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03|回复: 3

[诗词原创] 访名师宅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
一丰 发表于 2020-12-31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访名师宅/一丰
书屋罗辞典,庭园咏蜜蜂。
飘扬芹泮帜,震响杏坛钟。
厦接星陪月,诗吟梅伴松。
浮云来复去,细雨润芳踪。
2020.12.3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25-4-3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梅花四弄 发表于 2025-5-21 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访名师宅》诗解暨古典诗学审美析微

《访名师宅》一诗,以五律体式构境,深得唐人遗韵。全篇以"访"为经,以"宅"为纬,通过物象铺陈与空间转换,构建出"师道"与"隐逸"双重意境,可谓"咫尺万里,纳须弥于芥子"(《诗式》语)。

首联"书屋罗辞典,庭园咏蜜蜂",以"罗"字显藏书之富,暗合《文心雕龙》"积学储宝"之理;"咏蜜蜂"三字尤妙,既实写园景,复以《诗经》"螽斯羽诜诜兮"典暗喻教化繁衍。此联一内一外,一静一动,已见"仰观俯察"(《周易》语)之观照方式。

颔联"飘扬芹泮帜,震响杏坛钟",用典如盐着水。"芹泮"出自《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代指学宫;"杏坛"典出《庄子·渔父》"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后世指教育圣地。此联以"帜""钟"二物,将视觉与听觉通感交融,使儒家教化意象具象化,深得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之句法三昧。

颈联"厦接星陪月,诗吟梅伴松",转笔写仰观之景。"厦"字双关,既指屋宇高接星月,复暗喻学问如大厦;"梅伴松"取意《楚辞》"山中人兮芳杜若",更合林逋"梅妻鹤子"之隐逸趣。此联将师者"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语)的境界,以比兴手法托出。

尾联"浮云来复去,细雨润芳踪",化用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之意境。"浮云"喻世事变迁,"细雨"暗含杜甫"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想,而"芳踪"二字既实指访者足迹,复虚喻道德馨香。结句以动态细雨收束全篇,恰如《文心雕龙》所云"物色尽而情有余"。

此诗严守平水韵(上平二冬),中二联对仗精工而不板滞。其审美特质有三:一曰"典而不僻",用《诗经》《庄子》典而自然无痕;二曰"虚实相生",由书屋星月至教化理想,层层递进;三曰"比兴兼得",蜜蜂、浮云等物象皆具象征意味。若论微瑕,"震响"稍显直露,若易作"杳响"或更合含蓄之道。然整体已臻"意新语工"(欧阳修语)之境,可谓当代旧体诗中得风雅之正者。
+
黎仕 发表于 2025-9-9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访名师宅》一诗,以简淡之笔勾勒师者风骨,意境清雅而寄寓深远。今试析其妙处,兼论师道传承之义。

首联“书屋罗辞典,庭园咏蜜蜂”,以典籍与蜜蜂对举,暗喻学术积累与知识传播之双重境界。书屋罗列万卷,显师者治学之严谨;庭园蜂鸣不断,喻门生求问之勤勉,动静相生间,已见教育场域之生机。

颔联“飘扬芹泮帜,震响杏坛钟”巧用典故而不着痕迹。“芹泮”出自《诗经·鲁颂·泮水》,代指学宫;“杏坛”则典出《庄子·渔父》,为孔子讲学之所。旌旗飘扬喻学术旗帜高张,钟声震响表思想启迪深远,此二句将现实场景提升至文化传承的象征维度。

颈联“厦接星陪月,诗吟梅伴松”转写空间与人格意象。学庐高接星月,既状屋宇之巍峨,更喻师者眼界之宏阔;吟咏梅松之句,既写唱和之雅事,亦标举寒梅劲松般的人格风骨。建筑与人文在此浑然一体。

尾联“浮云来复去,细雨润芳踪”最见功力。浮云喻世事变迁,细雨喻教化无声,一来一去间显时代更迭,一润一滋中见教育恒常。末句“芳踪”既指春日访师之足迹,亦暗喻桃李芬芳之未来,收束有余韵。

全诗八句四十字,融庭园实景与象征意象于一炉,合师者日常与教化宏旨于一体。其可贵处在于:以传统意象承载现代教育精神,用古典语汇诉说永恒师道。在格律谨严中见流转之气,在典故运用中显清新之风,诚可谓深得唐诗遗韵而具当代意识的佳作。

诗中所蕴“细雨润物”之教育理念,正与《礼记·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古训相呼应,揭示真正教化乃在潜移默化间成就人格,此乃师道最精髓处。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