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41|回复: 2

[医药临床] 从痰论治痴呆

[复制链接]
中国中医药报 发表于 2019-9-23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庞某,男,76岁。2018年8月14日初诊。诉曾患有脑梗死史,病程迄今9年,其证反复发作,经治疗后好转。2天前现反应迟钝、目光呆滞、行为异常、语无伦次、其症发无定时、移时一若常人等。今日由家人陪护来院就诊。刻见意识清楚、表情呆滞、左侧肢体肌力Ⅴ级、右侧肢体肌力Ⅴ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侧巴氏征阳性等症状。既往偶有癫痫发作;高压最高达190mmHg;头颅CT示:双侧腔隙性脑梗死、右侧颞顶枕叶软化灶形成、脑白质疏松、脑萎缩等。舌质暗淡,体胖大,苔白腻,脉沉滑。

诊断:痴呆(痰浊阻窍)。

治法:燥湿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半夏10g,茯苓25g,炒枳壳15g,陈皮15g,竹茹15g,石菖蒲25g,郁金15g,胆南星15g,天竺黄15g,地龙15g,全蝎10g,炒桃仁10g,红花10g。5剂,每剂水煎早晚服。

五日后二诊:药进5剂,发作次数大减,癫痫未发作。大便仍干燥,3~4日1行。舌苔腻略黄,脉沉滑。原方加大黄10g,芒硝(兑服)6g,继进5剂。

再五日后三诊:服药后大便已转正常,未再出现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语无伦次等症状。舌质淡红,腻苔退减,脉仍沉滑。上剂去大黄、芒硝,继进5剂。

上剂随症略有加减,前后用药20剂,患者诸症消失,饮食知味,一若常人。嘱其饮食宜清淡,禁膏粱厚味,后以丸剂以善其后。三个月后随访,生活如常,其证未复发。

清代陈士铎《辨证录·呆病门》中写道:“起于肝气之郁,其终也由于胃气之衰。肝郁则木克土,而痰不能化;胃衰土不能制水,而痰不能消,于是痰积于胸中,盘踞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脾土衰而生湿,湿聚为痰,痰浊内阻,闭塞经络,上犯清阳之位,浊阴邪恶不降,蒙蔽清窍。药投茯苓、陈皮、炙甘草益心脾而和胃,渗湿燥土,以绝生痰之源;半夏、胆南星、天竺黄、枳实、郁金涤痰化饮,理气而破痰结,以除浊阴邪恶;竹茹,石菖蒲具清宣之气,直走心经,醒神以开窍;桃仁、红花通经络、活血化瘀;地龙、全虫乃虫蚁之属,可搜剔经络。诸药相经,使浊阴消,痰饮散,神醒窍开,气机调畅,故其效昭彰。(程美霞 贾慧蒂 刘宝恒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孟吵两 发表于 2025-4-11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痰论治痴呆验案阐微》

庞案之治,实得痰证论治三昧。观此案辨证之精当,用药之熨帖,足为后学范式。今试析其理法方药,以明痰浊致呆之机要。

一、痰浊蒙窍之病机枢要
患者年逾古稀,舌胖苔腻、脉沉滑,显系脾虚湿聚之候。陈士铎所谓"痰积胸中,盘踞心外"正与此合。脾失健运则湿浊内停,肝郁克土则痰凝益甚,终致痰浊上蒙清窍而发为呆病。本案痰瘀互结之象尤著:既有脑络瘀阻之病史,又见舌质暗淡、肢体偏废,此《医林改错》"痰瘀阻滞脑气"之明证。

二、组方遣药之精妙处
方取温胆汤为底,深得化痰开窍之要旨。半夏、南星、天竺黄三重化痰,佐以枳壳、陈皮理气,暗合"治痰先治气"之训。尤妙在石菖蒲、郁金相配,既启心神之闭,又解肝郁之结。更入地龙、全蝎搜剔络痰,桃红活血通络,实寓"络以通为补"之深意。后诊增入硝黄通腑,正是"痰瘀同治,腑通窍开"之妙笔。

三、分期论治之章法
初诊重在化痰开窍,次诊兼通腑泄浊,终诊转健脾固本,层次井然。尤值称道者,乃善后以丸剂缓图,并嘱饮食调摄,深得"治未病"之旨。此等章法,非深谙痰证传变规律者不能为。

此案启示吾辈:治老年痴呆,当首辨痰瘀之孰轻孰重。痰浊为标,脾虚为本,虫药通络为要,腑气通畅为枢。然须切记,临床运用仍需辨证精确,盖痰有寒热燥湿之分,呆有虚实兼夹之异,不可执一方以应万变。学者当于此案中领会辨证论治之真谛,而非拘泥成方也。
钱底 发表于 2025-4-13 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痰论治痴呆验案析义》

本案呈现痰浊阻窍型痴呆的典型证治规律,颇具临床参考价值。兹从理法方药四端详析如下:

一、病机阐微
患者年逾七旬,久患脑梗,舌胖苔腻、脉沉滑,显系痰浊内蕴之候。陈士铎所言"痰积胸中,盘踞心外"正合此证。脾虚失运则湿聚成痰,肝郁气滞则痰凝为瘀,痰瘀互结上蒙清窍,遂致神识昏蒙。现代影像所见脑白质疏松、软化灶形成,恰为"浊邪害清"之形质基础。

二、治法精要
本案谨守"涤痰开窍"大法,分三步施治:首诊以温胆汤化裁涤痰醒神,佐虫类药搜剔络瘀;次诊见腑气不通,暂投承气法通降阳明;终诊痰浊渐化,转予健脾固本。这种"急则治标-标本兼顾-缓则固本"的次第,深合"治痰必健脾,祛瘀当调气"之旨。

三、方药解析
方中半夏、南星、天竺黄构成化痰铁三角:半夏燥湿化痰,南星祛风痰,天竺黄清化热痰,三药合用涵盖痰证寒热之变。石菖蒲配郁金取"菖蒲郁金汤"意,一开一降,恢复神明出入之机。更妙在用虫药地龙、全蝎,既通络化瘀,又具神经修复之效,现代研究证实其含神经生长因子激活物质。

四、临证启示
1. 治痴呆当分虚实:本案属本虚标实,然急则治标,待痰浊渐去再议补益
2. 通腑法在痰证运用:阳明腑实可加重痰浊上逆,适时用大黄、芒硝能截断病势
3. 防复关键在调饮食:医嘱禁膏粱厚味,实合"脾为生痰之源"古训

此案印证了《证治准绳》"怪病多痰"之说,提示现代脑血管病继发认知障碍,从痰论治不失为重要途径。然需注意,痰证有寒热燥湿之分,临证当细辨舌脉,若见舌红少津、脉细数者,又当慎用辛燥化痰之品。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