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18|回覆: 1

[醫藥資訊] 發展中醫藥急需解決的幾個問題

[複製連結]
中西匯通 發表於 2020-5-24 02: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中醫是中國的國粹,在日本、韓國中醫發展欣欣向榮,世界各國重視中醫之際,中國的中醫卻出現前所未有的倒退,不能不說是執政者的一種失敗!

這種失敗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中醫陣地幾乎全面被西醫侵占,中醫院幾乎也變成用西醫來治病了!其實原因很簡單,中醫院缺乏合理的掙錢渠道,比如,同樣是診斷,西醫的精密儀器法可以掙大量的錢,而中醫的望聞問切則難以收費。同樣是治療,西醫可以開大量高附加值的藥物,而中醫只是較便宜的草藥。如果一個醫院掙不到錢,爲了活著,就一定會選歪門邪道,比如中醫院也開始引起西方的先進設備來診斷!如果真的走這條路,被國民淘汰的時間就不會長了!

eda78bff5b62958111c153aa3732f33c.jpg

市場化真的是靈丹妙藥嗎?西醫市場化已經失敗了。

第二,中醫教育出現嚴重問題,培養出的中醫一代不如一代!加上民間中醫被【醫師資格法】限制越來越少,大量民間絕技失傳。現在的中醫,絕大多數水平低下,療效越來越差,真正的好中醫就象中國的大熊貓一樣的稀少,人們普遍找不到好中醫。

3f5d27c372033ead46c6eb4d8cfd6cde.jpg

赤腳醫生都被打成『江湖郎中』

第三,國民優先選擇中醫的人越來越少。國民的支持是中醫發展的基礎,如果國民拋棄了中醫,恐怕這種傷害比任何傷害都重,因爲它把中醫發展的根給掘了!療效是國民優先選擇中醫的基石,隨著中醫水平越來越差,人民拋棄中醫是一種必然,怨不得國民。

第四,中醫研究嚴重滯後,基礎理論還一直停留在幾千年前。文化當隨時代,一個不能夠順應時代的東西都是要被淘汰的,中醫亦是如此,無論它包含著多少科學性,如果人民無法理解,它都是沒有價值的。雖然國家支持中醫研究,可是,這種研究基本上都是用西醫手段來研究中醫,這本質上不是發展中醫,而是滅亡中醫的一種手段,可惜主流的科學界始終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第五,中藥生產淪落爲日本、韓國打工的份。日本、韓國公眾對中醫的接受程度極高,遠遠超過中國,這爲他們的中藥生產提供了強大的助力,隨著中藥產業的迅速發展,中國就成了中藥原材料的輸出國,而日本、韓國卻通過進一步的技術加工成爲世界中醫藥市場的搶手貨,掙走了大量的錢,而中國卻只有點滴蠅頭小利。比較一下就知道中國中藥生產的失敗有多大,日本在世界中藥市場占據90%的份額,而中國只有可憐的3%,這種失敗觸目驚心!

bb084e1e98283f82430d92d21bff8398.jpg

日本漢方藥發展迅猛

雖然當今的執政者舉起了振興中醫的大旗,但是,如何發展中醫卻是一個始終沒有解決的問題。的確,在中國這樣一個對西方科學亦步亦趨的國家,中醫被主流科學視爲不科學的,應該被淘汰的東西,讓這樣敵視中醫的人掌握主導權,中醫是永遠沒有出路的。

解鈴還需系鈴人,中國要想真的振興中醫,首先就要在全國建立起一個支持中醫的隊伍,尤其是在主流的科學界。可是我們看到的是,主流的科學界始終與中央爲敵,拒不支持中醫,比如在科學網上,誰要發表反對西方科學,支持中醫的文章,立馬被封!由此我們也可以感覺到,振興中醫,任重而道遠!

中醫的發展從大的來說,不僅關係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而且關係著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從小的來說,中醫藥是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經濟轉型必不可少的促進劑。因此,振興中醫是必不可少的選擇。但是,如何發展中醫必須有一條明確、清晰的思路,否則,象過去那樣摸著石頭過河,恐怕中醫還是擺脫不了觸礁身亡的命運。

到底應該如何來發展中醫呢?我來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中醫的發展要解決它的科學性問題。中醫經歷了歷史上時間最長,人數最多的實踐檢驗,是無可置疑的科學,但是,這只是一種潛科學,人們普遍不理解的科學,如果要想中醫得到世界的公認,就必須把這種潛科學上升到顯科學,這樣一來,就會形成全世界支持中醫,全國支持中醫,科學界支持中醫的氛圍,這是中醫振興必須做到的一點。事實上,這一步已經呼之欲出了,它就是系統科學的突破,注意,它是在一個全新科學假設——氣一元論之上建立的全新的科學體系,而不是西方舊的系統科學!

其次,國家政策要向中醫全面傾斜,比如提高中醫的報銷比例,西醫如果報銷80%,那麼選擇中醫應該報銷90%,甚至更多,鼓勵國民優先選擇中醫,這是發展中醫必不可少的。另外,選擇中醫不應該局限於三甲醫院,只要選擇中醫,哪怕是民間中醫,都是應該報銷的。當然,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醫藥分開,也就是說,中醫只收診斷費,藥到國家規定的地方去買。

其三,中醫教育體系重建,選擇以臨床爲核心的中醫教育之路。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中醫教育最奇葩,學了十多年中醫,居然連最簡單的感冒都治療不了,更奇葩的是,無數人學中醫越多,越覺得中醫不科學!甚至要否定中醫,成爲反中醫的急先鋒。在當前所有教育當中,中醫的從業率極低,90%以上的學子畢業後拋棄中醫行業,因爲他們根本不會治病。中醫教育問題不解決,中醫的發展都是空話。目前,中國最缺的醫生是全科醫生,而中醫就是最好的全科醫生,就業前景巨大,爲什麼我們就教育不出合格的中醫師呢?應該思考思考!

其四,中藥產業是中國未來的支柱產業之一,但目前中藥沒有自己的標準,卻一直依附西藥標準,這本質上是對中藥的消滅。國家縱容這樣的現實,本質上就是口頭上振興中醫,實際上卻幹著消滅中醫的事情。中藥有著與西藥完全不同的原理,證明中藥藥理,建立一個中藥自己的標準是當務之急,如果還象過去那樣讓中藥削足適履,恐怕帶來的只是悲劇。

其五,過去的中醫管理體制需要改革。中醫的發展靠人才,而人才的出現則靠一把手之明。而過去呢?一直是西醫管理中醫,這樣的結果就是大量中醫人才被埋沒,如此的管理法,中醫有可能振興嗎?中醫要想振興,必須換一個真正懂中醫的上台,唯有如此,才能夠制定出一系列符合中醫自身規律的政策法規,推動中醫的良性發展。

現在國家鼎力支持中醫發展,可中醫的發展靠口號是不行的,它需要的是切實可行的中醫政策。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了,中醫振興沒門!

無天無 發表於 2025-4-22 04:33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中醫藥發展困境的思考

中醫藥作爲中華文明的瑰寶,當前確實面臨著嚴峻的發展瓶頸。針對您提出的五大問題,筆者從學術角度進行專業分析:

一、醫療體系異化問題
現代醫療市場化機制確實導致了中醫診療手段的邊緣化。但需注意,中醫的"簡、便、驗、廉"特質本是其優勢,問題的本質在於醫療評價體系的西化。建議建立獨立的中醫服務定價體系,將"望聞問切"等診斷技術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同時完善經方製劑的價格形成機制。

二、教育傳承斷層問題
現行中醫教育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端。據調查,中醫院校臨床課程占比不足40%,遠低於傳統師承教育。建議:1)恢復師承教育的合法地位;2)建立民間中醫特色技術認證體系;3)設立"中醫絕技保護名錄"。

三、民眾信任危機問題
2019年全民中醫健康指數顯示,僅28.3%的民眾會首選中醫治療。破解之道在於:建立中醫療效評價體系,完善中醫藥標準化建設,推廣"中醫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

四、理論研究滯後問題
中醫現代化研究需避免"削足適履"。建議:1)建立基於整體觀的研究範式;2)運用複雜科學理論闡釋經絡氣血;3)開發符合中醫思維的人工智慧輔助系統。

五、產業發展困境問題
我國中藥出口中原材料占比達65%,而日本漢方製劑占據全球90%市場份額。破局關鍵在於:1)建立道地藥材保護制度;2)研發符合國際標準的中藥新劑型;3)構建中醫藥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

結語:
中醫藥振興需要制度創新與文化自信的雙重支撐。當務之急是建立符合中醫發展規律的管理體系,既保持傳統精髓,又實現現代轉化。這需要政府、學界和社會的協同努力,而非簡單歸咎於某個群體。中醫藥的現代化轉型,本質上是對中華文明生命智慧的當代詮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