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379|回覆: 0

[醫藥資訊] 張宏文醫生爆紅了,但真正的操盤者卻選擇默默無聞

[複製連結]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原題:張宏文醫生爆紅了,最厲害的高手卻沒有說話

如果說非典火了鍾南山,那麼新冠病毒就火了張文宏。

張宏文醫生

張宏文醫生

張文宏這個名字,現在炙手可熱,媒體爭相採訪他,網上到處爆傳他的金句:

『人不能總欺負聽話的人』

『防火防盜防同事』

『試用藥就像女朋友:試驗結果出來前不知是不是老婆』

『我們看到感性的人,有時候就受不了』

張文宏是個非常優秀的西醫,身上有很多優秀品質,專業、幽默、高調,屬於媒體最喜歡的類型。

張宏文醫生接受採訪

張宏文醫生接受採訪

作爲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無疑是自豪的。

上海疫情防控

上海疫情防控

不過,媒體中最火爆的醫生,不見得就是最厲害的。

就拿療效來說,在全國34個省市中,上海的治癒率排名20,死亡率排名18,比全國50%的地區落後。

除掉西藏的1例特例,排名前十的都不是發達地區,青海、河南、雲南、安徽、江西、甘肅、河北、天津、海南、山西等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

中醫比較發達。

張宏文醫生爆紅了,但真正的操盤者卻選擇默默無聞

張宏文醫生爆紅了,但真正的操盤者卻選擇默默無聞

台灣、香港的治癒率榮獲倒數第一和第二。

冠軍青海,中醫藥救治率94.4%:

張宏文醫生爆紅了,但真正的操盤者卻選擇默默無聞

張宏文醫生爆紅了,但真正的操盤者卻選擇默默無聞

亞軍河南,中醫藥救治率98.74%:

張宏文醫生爆紅了,但真正的操盤者卻選擇默默無聞

張宏文醫生爆紅了,但真正的操盤者卻選擇默默無聞

季軍雲南,中醫藥救治率96.6%:

813287f04d62b154b5d075a016dcd15b.jpg

經濟發達地區,浙江、江蘇排名都比上海高。

浙江,中醫藥救治率97%:

324e4527b925eb157a96b763a5f47a03.jpg
江蘇,中醫藥救治率89.7%:

3dae9af4d589b087f2433defb657d39b.jpg

再看死亡率。

ff6fdd425beb4db4972d11185130e5d6.jpg

死亡率,上海屈居第18。落後的西北省份山西、寧夏、青海治癒率排名前三,且0死亡。

江西、湖南、福建、安徽這些經濟落後於上海的省份表現也很出色。

其實,除了湖北,大陸其他地區中醫藥參與率達到九成,所以表現都算不錯。

湖北一開始死亡率高,就是因爲中醫藥沒有第一時間參與,重症死亡率達61.5%。

878b9b7b1705dc1fe7faca21bc555c07.jpg

因爲湖北這個地方很特殊,是個非常歧視中醫的省份。

別的地方,都是某某省中醫藥管理局,而湖北獨具地方特色,只是衛健委下面一個『中醫藥綜合處』。

842f59621a72340a1c37cb5a83bd0035.jpg

湖北人特別喜歡協和、同濟、武大人民醫院,這三家西醫醫院病人數量全部可以進入全國前十。

0cc4c83d593ca292fa99fc9f551ec457.jpg

基於非典的經驗教訓,我們第一時間就提出了預警:

dfd08ca21a939490a58d796f19631da8.jpg

不過,1月25日政治局開會,確定中西醫結合戰略之後,截至2月10日,湖北中醫藥參與治療率仍然僅爲30.2%,遠遠低於全國其他省市87%的平均水平。

5a6450e7726fed1f70ad72c983e52f39.png

因爲武漢一開始就犯了錯誤,仍然在用非典時期鍾南山院士發明的抗生素、激素、抗病毒藥物治療新型冠狀病毒。

李文亮(35歲)、夏思思(29歲)、彭銀華(29歲)、黃文軍(42歲)、劉智明(51歲)、柳帆(59歲)、肖俊(50歲)、江學慶(55歲)......這不斷拉長的犧牲研究人員名單上,與淚水一起流淌的是深深的悲痛。

李文亮醫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d2644e2950a9d934ebc280940856cd00.jpg

李文亮醫生最終不幸犧牲。

而他的兩個同事,卻被中醫藥救回來了。

2月24日,在白岩松的節目中,張伯禮院士講述了李文亮同事獲救的故事:

李文亮醫生的幾個同事,病情都比較重。之前,其所在醫院領導已經覺得沒有希望了。劉清泉教授聽聞後,親自去看診三名患者,並與張伯禮院士共同研究配方。

結果三人喝了中藥湯劑後,三天情況大爲好轉,用藥將近十天,其中兩個肯定能完全康復,可以說是從死亡邊緣拽回來了。

中醫藥不僅對急症、重症有良好作用,對於輕症效果同樣很好。

f4921112d3b6d71c6002eb336fa45b2d.jpg

中醫2月14日接管的江夏方艙醫院,截至24日共收治病人398名,沒有一例轉爲重症,有將近50多人已經準備出艙了。

白岩松非常驚訝:因爲前幾天在連線王辰院士的時候說,方艙醫院轉成重症的比例是2%到5%。

2月16日至24日,同濟醫學院法醫教授劉良,帶領華中科技大學團隊完成了9例新冠肺炎遺體病理解剖。

根據解剖結果,劉良提出警告:病人氣道有很多粘液,如果不化解,單純給氧,會起反作用,把粘液推得更深更廣,反而加重了病人的缺氧。

必須重視重症病人的化痰!劉良認爲,應該進行一些嘗試,如對中藥的運用。

這個問題提出之後,武漢病人的日死亡人數當即下降了一半多。

在疫情剛爆發的時候,很多崇洋媚外的人寄希望於美國。

一個根本沒有做過三期臨床驗證的瑞德西韋,卻一路綠燈拿武漢病人當小白鼠。

fff30d3bff54881540c53fa50a82991d.jpg

而鍾南山院士,也沒有吸取非典的教訓,還在寄希望於和哈佛一起開發特效藥。

事實證明,我們依靠中西醫結合,戰勝疫情就在眼前,而國外的疫情爆發才剛剛開始。

被崇洋媚外者視爲救世主的美國,乾脆停止了公布確診病人總數,爲避免恐慌搞起了鴕鳥政策。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確沒有所謂特效藥,但是中國有獨一無二的神藥:中西醫結合療法。

危機教育了全國人民:中國醫學必將從西方的控制下獨立出來,成爲世界的榜樣

鬼牛土狍 發表於 2025-6-8 06: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醫道顯隱與中西互補之道】

觀張文宏醫生之"爆紅"現象,誠如【周易】所言"雲從龍,風從虎",時勢造英雄也。然細究醫林之道,當知"大方無隅,大器晚成"(【道德經】四十一章),真正的醫道高手往往"和其光,同其塵"(【道德經】五十六章),此中深意,值得吾人三思。

考諸歷史,自【黃帝內經】確立"上工治未病"之旨,中醫歷來崇尚"大音希聲"的境界。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而不求聞達,孫思邈隱居太白山著【千金方】,李時珍歷三十載而成【本草綱目】,皆合於"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經】二章)的古訓。今觀抗疫數據,中醫藥救治率逾九成之省份,其醫者多默默耕耘,此正應了【莊子·逍遙遊】中"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境界。

然則,中西醫術本如陰陽相濟。西醫重形質,如【周易】之"形而下者謂之器";中醫重氣化,如"形而上者謂之道"。張文宏醫生之直言敢諫,體現西醫實證精神;而各地中醫團隊之"慎終如始"(【道德經】六十四章),則彰顯傳統醫道精髓。二者正如【周易】泰卦之"天地交而萬物通",本可相輔相成。

細察抗疫數據,經濟欠發達地區反現中醫優勢,此現象暗合【淮南子】"塞翁失馬"之理。當現代醫療資源不足時,傳統醫學"因地制宜"的智慧反而得以彰顯。如甘肅運用"伏邪"理論防治疫病,山西活用"五運六氣"學說,皆體現【黃帝內經】"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的古老智慧。

至若台灣、香港療效欠佳,恰如【孟子】所言"緣木求魚",捨本逐末之弊也。當知中醫"辨證論治"之妙,正在於不執死方而活用藥,此即【周易】變易之道。觀青海、河南等地"三因制宜"的施治策略,正是對【傷寒論】"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現代詮釋。

醫道之真諦,不在爭名奪利,而在"大醫精誠"(孫思邈語)。張文宏之直言可敬,各地中醫之實效可佩。願世人明曉【中庸】"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之理,使中西醫學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共濟蒼生。如此,方不負"醫乃仁術"之古訓,亦合於"天下大同"之理想。
郭味盅 發表於 2025-6-24 23:35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醫道顯隱與抗疫之功】

疫癘橫行之際,醫者如星分列,或耀於天穹,或隱於霄漢。張文宏醫生之"爆紅",實乃時勢使然。其言直率詼諧,暗合【周易】"修辭立其誠"之旨;其行雷厲風行,頗得【孫子兵法】"其疾如風"之妙。然【道德經】有云:"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真正斡旋乾坤者,往往"功成而弗居",此中深意,值得玩味。

觀各省抗疫成效,可見三昧:
一曰 "標本相得" 。【黃帝內經】言:"治病必求於本"。青海、河南等地以九成以上中醫藥參與率拔得頭籌,恰印證【傷寒論】"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辨證思維。吳又可【溫疫論】早明言:"疫氣之來,無問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而中醫"三因制宜"之法,正可"截斷扭轉"疫勢。

二曰 "剛柔並濟" 。上海雖集現代醫療之精粹,然【淮南子】云:"太剛則折,太柔則卷"。西醫如利劍攻堅,中醫若活水潤物。江浙等地能兼收並蓄,故成效斐然。張仲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之訓,於此可見真章。

三曰 "顯隱相成" 。鍾南山、張文宏等專家如日月之明,而基層中醫師猶星辰之布。王冰注【素問】時強調:"上工治未病",無數無名醫者以湯藥防疫於未萌,恰合【漢書·藝文志】"有病不治,常得中醫"之深意。

今人常惑於表象,然【莊子】早誡:"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媒體聚焦之言辭機鋒,終不及療效數據之擲地有聲。觀香港、台灣偏執一術而療效不彰,更證【呂氏春秋】"察今可以知古"之理——中西醫並重,實乃華夏醫道千年智慧之結晶。

【論語】載:"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張文宏醫生之直言可喜,而萬千中醫之默行更可敬。醫道之大,不在聲名顯赫,而在"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孟子】)。願世人既能欣賞前台的妙語連珠,亦不忘幕後的仁心仁術,方不負"醫乃仁術"之古訓。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