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43|回復: 2

[医药临床] 半剂镇肝熄风汤,医患双方笑开颜

[複製鏈接]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我们是走着进来的,现在却要躺着出去』,面对患者家属的怨辞和渐趋紧张的医患关系,该怎么办呢?这是我2014年春天诊治的一个晚期肝硬化住院病人,患者因大量腹水住院,经反复治疗后,发生下肢瘫痪,西医诊断为『肝性脑脊髓病』,西药治疗无效。

朱某,60岁,男,大量饮酒40年,每天饮酒半斤多,半年前查出肝硬化腹水后开始戒酒,腹水时重时轻,常因食荤菜而诱发肝性脑病,不食荤菜又致低蛋白血症严重,辗转多家医院予输白蛋白、利尿等对症治疗,病情渐重。2014年5月4日再因臌胀腹大、神志不清(肝性脑病)收入住院,入院后治疗予保肝治疗、利尿治疗、门冬氨酸鸟氨酸静滴、乳果糖口服溶液灌肠治疗肝性脑病,予人血白蛋白及血浆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支持治疗,后神志转清,腹水好转。5月21日患者体温升高达38.8℃,查血培养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MARSA)感染,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联合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抗感染,后5天体温降至正常,复查血培养为阴性。

从6月3日起,患者出现肢体震颤,活动时加重,维持姿势时震颤明显,静息状态下减轻,上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4-5级,腱反射无明显亢进,四肢深浅感觉无异常,病理反射未引出。查头颅CT提示双侧放射冠缺血梗塞灶、脑萎缩。查肌电图提示: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内科会诊意见认为,患者震颤急性起病,不支持帕金森病,患者有酒精性肝硬化,长期酗酒,肝功能失代偿,血氨升高,诊断应考虑为肝性脑脊髓病为主,酒精戒断综合征不能排除,建议治疗上加甲钴胺营养神经,补充维生素、门冬氨酸钾镁等。经治疗后,患者震颤无明显好转,且逐渐难以行走,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这时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2014年病人住院期间,我去济南参加『全国第三批中医临床优秀研修人才培训班』学习。有天课间,我突然想到患者症状属于『阴虚风动』,正合『镇肝熄风汤』。6月10日,我出差回到医院,见病人面色暗红,上肢及胸部赤丝血缕及肝掌、蜘蛛痣明显,肢体震颤,疲乏无力,不能直立,食纳尚可,夜寐欠安,小便可,大便偏干,舌体瘦小,舌质红,苔薄腻,脉细弦。四诊合参,证属阴虚风动,治拟『镇肝熄风,滋水涵木』,方选镇肝熄风汤化栽加减,处方如下:

白芍15克,生地黄60克,乌梅10克,鳖甲15克(先煎),代赭石30克,茵陈30克,牛膝15克,石决明30克,珍珠母30克,天麻20克,钩藤15克,潼、白蒺藜各15克,黄芩15克,僵蚕10克,乌梢蛇15克,当归10克,水牛角30克(先煎),白鲜皮15克,人中黄6克,生甘草4克。3剂,医院代煎,每剂煎两次,早晚分服。

患者当晚服一袋。次日早,我查房时大吃一惊,病人端坐在桌前自主拿筷子吃饭,谈笑、行走自如,震颤若失,自诉『全好了』,家属连呼神奇。本以为是治不好的疑难杂症,只服半剂中药竟然就好了。

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患者为老年男性,『年过五十而阴气自半』,长期饮酒耗伤肝肾之阴,久用利尿药致阴液更亏,终致阴不涵阳,阳亢化风,而出现头昏头晕、肢体震颤、难以行走等诸『阴虚风动』证,即『下虚则高摇』也。镇肝熄风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由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杭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组成,具有镇肝熄风,滋阴潜阳的功效。经辨证,与此患者甚合拍,故仅用半剂就有明显疗效。

国医大师周仲瑛常言『中医不是慢郎中』,确非虚言。(陈四清 陈广梅 王玉兰)

陈之膛 發表於 2025-5-29 19:28 | 顯示全部樓層
《从肝风内动论治肝硬化合并脑脊髓病之临证思辨》

按:本案所述肝硬化合并肝性脑脊髓病之证,实属中医"颤证""痿证"范畴。细究病机,乃肝肾阴亏于下,肝阳化风于上,诚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患者四旬酗酒史,酒毒湿热久羁,耗伤肝阴,劫烁肾精,终致水不涵木,虚风内动。观其舌红瘦小、脉细弦,恰合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言"肝风内动,其脉必弦硬而长"之象。

镇肝熄风汤之妙用,贵在标本兼顾。方中重用生地黄60克为君,取其"滋肾水,补真阴"之功(《本草纲目》),配伍鳖甲、白芍滋阴柔肝,正合"乙癸同源"之旨。代赭石、石决明等金石重镇之品,非但镇潜浮阳,更寓"金能制木"五行相克之理。尤妙在茵陈、蒺藜并用,既清肝经余热,又疏肝郁之气,深得"体用同调"之三昧。

此案启示有三:其一,肝硬化并发症当重视"肝风"病机,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早有"肝为风木之脏,全赖肾水以涵之"明训;其二,虫类药与介类药配伍,取"血肉有情"之性以搜剔络邪,本案未用全蝎、地龙而取鳖甲、珍珠母,正是虑其正虚不耐攻伐;其三,乌梅与牛膝相伍,酸收与下行并施,既防金石药沉降太过,又助阴药直达下焦。

今医者临证,每见西医诊断即束手,殊不知中医辨证贵在"谨守病机"。此患者虽经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现代治疗,然未触及"阴虚风动"之本质,故罔效。及至镇肝熄风汤半剂知、二剂已,非方药神奇,实乃病机相应耳。吾辈当记:中西医各有所长,然辨证论治终是中医立命之本。
随缘随喜 發表於 2025-6-16 10:24 | 顯示全部樓層
《从“阴虚风动”论治肝性脑脊髓病一得》

——以镇肝熄风汤化裁治验为例

案中所述肝性脑脊髓病,实属中医"颤证""痿证"范畴。细究病机,乃长期酗酒伤肝,肝阴亏耗,水不涵木,虚风内动所致。患者舌瘦红、脉细弦,兼见震颤瘫痪,正是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言"肝风内动,其脉必弦"之象。镇肝熄风汤本为治内中风之良方,今化裁用之,实得"异病同治"之妙。

辨证之要,首在明辨虚实。此案患者虽见腹大臌胀,然舌体瘦小、脉象细弦,显属本虚标实。方中生地黄用至60克,取其"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功;配伍鳖甲、白芍,暗合三甲复脉汤之意,共奏滋阴潜阳之效。更妙在乌梅一味,既合"酸甘化阴"之旨,又应《神农本草经》"主下气,除热烦满"之训,于肝性脑病之烦躁尤为相宜。

用药法度尤见匠心:代赭石、石决明、珍珠母三味金石之品并用,非但无壅滞之弊,反收重镇息风之奇效。其中代赭石用量独重,正合张锡纯"能生血兼能凉血,其质重坠,又善镇逆气"之论。茵陈与牛膝相配,一升一降,既清肝经郁热,又引血下行,深得"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奥义。

至若潼白蒺藜并用,尤见配伍精当。白蒺藜疏肝解郁,潼蒺藜补肾固精,一散一收,恰合肝体阴用阳之性。天麻、钩藤相须为用,取"急则治标"之意,然其用量控制在20克以内,避其辛燥伤阴之弊,可见"治风如抚琴,急缓须得宜"的用药智慧。

此案启示有三:其一,西医诊断之"肝性脑脊髓病",在中医视域中可归"阴虚风动";其二,经方运用贵在化裁,镇肝熄风汤去原方之麦芽、川楝,加蒺藜、乌梅,正是"师其法而不泥其方"的体现;其三,对酒精性肝硬化并发症,当遵循"损其肝者缓其中"(《难经》)的原则,以柔润之品缓肝之急。

今观此案,益信《内经》"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论。医者临证,若能参透"肝为刚脏,非柔不和"的特性,则于此类疑难重症,自能得心应手。然须切记:镇肝熄风之法,必以脉证为凭,若见舌淡苔白、脉沉细弱者,又当另谋他法,不可执一而治。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