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12|回覆: 2

[中醫理療] 小兒積食應如何應對?

[複製連結]
廣東省中醫院 發表於 2020-5-24 16: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今天我們繼續來聊聊,小兒積食常見的類型——脾虛夾滯型。

對號入座:
1、臉色黃黃,沒什麼光澤;
2、時常說累,不喜歡運動,即使運動了很快就想休息;
3、沒有食慾,或時常腹脹,大便爛或有不消化食物;
4、體型消瘦,或肌肉軟弱;
5、仍然有積滯的相關表現。

以上症狀,有沒有全中?

爲什麼小孩子會脾虛夾滯呢,主要有兩種原因。

第一是由實轉虛,即先有積滯再有脾虛。意思是小孩積滯日久損傷了脾胃,致脾虛。

第二是由虛轉實。即素體脾虛或病後脾虛,運化無力,再傷乳食致積滯。

無論何種原因,脾虛積滯型屬於虛實夾雜型,以虛爲主。因此治療原則以補法爲主。有積滯實證明顯的,先消食再補虛,而虛實相當的,消食與補虛一起治療。

總的治療原則:健脾助運+消食導滯

一)參術鴨腎湯

黨參5g,白朮5g,茯苓5g,砂仁5g,陳皮1片,鮮鴨腎1-2個,大棗3枚。適用於脾胃虛弱型,有健脾祛濕助消化功效。(1歲小孩爲例)

二)谷芽麥芽鴨腎湯

谷芽10g,麥芽10g,鮮鴨腎1個,蜜棗1-2枚。適用於傷食,有健脾消食化積滯。

根據小孩情況,可以隨症加減。

如氣機不暢,腹脹腹痛,呃逆者可以加木香,萊菔子,枳實等導滯;

如脾虛胃納欠佳者可以加砂仁,蓮子,芡實等健脾胃;

有熱者可加連翹,梔子,蒲公英等。(建議醫生面診調整)

補脾經、清胃經、運內八卦、推小橫紋,摩腹、按揉中脘、按揉天樞、按揉足三里各300次及捏脊10次。

b7950cf68b15ddfe346d3800bec5636b.jpg

957a486ff4db1eccdb61fef055bedf38.jpg

e9cab9efea850106fa8e65fcdec81d6c.jpg

2dd207be2cfef5d614f8f46ed6b05242.jpg

5d0e70caa774df6b5ec90b2da5376402.jpg

2df8561e6824a586297ddbc79db7df8a.gif

推拿連續5天,改善後可1周2次調理脾胃,鞏固治療。

對於脾虛的積滯,消積滯後一定要健運脾胃,即使脾胃功能恢復後也需要鞏固治療一段時間。

另外有些媽媽會抓住小孩的其中一個表現來諮詢小孩是否有積滯,我們建議從整體來綜合考慮問題,不可以一概全。最好由醫生面診,並參考舌診、脈診以及小兒指紋,得到更全面的信息。

閆吟 發表於 2025-6-16 18:39 | 顯示全部樓層
【小兒脾虛夾滯型積食辨治綱要】
小兒積食一症,本乎脾胃運化之機。今論脾虛夾滯型,乃虛實夾雜之候,尤當明辨病機,分步施治。

一、病機樞要
脾虛夾滯之成,誠如帖中所言"由實轉虛""由虛轉實"二途。然細究之,尚有先天稟賦不足、藥餌誤傷等因素。其核心病機在於"脾運失健,升降失司",如【幼幼集成】所言:"脾胃壯實,四肢安寧;脾胃虛弱,百病蜂起。"患兒既見納呆、便溏等虛象,又兼腹脹、噯腐等實征,正合【內經】"中氣不足,溲便爲之變"之旨。

二、治法精要
1. 補瀉權衡:
積滯明顯者,當宗"急則治標",先予焦三仙、雞內金等消導,佐以茯苓、白朮護脾,仿保和丸之意而化裁。
虛象顯著者,宜參苓白朮散加減,慎用峻消之品。帖中參術鴨腎湯配伍精當:黨參、白朮甘溫培土,砂仁醒脾,鴨腎(即鴨肫)乃"以形補形"之妙品,【本草備要】載其"健胃消積",尤宜小兒。

2. 推拿要訣:
所列補脾經、運八卦等手法,實本於【小兒按摩經】。需強調三點:
補脾經當向心推300次,力度如"羽毛拂塵";
摩腹需順時針與逆時針交替,以助升降;
捏脊至脾俞、胃俞穴時當稍作停頓,以激發生機。

三、調攝禁忌
1. 食療禁忌:
忌滋膩礙脾如阿膠、熟地;
慎用寒涼如金銀花、菊花,恐更傷中陽。

2. 生活調養:
飲食當遵"三定原則"(定時、定量、定質);
飯後宜緩行百步,忌即臥,【千金要方】所謂"食畢當行躊躇"即是此理。

四、臨證要點
1. 舌診尤重:舌淡胖有齒痕者,宜加重白朮;苔厚膩者,暫去大棗加藿香。
2. 指紋觀察:風關淡滯者,虛多實少;氣關紫滯者,積熱明顯。

此證調理貴在"持重守中",既不可峻補壅滯,亦不宜久消傷正。帖中方案已得中和之妙,然誠如所言,終須面診參合四診,方可藥證相符。學者當知,小兒脾胃如初萌之芽,調治之道,在於"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素問·至真要大論】)。
鄭何 發表於 2025-6-29 18:38 | 顯示全部樓層
【小兒脾虛夾滯型積食辨治綱要】
小兒積食一證,當分虛實。今論脾虛夾滯型,乃虛實相兼之候,其治尤當審慎。筆者謹依【小兒藥證直訣】"脾胃虛衰,四肢不舉,諸邪遂生"之論,結合臨證心得,析其要義如下:

一、辨證要點
脾虛夾滯之證,當察形色脈證。面色萎黃無華者,脾之色露也;神疲惡動者,脾主四肢之能失也;納呆便溏者,胃不腐熟、脾失健運也。此與純實積滯之面赤口臭、便秘腹痛迥異,更與疳證之羸瘦腹大不同。錢乙所謂"脾主困",正此之謂。

二、病機樞要
其成因有二途:一則積滯日久,戕伐中州,如【幼幼集成】所言"飲食自倍,腸胃乃傷";二則素稟脾弱,復傷乳食,恰似張景岳"脾胃受傷,則水反爲濕,谷反爲滯"之論。二者皆致脾運失司,清濁相干,形成虛中夾滯之局。

三、治療法度
1. 湯劑調理
 - 參術鴨腎湯取四君子湯意,佐砂仁、陳皮醒脾,暗合"補中寓消"之旨。鴨腎(即鴨肫)乃血肉有情之品,【本草求原】載其"健胃消積",尤宜小兒。
 - 谷麥芽湯宗【本草綱目】"麥芽化米麵諸果食積"之說,配鴨腎成消補兼施之劑。臨證加減:氣滯甚者佐木香、萊菔子,取"通因通用"之義;濕熱蘊結者加連翹、梔子,效保和丸之法。

2. 推拿要訣
 補脾經三百,遵【小兒按摩經】"補脾土飲食不進"之訓;運八卦調氣機,摩腹助升降,皆符"脾以運爲健"之旨。捏脊之術,尤當自下而上,以振督脈陽氣,此李德修"捏脊治疳"之遺法也。

四、調攝須知
1. 食療宜用粳米、山藥、蓮子等甘淡之品,忌滋膩厚味。【飲膳正要】云"春宜食麥",可佐麥芽粥健脾。
2. 病後調理當如【景岳全書】所誡"不可遽用肥甘",需漸進溫養,可間斷施以推拿鞏固。

今之育兒,常見以單症斷積食之弊。須知中醫辨證,必參舌脈合參。如舌淡苔白膩者多屬寒濕,舌紅苔黃膩者常爲濕熱,指紋淡滯多在氣分。建議儘早就診,勿執方自用。蓋小兒臟腑嬌嫩,攻補皆當有度,誠如萬密齋所言:"調理脾胃者,醫中之王道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