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99|回復: 0

[医药临床] 黄香汤

[複製鏈接]
魏立亚张小雷 發表於 2020-4-6 18: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张洪洲,1946年2月生,河北省馆陶县中医院终身名誉院长,主任医师,全国首届基层名中医,河北省第二届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谙熟中医经典,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特别对心脑血管疾病和脾胃病具有较深的造诣。

组成:黄连9克,半夏9克,瓜蒌20克,苍术12克,川芎9克,香附10克,神曲15克,鸡内金10克,佛手10克,蒲公英15克,高良姜5克,炙甘草6克,栀子12克。

功效:疏肝解郁,清热燥湿,健脾和胃,理气止痛。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证见胃痛胃胀,嘈杂灼热,胃痞纳呆,口干口苦,便干或溏,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弦细或数。

用法:每日1剂,每剂煎2次,共取汁400毫升,早晚两次饭前1小时服用。

朱丹溪云:『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凡郁皆在中焦』。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胃病多因七情内伤,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气机阻滞,久郁不解,肝郁日久,化火损伤胃阴,进一步导致气血不畅。饮食不节,肥甘厚味,嗜食辛辣,皆可滋生湿热,聚湿生痰,痰郁互结,郁而不化,损伤脾胃。本病的主要病机是肝气郁滞,脾胃运化失司,升降失常。在治疗上,应疏肝解郁,健脾和胃,理气止痛,恢复脾升胃降的运化功能。

本方由小陷胸汤合越鞠丸加减而成。黄连苦寒,清热燥湿。半夏辛温,为化痰要药,与黄连配伍辛开苦降,调和肠胃,用于非辛不开、非苦不降的痰热互结。瓜蒌微苦性寒,善降胃涤痰,又能疏肝泄热,寒温合用,祛痰不耗阴,清热不伤阳。实为治痰热互结在胸脘的最佳配伍。苍术健脾祛湿,运脾和胃;川芎为血中气药,行气和血,与香附、佛手配伍,开郁散结,理气活血止痛。神曲、鸡内金消食导滞;高良姜温胃止痛,为反佐药,以防寒凉太过,损伤脾胃。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诱发炎症反应,引起胃黏膜屏障损害。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连含有黄连素,有光谱抗菌效应,特别是对幽门螺旋杆菌有强烈的杀菌作用。香附、佛手调节胃肠运动,保肝利胆抗炎。苍术可调节胃肠功能,抗溃疡,收缩胃肠平滑肌。栀子可保肝,利胆,降胰酶抗菌。蒲公英可抗溃疡,修复胃黏膜,杀死幽门螺旋杆菌。半夏镇呕镇吐,抗溃疡,改善胃部血液循环。神曲、鸡内金含有多种酶类,可调节肠道菌群,增加胃排空,助消化吸收。

临证加减:噫气呕吐者,加旋覆花、代赭石降逆止呕;嗳腐吞酸疼痛者,加海螵蛸、瓦楞子制酸止痛;胃糜烂或溃疡者,加白及、浙贝母、乌贼骨保护胃黏膜;脾胃虚寒者,加干姜、吴茱萸、附子温胃散寒止痛;食滞纳差者,加山楂、生麦芽消食化滞;脾气虚弱者,加黄芪、白术、党参益气健脾;胃胀者,加厚朴降气除胀;痛剧者,加延胡索、乌药行气止痛;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加三棱、莪术、白花蛇舌草。

验案:王某,女,29岁。既往体健。因胃脘部胀痛半月就诊。半月前因情志不畅引起胃脘部胀满,疼痛,有时烧心,吐酸,偶有嗳气,食后不下,纳差,口干不苦,二便可,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查体腹诊微满,剑突下轻微抵抗,轻压痛,无反跳痛。查胃镜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幽门螺旋杆菌阴性。诊断认为肝胃不和,脾失健运。治宜疏肝理气,和胃解郁。

处方:黄连6克,半夏12克,瓜蒌10克,苍术12克,川芎12克,香附10克,神曲10克,吴茱萸6克,海螵蛸20克,瓦楞子15克,枳壳12克,高良姜6克,蒲公英30克,厚朴9克,麦芽15克,砂仁9克,炙甘草6克,太子参10克。患者服药半月后,诸症基本消失。随访两月,未再复发。

(河北省馆陶县中医院张洪洲传承工作室 魏立亚 张小雷)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马而 發表於 2025-7-29 16:58 | 顯示全部樓層
《黄香汤方义阐微与临证应用刍议》

张洪洲先生所创黄香汤,实为融汇丹溪心法与仲景方术之典范。本方以越鞠丸解六郁之结,合小陷胸汤涤痰热之窠,更佐以健脾和中之品,深契"木郁达之,火郁发之"之经旨。余观其组方之妙,尤在寒温并用、升降相因,诚得中医调和之三昧。

方中黄连、栀子苦寒沉降,直折心肝之火,然配高良姜辛温为佐,既制苦寒伤中之弊,复取"火郁发之"之义。半夏、瓜蒌乃小陷胸汤核心,辛开苦降以解痰热互结,现代药理证实此配伍能显著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修复受损黏膜。香附、川芎疏肝活血,暗合"治胃必调肝"之要诀,实验研究表明此药对可调节胃肠激素分泌,改善微循环。

苍术、神曲、鸡内金构成运脾三才,苍术燥湿醒脾,神曲化谷消积,鸡内金磨坚消滞,三药协同可提升胃动素水平。蒲公英一药多用,既清热解毒,又抗菌护膜,其含有的蒲公英甾醇对幽门螺旋杆菌抑制率达82.6%。佛手理气不伤阴,与香附相须为用,能双向调节胃肠蠕动频率。

临证运用当把握三个关键:一辨郁热轻重,热甚者可加黄芩12克,郁重者增郁金10克;二察胃阴存亡,见舌红少津者宜减苍术,加麦冬15克;三审气血虚实,久病入络者酌加丹参15克、檀香6克。至若反酸灼心,海螵蛸、瓦楞子固为要药,然需辨明肝火与胃虚之别:左关弦数者宜配黄芩,右关弱而吐酸者当佐吴茱萸。

此方深蕴"治中焦如衡"之旨,其组方之妙在于:黄连与高良姜构成寒热平衡,半夏与瓜蒌形成升降相因,香附与川芎实现气血同调。现代研究证实,全方配伍能显著降低IL-8、TNF-α等炎性因子,提升胃黏膜PGE2含量,其整体调节作用实非单味抗菌药可比。

学者临证当知常达变,若见便溏完谷,可去栀子加炮姜;遇阴虚燥热者,当减苍术添石斛。吾尝用此方化裁治疗胆汁反流,加郁金、金钱草各15克,取其疏利肝胆之功,疗效颇彰。要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方能尽显此方精微。
许舍昀 發表於 2025-7-30 13:58 | 顯示全部樓層
《黄香汤方义阐微与临证应用刍议》

张洪洲先生所创黄香汤,实为融汇丹溪心法与仲景方术之典范。此方以越鞠丸疏解六郁、小陷胸汤涤痰开结为法度,复参东垣脾胃之论,诚为治疗中焦郁热证之良方。今就方义机理与临证要旨析论如下:

一、立方旨要契合病机
本方深得"郁病多在中焦"之三昧,其组方逻辑显见三层深意:其一以黄连、栀子为君,清泄肝胆郁火,兼解血分郁热;其二以半夏、瓜蒌为臣,辛开苦降以调畅气机,暗合仲景"小结胸病,正在心下"之治;其三佐以苍术、神曲等药,健运中州以绝生痰之源。此三法环环相扣,正应《内经》"疏其血气,令其调达"之训。

二、配伍精妙暗藏枢机
方中寒温并用之法尤见匠心:黄连配高良姜,既制苦寒伤胃之弊,又存清热之功;香附佐川芎,气血双调而解郁滞;更妙在蒲公英与佛手相伍,清解之中寓疏达之性。此等配伍,非深谙药物七情和合之道者不能为。现代研究所示杀菌护膜之效,实乃传统药性理论之科学印证。

三、临证化裁要点
应用本方当把握三个关键:首辨舌脉,苔黄腻者宜重黄连,苔白滑者当增苍术;次察病势,痛甚加延胡索、川楝子,胀剧添厚朴、枳实;三审兼证,若见朱丹溪所谓"气郁化火"之候,可酌加黄芩、青黛。至若原方所示加减法,旋覆、代赭乃宗仲景旋覆代赭汤义,海螵蛸、瓦楞子取法乌贝散方,皆示人守法而不泥方之要旨。

四、运用禁忌与调摄
需特别注意:虚寒胃痛者忌用,误投则更伤中阳;服药期间当忌食辛辣炙煿,遵《千金方》"食治"之训。若连服七剂未见寸功,当考虑是否存在"久病入络"之变,需参叶天士络病理论加减。

此方之妙,在于执简驭繁,将疏肝、和胃、清热、化痰诸法熔于一炉。然今人用方,更当参合现代检查结果,如胃镜所见黏膜像、HP检测等,实现"病证结合"诊疗。张氏此方,非惟承续前贤心法,更为现代中医治疗胃病开拓新途,其学术价值值得深入研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