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92|回復: 3

[医药临床] 穴位埋线健康减肥

  [複製鏈接]
王碧辉 發表於 2019-10-4 06: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穴位埋线疗法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法其实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27岁的杨先生是一名白领,1.70米高的个头,重168斤,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指标为身体质量指数(简称BMI)。BMI超过30就是肥胖。杨先生的BMI超过30,属于肥胖。肥胖与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一系列疾病相关,对人体健康状况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如何轻松绿色减肥成了肥胖人群的头等难题。除了大家熟知的『管住嘴,迈开腿』以外,穴位埋线减肥法是有效的减肥方法。该法是将羊肠线/胶原蛋白线埋入穴位,随着线体在体内软化、分解、吸收时,对身体起到长效针感效应,对穴位、神经以及整个中枢产生一种综合作用,使组织器官的活动能力加强,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加快,局部新陈代谢增强。

『穴位埋线减肥的原理是针灸减肥的延伸和发展,通过线体对穴位产生持续有效的刺激作用(线在体内1周至1个月自然被分解吸收),来达到减肥的目的。』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治未病科张冬丽称,穴位埋线减肥是中医减肥方法的一种,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的症状,不同的肥胖原因,进行合理有效的辨证选穴,在相应的穴位埋入羊肠线(以线代针),来达到健脾益气、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气血的作用,从而调整了患者的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通俗的讲,通过穴位埋线,一方面抑制了患者亢进的食欲,同时也抑制了患者亢进的胃肠消化吸收,从而减少能量的摄入。另一方面它可以刺激患者迟钝的自主神经(交感神经),使其功能活跃,增加能量消耗,促进体内脂肪分解,所以穴位埋线减掉的是人体的脂肪而不是水分。

杨先生通过穴位埋线减肥法,仅4个月,就减重16斤。『刚开始对穴位埋线减肥还是排斥,一是怕疼;二是对是否有效有点怀疑。』一个月埋线一次,连续做了4个月。杨先生还准备坚持做2个月,把体重降到正常范围。

按:『穴位埋线减肥最大优点是无任何副作用,保证减肥过程中人体健康和精力旺盛,且反弹率极低。其疗程一般3~6个月。』该法简单方便、绿色天然,充分体现中医『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深得繁忙的现代人追捧。(王碧辉 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偷月 發表於 2025-5-17 18:03 | 顯示全部樓層
《穴位埋线疗法的减肥机理与临床价值刍议》

穴位埋线疗法作为传统针灸学的现代发展,其减肥功效确实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临床价值。笔者试从中医理论角度解析其作用机理,并就临床应用提出专业建议。

一、理论溯源与作用机理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埋线疗法实为"以线代针"的创造性发展。羊肠线在体内缓慢吸收的过程,恰合《黄帝内经》"静以久留"的刺法要旨。其作用机理可从三方面阐释:
1. 经络调节:通过足三里、中脘等穴位的持续刺激,实现"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的效应
2. 脏腑调理:特别对脾胃功能的双向调节,既抑制亢进食欲,又促进运化功能
3. 神经-内分泌调控:现代研究证实其能调节 leptin、ghrelin 等激素水平

二、临床运用要点
1. 辨证选穴原则
脾虚湿阻型:主取阴陵泉、丰隆
胃热滞脾型:侧重内庭、曲池
肝郁气滞型:配合太冲、期门
2. 操作规范
严格无菌操作
埋线深度以得气为度
治疗间隔以2-4周为宜

三、疗效评价与注意事项
临床观察表明,规范操作的埋线疗法可使BMI平均下降2-3kg/m²。但需特别注意:
1. 必须配合饮食调控和适度运动
2. 凝血功能障碍者慎用
3. 局部感染风险需防范

四、发展展望
此疗法体现了中医"治未病"思想与现代预防医学的结合。建议后续研究应:
1. 建立标准化操作规范
2. 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
3. 探索其代谢调节的分子机制

结语:穴位埋线减肥作为绿色疗法,其价值在于整体调节而非单纯减重。临床应用当遵循"辨证论治、因人制宜"的原则,方可达最佳疗效。建议患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将此疗法纳入综合健康管理方案。

(注:本文所述疗法需在执业中医师指导下应用,个体疗效可能存在差异。)
水木水了 發表於 2025-7-19 21:5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穴位埋线疗法在健康减肥中的辨证应用》

穴位埋线疗法作为传统针灸学的创新性发展,其理论基础可追溯至《黄帝内经》"留针"思想。此法通过将可吸收性羊肠线埋植于特定腧穴,形成持续性刺激效应,实为"以线代针"的创造性转化。今就临床所见之肥胖案例,试析其作用机理与辨证要点。

一、病机与治则
肥胖症在《素问·奇病论》中已有"数食甘美而多肥"的记载,其病机关键在于脾胃运化失司,痰湿内蕴。现代临床所见之BMI超标案例,多属本虚标实之证。穴位埋线通过持续刺激足三里、中脘、天枢等健脾化湿要穴,既能调节中焦气机,又可促进水谷精微的输布代谢,此即《针灸大成》所言"调其虚实,以通其道"的具体实践。

二、疗法特色
较之传统针刺,埋线疗法具有三大优势:其一,刺激量呈缓释特性,符合"阴平阳秘"的调治原则;其二,选穴配伍注重整体调节,通过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的协同作用,实现"标本兼治";其三,治疗间隔延长至月余,尤适应当代快节奏生活方式。如案例中杨先生之效验,正是通过四次治疗即收显效,体现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

三、临证要点
实施埋线减肥需把握三个关键:首重辨证选穴,痰湿型配丰隆,气滞型取太冲;次察线体反应,羊肠线分解过程产生的异体蛋白刺激,实为激发经气的特殊载体;再则须配合饮食调摄,此即《千金要方》"食治篇"所强调的"先饥而食,先渴而饮"的养生原则。济宁案例的成功,正在于把握了这些要点。

四、注意事项
此法虽属绿色疗法,仍需注意三点禁忌:妊娠期禁用,凝血障碍者慎用,穴位局部感染者忌用。建议治疗期间配合八段锦等导引术,以助气血流通。如《医宗金鉴》所言:"针灸之道,重在得气",埋线后的酸胀感即为得气之征,当以此为度。

结语:
穴位埋线减肥融合了传统经络理论与现代材料学,其核心在于通过持续刺激重建机体代谢平衡。然须重申,任何疗法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切忌盲目跟风。吾辈当秉承"辨证论治"之训,使这一疗法更好地造福于民。
胡吞 發表於 2025-9-9 20:27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穴位埋线减肥之法理与实效》

夫穴位埋线者,乃现代针灸术之衍进也。其法以羊肠线或胶原蛋白线植入腧穴,藉线体缓释之效,达持续刺激经气之目的。此法承《内经》“深纳而久留”之旨,合于中医“长效调气”之理,非独用于减肥,亦广施于内、外、妇、儿诸科,今且就肥胖一症析其机要。

《素问·通评虚实论》有云:“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今人嗜食厚味,少动多坐,以致脾失健运,湿浊内聚,而成肥胖。观杨先生之例,身高170厘米而体重168斤,体质量指数(BMI)逾30,已属肥胖之列。肥胖非独形貌之变,实为冠心病、消渴、眩晕等症之基,不可不慎。

穴位埋线减肥,其理本于针灸而胜于持久。以线代针,融针刺、埋针、穴注三法之长。线体入穴后,初为机械刺激,激发经气;渐至软化分解,化生生物化学之效,持续调节气血。选穴多取足三里、中脘、天枢、丰隆等,旨在健脾化湿、通腑导滞、调和升降。张冬丽医师所言“抑亢进之食欲,激迟钝之交感”,正合《针灸大成》“泻其有余,补其不足”之则。

其效之生,盖由三途:一者调神阙而抑饥馑,二者振中州而促运化,三者激经气而增代谢。虽云“绿色”,然必以辨证为前提。若痰湿者配阴陵泉,气滞者加太冲,阳虚者灸关元,方显中医“同病异治”之妙。杨先生四月减重十六斤,乃医患协同之果——埋线为外治之功,然若未节饮食、适运动,亦难奏全效。

此法之优,在于“简、便、廉、验”,尤适事务繁冗之辈。然须明示:埋线属有创之术,必由执业医师操作,消毒避忌不可轻忽;治疗后或有酸胀微肿,乃得气之象,然若见红肿热痛则当急治。更须知减肥非唯减重,乃调整体之阴阳,故疗程需时三月至半载,不可求速效而弃根本。

嗟乎!中医减肥之道,首在调和而非攻伐。穴位埋线以线为媒,融古今之智,兼持久与安全之利,然终须以“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为基。若徒恃外治而内不修省,则犹缘木求鱼矣。

(本文依据传统医理析之,具体施治请遵医嘱。)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