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58|回覆: 2

[醫藥臨床] 血府逐瘀湯治療失眠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血府逐瘀湯為清代名醫王清任所創,屬活血化瘀方劑,主治胸中血瘀證。適應症狀:胸痛、頭痛日久不愈,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飲水即嗆、乾嘔,或內熱瞀悶,或心悸怔忡、失眠多夢、急躁易怒、入暮潮熱、唇暗或兩目暗黑、舌質暗紅,或舌有瘀斑、瘀點,脈澀或弦緊。王清任云:『立血府逐瘀湯治胸中血府血瘀之證』。現代臨床常用此方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風濕性心臟病、胸部挫傷及肋軟骨炎之胸痛,以及腦血栓形成、高血壓病、高脂血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神經官能症、腦震盪後遺症之頭痛、頭暈等屬瘀阻氣滯者。

趙某,女,55歲。2019年5月15日初診。患者平素睡眠差,不易入睡,睡後多夢易醒,每夜睡眠時間大約4~5個小時,第二天精神差,情緒不穩定,心煩易怒。常感胸悶、氣短、心前區不適,納差,二便可。刻診:面色黃中含青,無光澤,易怒,善哭,喋喋不休,舌質暗紅含青,舌苔薄白,舌下靜脈青紫迂曲,有瘀斑,脈細、澀、微弦。綜合脈證,辨證為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方選血府逐瘀湯養血柔肝,活血化瘀。

處方:當歸10克,生地黃15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生甘草8克,枳殼30克,赤芍15克,柴胡15克,川芎12克,川牛膝20克,合歡皮20克,炒棗仁20克(沖服),遠志15克,薄荷10克(後下)。

5劑,水煎服,一日1劑。

第二天患者欣喜來報,服藥當晚即感睡意濃濃,深度睡眠,一覺睡至天亮,第二天中午又睡了一覺,說『中藥還是很快的』。

5天後患者再次就診,訴睡眠很好,不但晚上睡得好,中午也能睡着,人也精神了,吃飯也香了。望診患者面色紅潤,精神飽滿,舌質淡紅,光澤度很好,舌下靜脈青紫迂曲明顯減輕,舌苔薄,脈細弱。為鞏固療效,上方夜交藤易遠志,繼服5付。

按:方中生地黃、當歸、赤芍、川芎為四物湯,有養血、活血、祛瘀的功能;柴胡、枳殼、薄荷易桔梗有疏肝理氣調節氣機的功效;桃仁、紅花、川牛膝有活血祛瘀及引諸藥下行的作用;合歡皮、夜交藤、炒棗仁、遠志有疏肝解郁、寧心安神的效果。全方共奏梳理氣機、活血化瘀、寧心安神之效。

本例患者以失眠為主證,眠淺易醒,夢多,心煩易怒,常感胸悶、氣短,心前區不適,面色黃中含青,舌質暗紅含青,舌下靜脈青紫迂曲,有瘀斑,脈細、澀、微弦,屬肝氣不舒,氣機調節失常,日久使血運不暢,瘀血阻滯心脈,心神不寧而致失眠。辨證準確,用藥精當,故見效迅速。(周錦德)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偷月 發表於 2025-3-26 03:48 | 顯示全部樓層
【血府逐瘀湯辨治瘀血型失眠芻議】

血府逐瘀湯乃王清任【醫林改錯】化瘀名方,其組方深合"氣為血帥,血為氣母"之旨。本案患者失眠伴胸脅不適、舌暗脈澀,顯系血瘀阻滯、魂不守舍之候。方中桃紅四物湯活血養血,合四逆散疏肝解郁,更佐桔梗、牛膝升降氣機,實寓"疏其血氣,令其調達"之妙。

細究此案辨證要點有三:其一,失眠伴情緒波動、胸脅脹痛,乃肝鬱血瘀之典型表現;其二,舌下絡脈青紫迂曲,為瘀血明證,【金匱要略】所謂"唇痿舌青"之象;其三,脈象細澀微弦,恰合【瀕湖脈學】"澀脈如刀刮竹行"之瘀血脈象。現代醫學研究亦證實,該方能改善微循環、調節中樞神經遞質,此即其治療瘀血型失眠之現代機理。

臨證運用時需注意:若兼陰虛火旺者可加知母、黃柏;痰熱擾心者合溫膽湯;久病入絡者酌加蟲類藥。然本方終屬攻伐之劑,中病即止,後續當以逍遙散、歸脾湯等調理收功。瘀血既去,氣血調和,自然夜寐安寧,此即【內經】"氣血正平,長有天命"之謂也。
濟世 發表於 2025-5-8 23:45 | 顯示全部樓層
【血府逐瘀湯治失眠之機理與臨證要點芻議】

血府逐瘀湯乃清代醫家王清任【醫林改錯】之名方,其治失眠之效驗,非直安神,實乃"疏其血氣,令其調達"(【素問·至真要大論】)之妙用。今就周氏醫案析其精微,以闡發瘀血致失眠之病機與辨治要訣。

一、瘀血失眠之病機樞要
【靈樞·營衛生會】云:"血者,神氣也。"本案患者面色青黃、舌暗瘀斑、脈澀弦細,顯系"血瘀神舍"之候。王清任所謂"胸中血府血瘀",實指肝肺氣機窒塞,血行遲滯,上擾神明而致不寐。其病機關鍵有三:一則肝失疏泄,氣鬱化火,擾動心神;二則瘀阻脈絡,營衛失和,陽不入陰;三則血不養魂,【內經】言"肝藏魂",瘀血內阻則魂不安宅。

二、組方配伍之精義
原方以桃紅四物湯活血養血為君,合四逆散調暢氣機為臣,更佐牛膝、桔梗升降相因。周氏化裁尤具匠心:加合歡皮、棗仁乃取"草木之皮,善解鬱結"(【本草備要】)之理;薄荷易桔梗,既存開提之性,又增疏肝透熱之功;遠志、夜交藤交通心腎,暗合"瘀去新生"之旨。全方恪守"疏肝不忘活血,化瘀必先調氣"之則,深得王清任"氣血兼顧"之真傳。

三、臨證鑑別要點
血瘀型失眠當與以下證型相鑑別:①痰熱擾心者多見苔膩脈滑;②心脾兩虛者常見舌淡脈弱;③陰虛火旺者必現舌紅少津。本案辨證眼目在於:青紫舌、迂曲舌下絡脈、固定刺痛,此三者乃唐容川【血證論】所言"瘀血三候",為用方之確據。

四、現代應用啟示
現代醫學之焦慮性失眠、更年期失眠伴心血管症狀者,常見此證型。然運用時需注意:①瘀象不顯者慎用;②久服需佐健脾之品;③女性經期當減桃紅之量。王清任曾誡:"瘀血有肉眼不見者,但見諸症皆屬瘀血,便可用之。"此即"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之辨治智慧。

結語:血府逐瘀湯治失眠,貴在把握"瘀阻神擾"之病機。臨證當以舌脈為憑,氣藥與血藥相須為用,方能收"瘀去神安"之效。然中醫治病必求其本,若遇兼夾它證者,又當靈活化裁,不可執方而待病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