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19|回覆: 3

[醫藥臨床] 蜈蚣·祛風定痙,解毒消癰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蜈蚣為蜈蚣科動物少棘巨蜈蚣的乾燥體。春、夏二季捕捉,用竹片插入頭尾,繃直,乾燥。

性狀:本品呈扁平長條形,長9~15cm,寬0.5~1cm。由頭部和軀幹部組成,全體共22個環節。頭部暗紅色或紅褐色,略有光澤,有頭板覆蓋,頭板近圓形,前端稍突出,兩側貼有顎肢一對,前端兩側有觸角一對,質脆,斷面有裂隙。氣微腥,有特殊刺鼻的臭氣,味辛、微咸。

加工:支竹片,洗淨,微火焙黃,剪段。

儲藏:置乾燥處,防霉,防蛀。

性味歸經:辛,溫;有毒。歸肝經。

用法用量:3~5g。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用量不宜過大。血虛生風者及孕婦禁服。

孫桂芝教授用其通絡解毒、散結止痛的功效

蜈蚣常與全蠍配伍使用,也是孫桂芝教授治療腦瘤的一組常用對藥。蜈蚣善祛風,其所祛之風的含義與全蠍相去不遠,即神經系統障礙,或者說蜈蚣矣善入腦治療腦病。那麼蜈蚣治療腦瘤之依據何在呢?參閱一下古代文獻:【名醫別錄】謂:『有毒,主治心腹寒熱結聚,墮胎,去惡血。』【日華子本草】云:『治症癖,邪魅,蛇毒。』【本草綱目】謂其主:『丹毒禿瘡瘰癧……』總之,全蠍、蜈蚣入腦,善治因腦病而致之種種『風疾』。因其有毒,而善解毒,因其走串,而善通絡散結。其解毒散結之用乃其抗腫瘤之機制。腦瘤常並發『風疾』,全蠍、蜈蚣之治療腦瘤,亦可視為其治療『風疾』的一方面。

蜈蚣與全蠍作用不盡相同。同為祛風定痙、解毒消癰之功,作用仍有區別。全蠍以定驚、緩解抽搐見長,而蜈蚣則以開瘀解毒之功為著。故風動痙厥主要用全蠍,而外科解毒消癰,則蜈蚣獨擅其長,尤善於解蛇毒。凡驚厥而見雙目斜視、上視、昏厥不醒者,以全蠍為妥;見躁狂煩亂,則蜈蚣之效見勝。孫桂芝教授的常用量為2~3條。

孫桂芝教授臨床上用蜈蚣治療食管癌、膀胱癌

蜈蚣具有祛風、定驚、攻毒、散結的功效。用於治療中風、驚癇、破傷風、百日咳、瘰癧、結核、症積瘤塊、瘡瘍腫毒、風癬、白禿、痔漏、燙傷等症。

蜈蚣治痙攣抽搐:蜈蚣性溫,性善走竄,通達內外,搜風定搐力強,經適當配伍,蜈蚣亦可用於癲癇、風中經絡,口眼歪斜等。

蜈蚣治瘡瘍腫毒、瘰癧結核:蜈蚣以毒攻毒,味辛散結,同雄黃、豬膽汁配伍制膏,外敷惡瘡腫毒,效果頗佳;蜈蚣與茶葉共為細末,敷治瘰癧潰爛,如【本草綱目】引【枕中方】驗方,新方結核散,配合全蠍、土鱉蟲,共研細末內服,治骨結核;若以蜈蚣焙黃,研細末,開水送服,或與黃連、大黃、生甘草等同用,又可治毒蛇咬傷。

蜈蚣治風濕頑痹:蜈蚣有良好的通絡止痛功效,而與全蠍相似,故二藥常與防風、獨活、威靈仙等祛風、除濕、通絡藥物同用,以治風濕痹痛、遊走不定、痛勢劇烈者。

蜈蚣治頑固性頭痛:蜈蚣搜風,通絡止痛,可用治久治不愈之頑固性頭痛或偏正頭痛,多與天麻、川芎、白僵蠶等同用。

抗腫瘤作用:蜈蚣水蛭注射液能使小白鼠的精原細胞發生壞死、消失,說明對腫瘤細胞有抑制作用;利用死亡癌細胞易被低濃度的伊紅着色的特點,體外實驗證明,蜈蚣水蛭注射液對癌細胞紅染率為陽性。蜈蚣水蛭對小白鼠肝癌瘤體的抑制率為26%,屬於微效,對網狀內皮細胞機能有增強作用,但長期應用對肝臟有損傷。化癌丹(內含昆布、海藻、龍膽草、全蠍、蜈蚣、醋炒大米等)對小白鼠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用灌胃法較藥物混入飼料中餵食的方法所得效果為好。

止痙作用:止痙散(全蠍、蜈蚣)每天1g,連服1、3、9天之後,對卡地阿佐、士的寧、純煙鹼的半數驚厥量引起的小鼠驚厥均有對抗作用,在同劑量時,蜈蚣抗上述3藥的驚厥效價比全蠍高,而對鹽酸古柯鹼性驚厥則無效。

抗真菌作用:蜈蚣水浸劑(1:4),在試管內對堇色毛癬菌、許蘭氏黃癬菌、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腹股溝表皮癬菌、紅色表皮癬菌、緊密着色芽生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蜈蚣泡酒的功效:①息風止痙:主治肝風驚搐,急慢驚風。②通絡止痛:適於風濕頑痹,伏風頭痛。③解毒散結:外敷瘡癰,瘰癧。④跌打損傷:對於跌打造成瘀血未破、腫痛,用蜈蚣酒擦之,能快速消腫、止痛,同時對毒瘡和無名腫毒也有良好效果。

蜈蚣泡酒注意事項:①蜈蚣泡酒有毒,用量不可過大。②蜈蚣泡酒僅可外用,直接飲用有毒。③孕婦忌用。④雙手接觸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將手洗淨才可接觸食物。(王遜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胡岸 北京民生中醫門診部)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遊客  發表於 2019-9-24 22:11
蜈蚣有毒,有些生吃蜈蚣卻沒有事,這是為什麼呢?
錢洽 發表於 2025-4-30 13:32 | 顯示全部樓層
【蜈蚣藥性考辨及臨床應用闡微】

蜈蚣一物,載於【神農本草經】下品,歷代本草論述頗詳。今就傳統醫藥理論體系,考辨其性味功效,闡發臨床應用精要。

一、本草考據與藥性辨析
蜈蚣味辛性溫,具毒性,歸肝經,此乃歷代醫家共識。【名醫別錄】言其"主心腹寒熱結聚",【本草綱目】載其"治丹毒禿瘡瘰癧",皆取其辛溫走竄之性。其藥性特點有三:一則善入肝經,肝主筋,故能治痙厥;二則性烈走竄,可透達經絡;三則以毒攻毒,尤善消癰散結。與全蠍相較,雖同屬蟲類祛風藥,然全蠍偏重息風止痙,蜈蚣長於開瘀解毒,二者相須為用,功效倍增。

二、臨床應用精要
1. 腦系疾病治療機理
孫桂芝教授運用蜈蚣治療腦瘤,深得古人"上病下取"之妙。考【黃帝內經】云:"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蜈蚣入肝經,其祛風實為調節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現代臨床所見腦瘤患者常見頭痛、抽搐等症,正合"風動"病機。蜈蚣通絡解毒之功,既能消散瘤體,又可平息肝風,此乃"異病同治"之體現。

2. 腫瘤治療配伍要點
治食管癌常配半夏、旋覆花以增強降逆化痰之效;療膀胱癌多伍白花蛇舌草、半枝蓮以強化清熱解毒之功。其用量須嚴格控制,2-3條(約3-5g)為度,超量則易致中毒。外用治瘡瘍,以蜈蚣粉配伍雄黃,取"辛開苦降"之意,療效尤著。

三、使用禁忌析微
血虛生風者忌用,蓋因辛溫之品更傷陰血;孕婦禁服,恐其竄走之性擾動胎元。現代藥理證實,蜈蚣含組織胺樣物質及溶血性蛋白質,故臨床應用當嚴格掌握適應症。若出現唇舌麻木、噁心嘔吐等中毒症狀,急以綠豆甘草湯解之。

四、炮製貯藏要義
傳統焙黃法可減其毒性,存其藥效。貯藏當避潮濕,防霉防蛀,宜置石灰缸中。現今研究顯示,低溫乾燥保存可更好保持其有效成分。

結語:蜈蚣之用,貴在得其法度。醫者當參詳古籍,結合現代臨床經驗,方能充分發揮其"祛風定痙,解毒消癰"之獨特功效。然須謹記,毒藥猛劑,用之得當則起沉疴,用之失當則傷人正氣,慎之慎之!
蓬恰恰 發表於 2025-5-16 22:33 | 顯示全部樓層
【蜈蚣藥性考辨及臨床應用闡微】

蜈蚣一物,自古列為蟲類藥之上品。其性峻烈而效專力宏,誠如【醫學衷中參西錄】所言:"蜈蚣走竄之力最速,內而臟腑,外而經絡,凡氣血凝聚之處皆能開之。"今就歷代本草論述結合現代臨床應用,詳析其要。

一、本草考據與藥性辨析
【神農本草經】雖未直載蜈蚣,然【名醫別錄】已明言其"去惡血"之功,此實為後世用治症瘕積聚之濫觴。李時珍【本草綱目】更增補其"解諸蛇毒"之效,與現代藥理研究所示抗腫瘤作用暗合。其性辛溫有毒,歸肝經之論,正合"風病多屬肝"之經旨。觀其形質,22節體節暗合地支之數,頭赤身黑,取象離坎,故能交通陰陽,通達經絡。

二、臨床應用精要
1. 祛風定痙之妙用
蜈蚣與全蠍雖為常用藥對,然其效各有所長。全蠍側重息風止痙,如小兒急驚風之抽搐;蜈蚣則長於通絡開瘀,於中風後遺症之肢體拘攣尤效。孫桂芝教授以2-3條為劑,正合"毒藥攻邪,衰其大半而止"之訓。臨床見角弓反張、口噤不開者,佐以白芍、甘草可制其毒性而增療效。

2. 解毒消症之機理
其抗腫瘤之效,實本於"以毒攻毒"之理。現代研究證實其所含組織胺樣物質及溶血蛋白,能抑制腫瘤細胞增殖。用於腦瘤治療,既取其"上行入腦"之性,更因"諸痛癢瘡皆屬於心",其赤首黑身正可入心腦血分。治食管癌配旋覆花、代赭石,療膀胱癌伍白花蛇舌草,皆增效之配伍。

三、臨證注意事項
1. 炮製關鍵:傳統竹片繃直焙黃法,既保持藥形完整,又使毒性蛋白變性減毒。今有研究以低溫凍干法存效,然傳統製法仍不可廢。

2. 禁忌辨析:血虛生風者忌用,當辨"虛風"與"實風"之別。孕婦禁服非獨因墮胎之效,實因其擾動沖任氣血。若遇誤服過量,可用鳳尾草30克煎湯解之。

四、拓展應用舉隅
除前述諸症外,蜈蚣浸油外敷可治頑固性濕疹,研末入膠囊治類風濕關節變形。近賢章次公曾用蜈蚣粉治結核瘺管,取其"攻毒生肌"之效。然須注意:外用宜配伍冰片減其刺激,內服需佐大棗護胃。

結語:
蜈蚣之為用,貴在知其性而善其用。古人云:"善用毒者,毒可為藥;不善用者,藥反為毒。"臨證當權衡邪正,配伍得宜,使此"百足之蟲"盡顯攻疾之長,而不致戕正之弊。孫桂芝教授之用藥經驗,正示人以法度,學者當深思而篤行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