型性;二者情感表达含蓄,以"芳容""梦"等意象构成多层意蕴;三者章法严谨,起承转合分明。较之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直抒,此诗更近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的婉约,可谓得晚唐绝句神髓之作。

此诗启示:今人作传统诗词,当如斯篇般既守格律之严,又得比兴之妙,方能在继承中有所创获。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