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38|回复: 1

[医药临床] 朱文元治疑难病三则

[复制链接]
朱萌朱传龙 发表于 2020-6-1 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多年来,朱文元主任医师是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主任医师,峄城区十大名中医,峄城区十佳医生,枣庄市十大名中医,枣庄市十大名医,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导师,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擅于辨治各种疑难杂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择录三则。

慢性荨麻疹(顽痒)案

某男,86岁,2005年5月26日初诊。诉身痒30余年,加重1周。自述30年前因口渴便饮山间流水,饮后不久,即全身瘙痒,皮肤渐现大小不等红色丘斑,饮酒少许后,全身瘙痒难忍,坐卧不安;唯性情急躁,大便秘结。查:皮肤抓痕密布,散见大小不等红色丘斑,舌稍红,苔薄黄,脉弦稍数。

诊断:风疹块(西医称为慢性荨麻疹)。

治则:清热凉血,祛风止痒。

方药1:荆芥、防风、蝉蜕、苍术、甘草各10g;胡麻仁、当归、牛蒡子、白鲜皮、苦参各12g;生地黄、金银花、白芍各15g;石膏30g。

方药2:蛇床子、生地黄、苦参各30g;蝉蜕、白鲜皮、荆芥、防风各15g。

上2方各取3剂。

用法:药方1每日1剂,水煎2遍,早晚分服。剩余药渣同药方2加水适量,水煎外洗,每日2次,每次20min。

2005年5月31日复诊:身痒明显减轻,挠抓停止,心情平稳,大便调畅,坐卧安宁,皮肤抓痕及丘斑基本不显,舌脉同前。效不更方,继予原方3剂,巩固疗效。

2005年10月26日来诊:告之30余年顽疾己除。

按:阳热之体,劳作汗出,复感外邪(饮入不洁之水,或山中浊气),邪热蕴结肌肤而病。虽经多方医治,然治不得法,内热不除,邪郁不解,热气尘风,风气生燥,故缠绵难愈。予消风散加味,内外合治,内热可清,邪郁得解,血气和合,风气自消,而顽痒自除。

乳头溢汁(乳泣)案

女,25岁,已婚,未孕,2005年8月14日初诊。诉乳头流水10余天。临近期末考试,病精神抑郁,脾性暴躁,心胸烦闷,心悸失眠,口干口苦,食少身乏,乳头溢水,涓涓不断,味酸气腥,脏体湿衣。舌淡红,苔黄腻,脉沉弦。

辨证:郁怒伤肝,肝气犯胃,乳络损伤,而致乳头溢液。

诊断:乳泣(西诊为乳头溢汁)。

治则:清肝泻火,通经活络为主,佐以收敛固涩。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味。栀子、黄芩、当归各12g;牡丹皮、黄连、柴胡、薄荷、丝瓜络各10g;白芍、白术、茯苓、乌梅各15g;甘草9g。取3剂,每日1剂,水煎2遍,早晚分服。

2005年8月16日二诊:服药后乳头溢液减少大半;心烦、失眠明显改善;口干口苦减轻;舌淡红,苔薄黄,脉同前。药已中的,原方加煅龙骨、煅牡蛎各30g,3剂,续服。

2005年8月20日三诊:乳头流水已止,余证亦除,予逍遥丸善后。

按:肝气犯胃,胃失固摄,乳络损伤而致乳液外溢。肝失疏泄,气失调达,则见精神抑郁;气郁化火,热扰心神,则见心烦、失眠。丹栀逍遥散加芩连,加重清肝泄火之力,加乌梅、丝瓜络、煅龙牡,一则柔肝通络,二则收敛固涩。全方共奏清肝火、调胃气、通经络、畅情志之功,使肝气调,胃气和,固摄有常,而诸证自除。

顽固高热(阴虚外感)案

某男,85岁,2001年11月26日初诊。其子代述:发热10余天,双下肢软弱不用3天。刻下见发热午后为重,身痛伸屈不利,双下肢软弱无力,心烦失眠,纳差。患者面色潮红,形体消瘦,少气懒言;全身肌肉压痛,舌嫩红,无苔,心率每分钟96/次,心音低沉,偶有期前收缩,两肺呼吸音略粗,时而闻及干性啰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腱反射减弱,双下肢肌力Ⅱ级。脉沉细数。

辨证:素体阴虚,复感外邪,驱邪无力,邪气滞留,经气不利,卫阳被束。

诊断:阴虚外感(西医诊断为病毒性顽固高热)。

治则:滋阴清热为主,佐以疏散外邪。

方药:青蒿鳖甲汤加味。青蒿15g,鳖甲15g,生地15g,知母 10g,栀子10g,丹皮10g,银柴胡15g,麦冬15g,五味子9g,羌活6g,独活6g,玄参12g,黄芩10g,甘草9g。取1剂。上药煎汁2遍,合计400ml,每次100ml,每日2次。2001年11月31日复诊。

辨证:外邪己解,阴虚未除,燥气伤肺,肠失濡润。

治则:益气滋阴,润燥止咳。原方去羌活,独活,栀子。加西洋参10g,麻子仁10g,杏仁10q,桃仁12g,瓜蒌24g。取1剂,用法同上。

2001年12月8日三诊时,发热已退,病已痊愈。

按:阴虚外感,本应滋阴驱邪,然予清热之法,重伤于阴,外邪不解,阴伤愈重,故发热不退。高年体衰,复因病加食减,四肢皆不得禀水谷之气,气益日衰,故肢弱不用。青蒿鳖甲汤功善养阴透热,加玄参、麦冬、五味子、银柴胡,以增加滋阴清热之力;加少许羌活,独活,解表驱邪,以治身痛;加栀子、黄芩,清热除烦,安神宁志。由于辨证明确,治法适宜,选药得当,一诊病见起色,二诊危病告愈。(朱萌 山东省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朱传龙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LQ)

从头再来 发表于 2025-4-24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文元辨治疑难病三案发微》

朱文元先生三则医案,展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其理法方药之精当,值得深入剖析。今就其中辨证思路与用药特色略陈管见。

一、慢性荨麻疹案:标本兼顾的治风要诀
此案以消风散为底方,深得"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旨。患者阳热之体兼外感浊邪,朱氏以石膏、生地清阳明气分血分之热,佐荆防、蝉蜕宣透风邪,尤妙在用苦参、白鲜皮这一药对,既清湿热又祛风止痒。外洗方中蛇床子与苦参相伍,形成"燥湿-清热-祛风"立体治法。更值称道的是内外合治之法,内服方侧重调理气血,外洗方直捣病所,体现中医"内外相应"的整体观。

二、乳泣案:肝胃同治的调枢之法
本案以丹栀逍遥散化裁,精准把握肝郁化火、横逆犯胃之病机。方中黄连、黄芩苦降与柴胡、薄荷辛散形成"升降对药",丝瓜络通络而不伤正,乌梅敛涩而不留邪。朱氏特别注重情志致病因素,在疏肝解郁同时,用茯苓、白术健脾以绝生湿之源,暗合"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之经旨。二诊见效迅捷,正是抓住了"郁火-湿浊-络伤"的病理链条。

三、治验启示
1. 辨证特色:朱氏辨证尤重"六郁"理论,前案着眼于热郁血分,后案侧重气郁化火,均体现"郁滞"为疑难病共性病机。
2. 组方智慧:善用经方而不泥古,如消风散去知母加石膏,逍遥散合左金丸意,皆显化裁之妙。
3. 给药途径:注重"内外相济",内服重整体调节,外治直达病所,符合"标本缓急"治疗原则。

结语:
两案虽病异而治同,均以"疏其血气,令其调达"为要。朱氏诊疗既遵"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古训,又创新性地结合现代药理认知(如苦参抗过敏、乌梅收缩腺体),堪称传统医学现代化实践的典范。其辨证之精准、用药之灵动,实为后学津梁。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