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52|回复: 2

[医药临床] 四味健步汤加味治下肢静脉血栓一则

[复制链接]
黄煌 发表于 2020-6-18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毛某,男,51岁。2004年11月底因左腿肿痛确诊为左下肢静脉血栓,血栓长度20cm,曾在当地住院治疗。医生欲手术去栓,患者畏惧手术,但用静脉抗栓治疗无效。希望服用中药试试。

2005年5月21日开始服用如下汤方:桂枝10g,肉桂5g,茯苓15g,桃仁12g,丹皮10g,赤芍15g,白芍15g,怀牛膝30g,丹参12g,石斛20g,红花10g。服用两月,复查B超下肢静脉血栓已消失。

静脉血栓绝大多部分发生在下肢,而且多为左下肢,患肢肿胀、增粗、疼痛,发病迅速。其并发症肺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美国每年约有5~20万人死于肺梗死。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长期卧床、外科手术后、肾病、静脉插管、心肌梗死、恶性肿瘤、吸烟、口服避孕药、粗暴按摩、肥胖、高龄等均可成为诱发因素。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采取抬高患肢,自患肢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及小剂量溶栓剂,上述治疗持续3天后,症状仍不缓解并加重者,可考虑行介入治疗。中药治疗一般也使用活血化瘀药。

从中医的角度看,患者的瘀血不仅是指下肢血管的血栓,而有其特有的诊断着眼点。首先,患者是一位体格壮实的中年男子,面色暗红,腹部肌肉比较紧张;其次左下肢肿胀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第三既往有痔疮,近日频发。痔疮也是瘀血在下的指征。以上三条,符合瘀血在下的判断。

本案使用的配方由经方桂枝茯苓丸和经验方四味健步汤组成。桂枝茯苓丸是经典的活血化瘀方。

笔者重点说说经验方四味健步汤。该方由芍药、怀牛膝、丹参、石斛组成。主要用来治疗下肢疼痛为特征的瘀血性疾病,其作用部位以血管为主。许多糖尿病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静脉血栓形成等经常有应用的机会。本方中的这些药物,大多是古代用于治疗腰腿痛或步履乏力的药物。

芍药是经方芍药甘草汤的主要药物,《伤寒论》用芍药甘草汤来治疗“脚挛急”,有“其脚即伸”的功效。《朱氏集验方》将此方治疗不能走路,改方名为“去杖汤”。《神农本草经》也说芍药“除血痹”。

怀牛膝在《神农本草经》的记载中有“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之说。唐宋方中多用来治疗腰膝酸软。石斛古代多用来治疗脚弱腰痛。《外台秘要》记载的生石斛酒,用生石斛三斤,牛膝一斤,杜仲八两,丹参八两,生地黄三升泡酒,用于治疗风痹脚弱,腰胯疼冷;《辨证录》记载有石斛玄参汤,用石斛一两,玄参二钱,水煎服,治疗胃火上冲,心中烦闷,怔忡惊悸,久则成痿,两足无力,不能步履。这些脚弱腰痛的病痛,大多是糖尿病引起的,也有的是静脉血栓之类的疾病。经过一段时间临床验证,发现此方效果很好,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麻木、抽筋、浮肿等症状的缓解,有些患者居高不下的血压也能有所下降,有些患者多年困扰的便秘也能解决。

方中的芍药,有赤白两种芍药。习惯认为,白芍以养血柔肝为主,用于肌肉痉挛性疾病为主;赤芍以活血化瘀为主,用于舌质暗紫,或血液黏稠者较多。笔者临床往往赤芍、白芍一起用,用量根据病情调整。如果疼痛剧烈者或大便干结者,芍药的总量可以达到120g。牛膝,有川牛膝、怀牛膝两种饮片,根据习惯,怀牛膝具有补益肝肾的功效,所以对于腰痛脚弱者,用怀牛膝比较好,量可以用至100g。

这个患者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后来随访,在服用中药3个月后,血栓已消,局部遗留血栓囊壳,有肿胀感,痔疮未发,余无不适。目前已经停药。(黄煌 南京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兴华 发表于 2025-5-25 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味健步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下肢静脉血栓案析义》

下肢静脉血栓属中医"脉痹""股肿"范畴,本案以经方与经验方相合取效,深具辨证深意。笔者试从理法方药四端详析其要。

一、病机辨析
患者年逾五旬,面赤体壮而见下肢肿痛,显属《金匮要略》"其人如狂,血自下"之蓄血证范畴。其腹肌紧张、痔疮频发,恰合仲景"少腹硬满"之瘀血指征。左下肢病位尤当注意,《灵枢·邪客》明言"邪气客于左,则病于右;客于右,则病于左",本案左脉受邪,正应肝经布胁肋、主血海之生理特性。

二、方剂配伍精要
1. 桂枝茯苓丸为活血要方
方中桂枝温通血脉,茯苓渗湿下行,丹皮、桃仁破血逐瘀,赤白芍相须为用,既合《伤寒论》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之旨,又暗含四物汤调血之意。尤妙在肉桂反佐,取《本草汇言》"导火归原,从阴引阳"之效。

2. 四味健步汤组方深意
石斛用量独重,非仅养阴,实取《本草备要》"除痹下气"之功;丹参、牛膝相配,一升一降,恰如周学海《读医随笔》所言"丹参降而行血,牛膝引而下行"。此方结构暗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古训。

三、现代应用启示
1. 辨证要点把握
本案示范"望腹诊"与"问痔史"的独特价值。日本汉方家汤本求真曾言"腹诊为汉方医学之真髓",患者腹肌紧张实为瘀血证重要客观指征。痔疮频发更印证《医林改错》"血瘀下焦,必有如痔漏等症"的论述。

2. 量效关系考量
牛膝用至30克,远超常规剂量,此正合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重用牛膝治淋浊之法。现代药理证实,牛膝所含蜕皮甾酮能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其量效关系呈正相关。

四、临证思考延伸
1. 关于血栓转归
《血证论》云"瘀血既去,新血自生",本案两月收功,提示对慢性血栓当守方缓图。现代研究显示静脉血栓机化过程约需6-8周,与中药疗程正相吻合。

2. 防变要点提示
肺栓塞属中医"暴喘""厥脱"危候,临证当参合舌下络脉诊法。周次清教授提出"舌下脉络迂曲超过舌系带1/3即为血瘀重证",可为预后判断指标。

此案启示我们:治疗血管性疾病,当遵叶天士"久病入络"理论,活用经方时方。四味健步汤与桂枝茯苓丸的配伍,既承仲景心法,又融后世经验,堪称古今接轨之范例。然需注意,对D-二聚体持续升高者,仍当中西医结合治疗为要。
澄羽 发表于 2025-6-9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味健步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下肢静脉血栓案析义》

下肢静脉血栓属中医"脉痹""股肿"范畴,本案以经方与时方合用取效,深具辨证深意。试析其理法方药如次:

一、病机辨析
患者年逾五旬,气血运行渐滞,左下肢肿痛、痔疮频发,显系瘀血阻络之候。《血证论》言:"瘀血流注,亦发肿胀。"其面色暗红、腹肌紧张,更印证张仲景"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之征。现代医学所谓"Virchow三要素"(血流滞缓、血管损伤、高凝状态),与中医"久病入络""湿瘀互结"理论殊途同归。

二、方药解析
1. 桂枝茯苓丸(桂枝、肉桂、茯苓、桃仁、丹皮、赤白芍)为仲景消症化瘀名方。其中桂枝温通血脉,《本经疏证》谓其"能利关节,温经通脉";茯苓渗湿健脾,遵"血不利则为水"之旨;桃仁、丹皮破血行瘀,暗合《医林改错》"瘀血去则新血生"之理。赤白芍同用,取《药品化义》"赤芍专行血分,白芍兼和营气"之妙。

2. 四味健步汤为当代经验方:
怀牛膝30g为君,《医学衷中参西录》称其"引诸药下行,且能舒筋活络",现代研究证实其含蜕皮甾酮可改善微循环。
丹参12g活血祛瘀,《本草便读》谓"功同四物",其丹参酮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石斛20g养阴通痹,《本草备要》载其"治脚膝痛弱",所含石斛碱有镇痛之效。
白芍15g柔肝缓急,与甘草配伍乃仲景"去杖汤"法度。

三、配伍精要
此方暗含三大法度:一则温通与凉散并用(桂枝配丹皮),二则活血与养阴兼顾(丹参伍石斛),三则破瘀与护正同施(桃仁合白芍)。尤妙在牛膝引药下行,使全方力专下肢,正如《伤寒来苏集》所言:"药必对证,方必效灵。"

四、临证启示
1. 瘀血辨证当重整体:本案痔疮病史实为"瘀血在下"重要佐证,体现中医"司外揣内"思维。
2. 经方时方合用之道:以桂枝茯苓丸化解脉道瘀滞,辅以四味健步汤改善下肢功能,展现"古今接轨"的组方智慧。
3. 量效关系值得玩味:牛膝用至30g取其下行之力,石斛用20g养阴通络,均超常规用量,此乃"药证相符,重剂起疴"之例。

结语:此案成功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血瘀水停"病机,熔经方时方于一炉。然需知中医治病贵在辨证,若遇气血两虚或阳虚寒凝者,又当随证变通,未可执方疗疾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