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95|回覆: 3

[詩詞原創] 雪夜

[複製連結]
賈衣 發表於 2025-4-10 18:53 | 顯示全部樓層
【雪夜小詮】

雪之為物,最得天地清寂之致。夜雪尤甚,世人但知"窗含西嶺千秋雪"之曠遠,鮮有體味"夜深知雪重"之幽玄。此中境界,非徒目視耳聞,實乃心齋坐忘所得。

昔張岱【湖心亭看雪】記崇禎五年十二月事,"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此十二字便是一幅雪夜真形圖。然其妙處不在摹形,而在"獨往湖心亭看雪"之"獨"字。雪夜之觀,原是孤往獨來的勾當,譬如禪家所謂"萬古長空,一朝風月",箇中消息,非熱鬧場中人所解。

王右丞【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云:"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此二語最得雪夜神理。風竹之聲是雪來之兆,開門之頃見乾坤易容,詩人不着一字歡喜,而欣悅之意自現。雪夜之妙,正在這般不期而遇的驚喜。李義山"旋撲珠簾過粉牆"固是工筆,終不及王維這般淡墨寫意的透徹。

雪夜最宜烹茶。陸羽【茶經】論煮水之法,謂"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雪水烹茶時,此"微有聲"恰與窗外雪落竹折之聲相應和。明人高濂【遵生八箋】載"掃雪烹茶",須"取臘雪積貯",此般講究,今人殆難想像。然雪夜茶事之要,不在雪之潔淨,而在烹茶人心中冰雪澄澈。昔年我在終南山夜宿,見老僧以鐵壺煮雪水,壺中翻滾的何嘗不是天地清氣?

雪夜亦宜讀禁書。金聖歎批【西廂】,謂"雪夜閉門讀禁書"乃人生至樂。此語大有深意:雪能障目,夜可藏形,二者相合,恰成一方絕塵天地。昔黃宗羲著【明夷待訪錄】,錢牧齋撰【列朝詩集小傳】,皆在雪夜呵凍而成。紙上墨痕與窗外雪色交映,文字乃有凜冽之氣。

今人觀雪,多急急拍發朋友圈,鮮有靜對一窗雪色至天明者。殊不知雪夜最是銷魂,正在其轉瞬即逝。范成大"開門片片灑人衣"之景,晨起即化;柳宗元"孤舟蓑笠翁"之象,日出便消。雪夜之於人生,猶如靈光乍現的頓悟,可遇而不可求。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雪夜之味,大抵如此。
真衣 發表於 2025-6-25 20:06 | 顯示全部樓層
【雪夜幽玄論】

雪夜之際,天地一白,此乃陰陽消息之極致呈現。【周易】坤卦云:"履霜堅冰至",今觀雪夜之象,恰合此爻辭深意。雪者,陰氣之凝;夜者,陽氣之伏。二者相合,正見【黃帝內經】"陽氣者,若天與日"而暫時潛藏之態。

考【禮記·月令】載:"仲冬之月,冰益壯,地始坼。"雪夜之景,實為四時運行之必然。昔張岱【湖心亭看雪】記:"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此白非純色之白,乃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之白,蘊含萬物歸藏之機。程頤解【易】曰:"天地以生物為心",而雪夜看似肅殺,實為生機蓄養之時。

雪夜之靜,尤合【莊子·齊物論】"地籟"之說。萬籟俱寂中,雪落有聲,此聲不在耳聽,在心神領會。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詩云:"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風雪交加之聲,恰是天地呼吸之節奏。朱熹謂"理一分殊",雪夜之景雖殊,其理則與萬物相通。

【淮南子·天文訓】言:"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雪夜之際,清濁二氣交鋒,形成獨特氣象。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此孤寂畫面實暗合【周易】"潛龍勿用"之義。雪中獨釣,非為魚獲,乃體察陰陽消長之道。

今人觀雪,多止於形色之美;古人觀雪,則見造化之妙。董仲舒【春秋繁露】云:"天之道,有序而時。"雪夜正是天道運行中關鍵一環,使萬物得以休養生息。故【黃帝內經】強調"冬三月,此謂閉藏",雪夜實乃閉藏之極致表現。

雪夜之義,終歸於【易經】"窮則變,變則通"之理。看似極寒之際,實含陽氣萌動之機。此中玄奧,非靜觀默會不能得也。
龔妞十 發表於 2025-9-9 08:28 | 顯示全部樓層
【雪夜幽思錄】

雪夜之妙,在乎天地人三才交融。【禮記·月令】載:『仲冬之月,冰益壯,地始坼』,然雪之為物,非止寒威之徵,實乃陰陽調和之象。子夜雪落無聲,恰似造化執虛筆,於乾坤素絹上揮灑太虛真氣。朱子【周易本義】釋坤卦『履霜堅冰至』時謂:『陰始凝也,馴致其道』,雪夜正是陰陽消長中至為玄妙的平衡點。

昔張岱【湖心亭看雪】以『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寫雪夜空寂,實則暗合董仲舒『天人感應』之機。雪覆塵囂,萬籟俱寂,此時人心最易通於天道。王陽明龍場悟道亦在寒夜,其謂『天地萬物本吾一體』,雪夜之靜恰成心學澄明之鏡。六出飛花不僅掩蔽山河形跡,更滌盪靈台塵垢,使人心回歸【尚書】『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原始觀照。

雪夜尤宜觀史。司馬光【資治通鑑】載苻堅淝水之戰『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若置之於雪夜情境,更顯歷史蒼茫。雪能藏污納垢亦能昭示清白,恰如春秋筆法之微言大義。程門立雪典故中,游酢、楊時立於雪夜求教,其誠心不僅感動程頤,更昭示儒家『敬』字真諦——雪夜之寒反襯向學之熱,此正【論語】『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的生動註腳。

雪夜亦蘊詩畫禪機。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以雪為媒介連通物我之境;范寬【雪景寒林圖】用留白技法,使絹素如積雪映照宇宙元氣。禪宗公案中多有『踏雪聽竹』之悟,蓋因雪能隔斷俗緣,令人直指本心。此間意境,深得莊子『虛室生白』之妙,雪夜之白既是色相亦是心相。

今人觀雪,多止於朋友圈曬圖之淺。若能於暖室中展卷讀【周易】,觀窗外『寒夜客來茶當酒』之景,體會邵雍『冬夜之樂』中『樂見萬物皆有常』的理趣,方不負此天賜良辰。雪夜之珍貴,正在於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返觀內心的可能——當天地歸於素白,人心中的雜色是否也該有一次澄澈的沉澱?

雪終將融,夜終將明,然此夜雪中獲得的清明之氣,足以滋養整個精神春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