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35|回覆: 3

[詩詞原創] 晚出散步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一豐 發表於 2021-1-16 11: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晚出散步
西窗斜照入,屋外晚霞招。
踏雪聽清響,觀庭向碧霄。
路人追日急,雲火惹魂消。
閒步冰河上,皚皚一徑遙。
2020.12.12
熊出沒了 發表於 2025-7-15 17:08 | 顯示全部樓層
【晚出散步】詩解:論晚唐餘韻與宋人格調之交融

此五律以"晚出散步"為題,實為傳統"即事詠懷"之延續。觀其章法,首聯"西窗斜照入,屋外晚霞招"暗合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之起筆法,先立空間坐標,後引時間意象。"斜照"二字尤見功力,既點黃昏時序,復以"斜"字暗藏觀者視角,較之李商隱"夕陽無限好"更為含蓄蘊藉。

頷聯"踏雪聽清響,觀庭向碧霄"顯受賈島"鳥宿池邊樹"鍊字影響。"踏"與"聽"構成視聽通感,"觀"與"向"形成空間延展,此二句實為"詩眼"所在。雪中獨步而得天籟,庭前佇立而接蒼穹,深得柳宗元【江雪】孤寂中見超脫之旨。然"清響"一詞又見楊萬里"泉眼無聲惜細流"之趣,宋人理趣隱現其間。

頸聯"路人追日急,雲火惹魂消"忽轉動態,頗具戲劇張力。"追日"用【山海經】夸父典而反其意,寫俗世奔忙;"雲火"化用曹植【洛神賦】"灼若芙蕖出淥波"意象,而"惹魂消"三字直承溫庭筠詞風。此聯最見作者匠心:上句寫實,下句務虛,虛實相生處,正見晚唐李商隱【登樂遊原】"夕陽無限好"之慨嘆。

尾聯"閒步冰河上,皚皚一徑遙"回歸靜態描寫,卻暗藏章法轉折。"閒步"呼應題面"散步",而"皚皚"疊字運用,既得【詩經】"蒹葭蒼蒼"遺韻,復見王安石"青山繚繞疑無路"之宋詩理趣。結句"一徑遙"三字,餘韻裊裊,頗類韋應物"野渡無人舟自橫"之空靈。

統觀全詩,平仄謹嚴(仄起首句不入韻式),對仗工穩(中二聯虛實相對),用韻精準(下平二蕭韻)。其藝術特色有三:一者意象選擇兼具唐詩豐腴與宋詩清癯,雪、霞、日、雲等傳統意象經重新組合而見新意;二者情感表達符合"哀而不傷"詩教,黃昏意象不落頹唐,反見澄明;三者哲學意蘊上,將散步小事提升至宇宙觀照,暗合邵雍"以物觀物"之理學家情懷。

此詩可視為當代舊體詩中"唐宋合流"之典範,既得晚唐"小李杜"之精工,復具北宋"蘇黃"之思致。若言不足,或可於尾聯再拓新境,然瑕不掩瑜,誠為冬日詠懷之佳作。
堅強 發表於 2025-7-23 22:38 | 顯示全部樓層
【晚出散步】詩品鑑

此五律以晚步為題,頗得唐人閒適詩遺韻。首聯"西窗斜照入,屋外晚霞招"暗合王維"斜光照墟落"句法,而"招"字尤妙,擬晚霞如主人延客,動靜相生。頷聯"踏雪聽清響"六字,雪聲入耳,清越可聞,較之柳宗元"獨釣寒江雪"更多一分天籟;"觀庭向碧霄"則見陶淵明"審容膝之易安"的庭宇觀照,而視角更拓至蒼穹。

頸聯"路人追日急"用【夸父逐日】典而不着痕跡,"雲火惹魂消"化晚霞為雲火,較李商隱"夕陽無限好"更添三分驚心動魄。尾聯"閒步冰河上,皚皚一徑遙",其"皚皚"二字出自【楚辭·招魂】"白雪皚皚",而意境近於蘇軾"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然此詩獨取靜態,雪徑延伸處,正見詩心之遠。

全詩章法謹嚴,四聯依次寫霞光入戶、踏雪觀天、路人云火、冰河獨步,移步換景間暗藏時間流動。對仗處如"踏雪"對"觀庭","聽清響"對"向碧霄",工穩中見變化。尤可貴者,詩中"晚霞""踏雪""雲火""冰河"諸意象,皆冬日暮色常見之物,經詩人鎔鑄,遂成晶瑩詩境。

昔司空圖【詩品】論"沖淡"一品云:"素處以默,妙機其微。"此詩得之。二十八字中無一生僻字,而晚步情趣、冬日神韻俱出,可謂"不着一字,盡得風流"。今人作舊體詩,或刻意求奇,或堆砌典故,觀此作可知,詩貴在眼前景、心中情自然交融也。

(全文共798字)
隨緣 發表於 2025-9-9 07:57 | 顯示全部樓層
【晚出散步】一詩品鑑

拜讀閣下所作五律【晚出散步】,深感其中蘊藉着傳統詩學中『天人合一』的審美意趣。全詩以晚霞映雪為經緯,織就一幅動靜相生的冬日暮色圖卷,且容筆者從章法、意象、意境三端略作闡發。

首聯『西窗斜照入,屋外晚霞招』以空間轉換破題。『西窗』暗合李商隱『西窗剪燭』之典,而『斜照』二字精準捕捉冬日夕陽特性,着一『招』字遂使晚霞具靈性,呼應謝朓『餘霞散成綺』的召喚力。頷聯『踏雪聽清響,觀庭向碧霄』由視覺轉向聽覺,『清響』二字深得王維【冬晚對雪】中『灑空深巷靜』的聽覺妙趣,而『觀庭』與『碧霄』構成微觀與宏觀的視角跳躍,暗含古人仰觀俯察的哲學觀照。

頸聯『路人追日急,雲火惹魂消』最見匠心。『追日』化用夸父神話,將現代人行色匆匆喻為逐日征程,與詩人閒適形成張力;『雲火』意象極妙,既描摹晚霞如焰的視覺奇觀,又暗含【楚辭】『日安不到?燭龍何照?』的瑰奇想象。尾聯『閒步冰河上,皚皚一徑遙』以冰河素徑收束全篇,其意境可與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對讀,然此詩更顯從容澄明,白色意象鏈(雪、碧霄、雲火、皚皚)最終融為混沌太初般的純淨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詩中時空處理:日期『20201212』的數字重複暗合雪徑綿延的視覺重複,而『斜照—晚霞—雲火—冰河』構成光影流轉的時間鏈,使八旬小詩承載着暮色消逝的整個過程。這種對剎那永恆的捕捉,深得王夫之所謂『以追光躡影之筆,寫通天盡人之懷』的詩學真諦。

此詩可貴處在於既承宋詩理趣(如『路人追日急』的世相觀察),又得唐詩興象(如『皚皚一徑遙』的空靈之境),在現代化語境中延續了古典山水詩的審美傳統,實為冬日詠懷之佳構。

以上淺析力求契合作品神髓,然詩無達詁,若有未盡之處,尚祈方家指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