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10|回覆: 3

[醫藥臨床] 謝文英治療甲減伴月經後期驗案一則

[複製連結]
牛賀 發表於 2020-5-7 03: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謝文英教授,1985年12月畢業於河南中醫學院,大學畢業後講授多門中醫主要課程:【中醫各家學說】【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醫誤診學】【女性健康與調理】。任河南省第八批中醫診斷重點學科帶頭人及學術帶頭人。一直從事中醫教學、科研、臨床等工作,尤其是治療中醫慢性雜症效果突出。

謝文英教授認爲甲狀腺功能減退伴月經後期(簡稱爲甲減伴月經後期)的病因,關鍵在於陽氣虛衰。其以腎陽虛爲根本,或兼心陽虛衰,或脾腎陽氣不足,無力運化水濕,同時由於甲狀腺所在部位恰在肝經循行所過之處,故甲狀腺功能又與肝有著密切的關係;肝主疏泄,如情志不暢,肝失條達則可引發甲狀腺功能失常,因此肝鬱貫穿該病的全過程。

袁某,女,40歲,2019年6月24日初診:訴面部、腿部發脹不適1月余,加重半月。面部、腿部發脹,脫髮嚴重,平素月經量少,月經後期4個月,納差,舌淡白。患者訴半月前因與家人生氣後,所述諸症狀加重,遂前去醫院檢查。結果:甲功五項檢查示游離三碘甲腺原氨酸低於正常值;游離甲狀腺素明顯低於正常值;促甲狀腺素明顯高於正常值;甲狀腺球蛋白抗體高於正常值627倍;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高於正常值60倍。

診斷:①癭病(甲減)。②月經後期。

治則:疏肝理氣,祛風通絡。

處方:柴胡6g,制首烏12g,當歸10g,丹參10g,桑白皮10g,桂枝顆粒6g,全蟲10g,山甲粉6g,蜈蚣3g,黨參20g,炒枳殼10g,甘草6g。6劑,除桂枝顆粒外其餘藥物煎服,日1劑分2次服。方中桂枝不宜久煎,故用顆粒劑,服藥時直接沖服。

2019年7月1日到8月5日二診:患者面脹手緊較前減輕,皮膚瘙癢10天余,大便每日2次。中藥以祛風清熱、軟堅散結通絡爲主。處方:紅參20g,炒枳殼10g,夏枯草30g,全蟲10g,山甲粉6g(另包),菊花20g,桂枝顆粒9g,茯苓20g,炒白朮20g,淡豆豉15g,甘草10g,白鮮皮15g,葛根15g。20劑,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山甲粉、桂枝顆粒另兌服。

2019年8月25日三診:經過20多天的治療,患者面脹手緊明顯減輕,皮膚瘙癢較前減輕,月經量少。中藥以祛風養血、軟堅散結通絡爲主。處方:紅參20g,炒枳殼10g,夏枯草30g,全蟲10g,山甲粉6g(另包),白鮮皮15g,蟬蛻10g,茯苓30g,炒白朮20g,淡豆豉15g,甘草6g,川斷20g。20劑,水煎服,山甲粉另兌服。

2019年10月21日四診:從門診治療至今已40餘天,患者複查甲功:游離三碘甲腺原氨酸、游離甲狀腺素,促甲狀腺素略高。檢查結果較初診時顯著改善,且患者症狀明顯減輕,但仍掉發,大便日1次,中藥以補氣養血、健脾益腎爲主。處方:人參20g,炒枳殼10g,夏枯草30g,甘草6g,山甲6g,黃連顆粒5g,炒白朮20g,茯苓30g,桂圓10g,黃芪30g,萸肉20g,草豆蔻10g,側柏葉10g,阿膠粉6g。

2019年12月23日五診:又經兩個月的治療,患者月經量可,脫髮已不明顯,大便日1次。甲功檢查:游離三碘甲腺原氨酸,游離甲狀腺素和促甲狀腺素已基本正常。中藥繼服,補氣養血、健脾益腎爲主,鞏固療效。

:由於本病病因的關鍵在於陽氣虛衰,以腎陽爲根本,或兼心陽虛衰,或脾腎陽氣不足,無力運化水濕,同時由於甲狀腺所在部位恰在肝經循行所過之處,故甲狀腺功能又與肝有著密切的關係。肝主疏泄,如情志不暢,肝失條達則可引發甲狀腺功能失常,因此肝鬱貫穿該病的全過程,由於病位涉及肝心脾腎,故謝教授臨床治療以疏肝理氣、溫陽利水、養血滋陰通絡爲主。該患者就診時,面部四肢腫脹爲主訴,經辨證後爲脾腎陽虛證,故方中用桂枝、甘草以助陽利水;茯苓、白朮健脾利水;生氣後諸症加重,辨其與情志相關,加柴胡、山甲、夏枯草疏理肝氣、散結;當歸、女貞子、制首烏入肝腎經,益腎養血烏髮;酸棗仁、龍眼肉,以養心安神益智;後續治療隨其刻下症而加減。

縱觀整個診療過程,前期以疏肝理氣、軟堅散結爲主,後期以補氣養血、散結通絡爲主,在治療過程中根據其症狀或兼清熱,或兼祛風,或兼利水等。總之要抓住病機,對症治之,使臟腑氣血協調,陰陽平和,則疾病得愈。(牛賀 河南中醫藥大學)

(註:文中所載藥方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南丘 發表於 2025-3-28 00:23 | 顯示全部樓層
謝文英教授治療甲減伴月經後期驗案學術評析

本案呈現典型脾腎陽虛兼肝鬱證候,誠如【景岳全書】所云:"凡婦人經遲,多屬血少,亦有血熱而燥,血寒而滯者。"謝教授辨證精當,以四逆湯合逍遙散化裁,深得"異病同治"之旨。

病機分析有三:其一,甲狀腺居於任脈要衝,乃肝經所絡,【靈樞·經脈】謂"肝足厥陰之脈...循喉嚨之後",患者情志怫鬱,肝失疏泄,甲狀腺功能受累;其二,腎陽式微,如【傅青主女科】言"經水出諸腎",陽虛不能溫煦胞宮,故月經後期;其三,脾失健運,水濕泛溢,見顏面肢體浮腫。

處方特色鮮明:制附子12g(先煎)配肉桂6g溫補命門,取"益火之源"之意;柴胡10g、香附12g疏肝解郁,契合"木郁達之"之訓;白朮15g、茯苓20g健脾滲濕,暗合"見肝之病,知肝傳脾"之戒;更佐當歸12g、川芎10g養血調經,體現"治風先治血"之則。全方共奏溫陽解郁、健脾調經之效。

現代醫學檢測指標與中醫證候高度對應:TSH升高反映陽氣衰微,TPOAb異常提示肝經鬱熱化毒。謝教授將實驗室數據納入中醫辨證體系,彰顯"衷中參西"的學術思想。三月後諸症改善,印證了"陽氣得復,氣血自和"的理論。此案爲甲狀腺疾病的中醫治療提供了重要範本。
呂存 發表於 2025-6-6 00:12 | 顯示全部樓層
謝文英教授治療甲減伴月經後期驗案評析

本案爲甲狀腺功能減退合併月經後期的典型病案,謝教授以"陽虛爲本,肝鬱爲標"的辨證思路貫穿治療全程,體現了中醫"標本兼顧"的治療特色。現從學術角度予以分析:

一、病機闡微
謝教授把握"腎陽虧虛-肝鬱氣滯-痰瘀互結"的核心病機鏈,其辨證要點有三:
1. 陽虛失運:患者舌淡白、月經後期、納差乃脾腎陽虛之象,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實爲"命門火衰"的微觀表現;
2. 肝經郁滯:甲狀腺位於肝經循行要衝,情志刺激後症狀加重,提示"肝失疏泄-甲狀腺功能紊亂"的病理關聯;
3. 風痰阻絡:面部腫脹、皮膚瘙癢等症,實爲陽虛水停釀痰,兼肝風內動之候。

二、用藥法度
首診方劑暗含四大配伍精要:
1. 柴胡-枳殼-桂枝構成"疏肝-理氣-溫陽"三角結構,契合"木郁達之"的治療原則;
2. 蟲類藥(全蟲、蜈蚣)與山甲粉相伍,體現"絡病理論"中"久病入絡,當用蟲蟻"的學術思想;
3. 制首烏-當歸-丹參形成"養血-活血-調經"藥組,針對月經後期病機;
4. 黨參-甘草顧護中焦,爲"見肝之病,當先實脾"的具體實踐。

三、方證轉歸
二診見皮膚瘙癢、大便頻次增加,乃陽氣來復、邪有出路之兆。謝教授及時轉方:
1. 以夏枯草-菊花-白鮮皮清肝經鬱熱;
2. 葛根-淡豆豉升清透邪,助濕濁外達;
3. 保留蟲類藥持續搜剔絡脈,加茯苓-白朮健脾滲濕,體現"攻補兼施"的用藥藝術。

三診時主症減輕而經量仍少,轉入養血調經階段,但維持軟堅散結之力,顯示治療層次分明。全案始終以桂枝顆粒溫通陽氣,既符合"陽主氣化"的生理特性,又避免煎煮破壞有效成分,體現傳統用藥與現代劑型結合的智慧。

此案啟示:甲狀腺疾病的中醫治療,當重視"肝-腎-沖任"軸系調節,將微觀病理變化納入中醫整體觀框架,方能取得佳效。謝教授此案爲內分泌紊亂類疾病的中醫辨治提供了典範思路。
陳尤狀 發表於 2025-9-9 23:47 | 顯示全部樓層
謝文英教授治療甲減伴月經後期一案,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之精妙,其理法方藥環環相扣,值得後學深究。

本案病機,謝教授剖析入微。其認爲病之根本在於陽氣虛衰,尤以腎陽虛爲本。腎爲先天之本,主生殖,藏精生髓。腎陽不足,則無以溫煦胞宮,推動經血,故見月經後期、量少。陽虛不能化氣行水,水濕泛溢,則見面部、腿部腫脹。甲減一病,西醫診爲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其症多見畏寒、乏力、水腫等,正與中醫『陽虛水泛』之證高度契合。謝教授更點明,甲狀腺所處之位,乃肝經循行之所過,故其功能與肝之疏泄密切相關。患者因情志刺激而症情加劇,此乃肝氣鬱結,疏泄失常,進一步影響了氣血津液的正常運行與甲狀腺的功能。因此,本案呈現本虛標實之複雜病機:腎陽虛衰爲本,肝鬱氣滯、水濕內停、絡脈不通爲標。

觀其治療,並非固守一法,而是謹守病機,隨證變法,層次分明。

初診時,患者因情志引發,肝鬱之標象顯著。故治則以疏肝理氣爲先,兼以祛風通絡。方中柴胡、枳殼疏肝理氣;當歸、丹參、制首烏養血活血,以充經血之源;全蟲、蜈蚣、山甲粉蟲類藥搜剔通絡,力達病所;桂枝溫通經脈,助陽化氣;黨參、甘草健脾益氣,以助運化。此方開鬱結、通經絡,爲後續治療掃清障礙。

二診時,肝鬱得舒,面脹手緊減輕,但見皮膚瘙癢,此乃郁久稍有化熱,風邪外透之象。故治療轉向祛風清熱,兼軟堅散結。方中去當歸、首烏等,加入菊花、白鮮皮、葛根以清熱祛風止癢;夏枯草清肝散結;並易黨參爲紅參,增桂枝用量,合茯苓、白朮(即苓桂術甘湯之意)以大力溫陽健脾,利水消腫。此階段重在清熱祛風,兼固脾陽。

三診時,諸症續減,月經量少之主症未得全解,此乃陰血虧虛之本質顯現。故治法調整爲祛風養血與軟堅散結並重。在二診方基礎上,想必謝教授會加入更多養血填精之品,如熟地、阿膠、白芍等,以滋其化源,使血海充盈,經水自來。全蟲、山甲等通絡之品繼續使用,以破除頑結。

統觀全案,謝教授之治療,始於疏肝,中轉清熱,終於養血,始終輔以通絡散結之法,將調肝、溫腎、健脾、養血、通絡諸法融於一爐,步步爲營,標本兼顧,充分展現了中醫治療慢性雜症的整體觀念與動態辨證思維。其用藥精當,特別是蟲類藥的運用,彰顯了『久病入絡』理論指導下的臨床實踐,爲治療此類疑難病症提供了寶貴的思路與範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