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92|回復: 1

[医药临床] 健脾化湿、软坚散结治胃癌术后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疼痛与消瘦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胃癌不仅会造成消化系统损害,而且可能发生转移,影响肝肾及呼吸功能,严重者出现恶病质,最终危及生命。孙桂芝治疗胃癌,有一套有效的经验,现作如下介绍。

郭某,男,64岁,2014年3月7日来诊。胃癌术后半年,属低分化腺癌,化疗后。症见纳差,头晕,舌暗少苔,脉沉细。处方如下:广木香10g,砂仁6g,橘皮10g,清半夏10g,太子参15g,炒白术12g,茯苓15g,葛根15g,生黄芪30g,杭白芍15g,浮萍15g,六月令30g,生蒲黄10g,蜂房5g,白及10g,炮山甲8g,鳖甲15g,龟板15g,藤梨根15g,虎杖12g,地龙10g,三七5g,代赭石15g,鸡内金30g,生麦芽30g,重楼15g,生甘草10g,绿萼梅10g。40服,水煎服,2天服1服。1服药煎汁400~500ml,每次服用100~125ml,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

脾胃虚损为胃癌发病的最重要环节。其中脾胃虚寒、饮食不节、气机郁结、气滞血瘀等是胃癌发病的主要病因。胃癌的发生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脾胃虚弱,运化不畅以致气、血、痰、湿失和于胃,郁而化热,转为癌毒。这些内生之积(气、血、痰、湿、食积)盘桓于胃脘,壅塞气机,气机郁滞,『气有余便生火』,故可渐渐壅遏化热而变生癌毒,癌毒自内而生,又可炼津凝液,阻滞气血,蕴积成块,日久则生癌肿,胃癌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毒聚。此患者症见脾胃亏虚,当以健脾胃为主,以香砂之君为主方,配以小胃方及软坚散结之品,如山甲、鳖甲。

2014年10月17日二诊:患者胃癌术后1年,化疗后,低分化腺癌。舌暗苔腻,脉沉细。处方如下:瓜蒌皮15g,清半夏10g,椒目5g,猪苓30g,泽泻30g,浮萍15g,广木香10g,砂仁6g,橘皮10g,太子参15g,炒白术15g,茯苓15g,生黄芪30g,何首乌15g,六月令30g,生蒲黄10g,蜂房5g,炮山甲8g,鳖甲15g,龟板15g,白屈菜15g,寿术15g,藤梨根15g,虎杖12g,地龙10g,三七5g,百合30g,重楼15g,生甘草10g,川贝母10g。

40服,水煎服,2天服1服。1服药煎汁400~500ml,每次服用100~125ml,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芪珍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

二诊时患者出现胸水,以香砂之君为主,以健脾胃为核心;以瓜蒌、椒目配猪苓、泽泻利水之品,宣肺利水。软坚散结之品是控制肿瘤发展的重要武器。

2015年4月25日三诊:患者胃癌术后一年半,化疗后,低分化腺癌。右肺中叶小结节0.3~0.5cm。舌胖苔薄黄。处方如下:生黄芪30g,何首乌15g,柴胡10g,枳壳10g,杭白芍15g,香附10g,陈皮10g,川芎10g,鳖甲15g,藤梨根15g,虎杖10g,生蒲黄10g,蜂房5g,全蝎5g,炮山甲8g,地龙10g,桃仁6g,土鳖虫6g,茵陈30g,滑石10g,黄芩10g,菖蒲10g,白蔻仁20g,细辛3g,荜茇6g,重楼15g,浮萍15g,鼠妇10g,生甘草10g,白花蛇舌草30g。40服,水煎服,2天服1服。1服药煎汁400~500ml,每次服用100~125ml,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芪珍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抗癌平丸每次半瓶,每日3次,饭后半小时服用。

三诊时患者脾虚痰湿之症较明显,胸水已得到很好的控制。拟方以健脾升清,利湿化痰为主方,以软坚散结为副方。

2015年11月14日四诊:胃癌术后两年两个月,化疗后,低分化腺癌。肝总A胰头后LM30/10,CEA 4.71(小于5.0)。舌红胖苔白。处方如下:木香10g,砂仁6g,陈皮15g,清半夏10g,太子参15g,炒白术15g,土茯苓30g,生黄芪30g,何首乌15g,瓜蒌皮15g,薤白10g,椒目6g,猪苓30g,炮山甲8g,鳖甲15g,枳壳15g,厚朴15g,藤梨根30g,虎杖15g,全蝎5g,蜈蚣3条,地龙10g,白花蛇舌草30g,重楼15g,生甘草10g,生蒲黄10g,蜂房5g,炒莱菔子10g,杜仲15g,鹿含草15g。40服,水煎服,2天服1服。1服药煎汁400~500ml,每次服用100~125ml,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芪珍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

患者胸水仍反复,故以瓜蒌、椒目、猪苓、泽泻宣肺利水;紧扣脾胃亏虚为病机之根本,健脾升清、和胃消食、祛瘀生新、解毒抗癌,以香砂之君配小胃方及软坚散结之品。

2016年6月24日五诊:胃癌术后两年九个月,低分化腺癌,一般情况可,舌淡苔腻,脉沉细。处方如下:藿香10g,佩兰10g,滑石10g,生黄芪30g,杭白芍15g,太子参12g,炒白术15g,茯苓15g,砂仁6g,六月令30g,生蒲黄10g,白及15g,炮山甲8g,鳖甲15g,龟板15g,藤梨根15g,虎杖15g,白屈菜15g,寿术15g,勒草10g,地龙10g,三七5g,重楼15g,生甘草10g,焦山楂10g,焦槟榔10g,炒莱菔子10g。40服,水煎服,2天服1服。1服药煎汁400~500ml,每次服用100~125ml,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康力欣每次口服3片,每天3次,餐中服。

癌毒是肿瘤发生的基础,正虚是肿瘤发生的前提,治疗当正邪兼顾,解毒抗癌。此患者本次就诊可见痰湿之证,拟方以健脾化湿、软坚散结为主,以黄芪建中汤配藿香、佩兰化湿之品,以山甲、鳖甲、龟板软坚散结之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王逊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余李柔 發表於 2025-5-26 23:48 | 顯示全部樓層
孙桂芝教授治疗胃癌术后验案析要

胃癌术后治疗当以"扶正祛邪"为总纲,本案充分体现了"健脾化湿、软坚散结"的学术思想。细析此案,可见三大治疗要诀:

一、脾胃为本,重建中州
首诊以香砂六君子汤为底方(广木香、砂仁、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佐黄芪、白芍构成"益气-理气-养血"三角结构。其中生黄芪用量达30g,既合"补土派"重剂起沉疴之旨,又暗合现代医学提升免疫功能之效。更妙在配伍葛根升清、代赭石降浊,形成"中枢斡旋"之势,使脾胃升降复常。

二、毒瘀并治,刚柔相济
方中炮山甲、鳖甲、龟板构成"三甲散"骨架,配合藤梨根、虎杖等抗癌草药,形成"动物药攻坚+植物药解毒"的立体攻邪体系。尤值注意的是蜂房用量仅5g,既取其"以毒攻毒"之效,又避其损伤正气之弊,体现"毒药轻用"的配伍智慧。

三、动态辨治,随证转方
二诊见胸水苔腻,及时调整策略:以瓜蒌皮、椒目、猪苓组成"胸水三味",配合原方健脾基础。新增白屈菜、莪术等活血利水之品,既承初诊软坚散结之法,又创"气水血同治"新局。更佐芪珍胶囊(含珍珠、黄芪等)扶正抗癌,形成"汤剂攻邪-胶囊扶正"的给药体系。

此案启示有三:其一,胃癌术后当守"脾胃气机"为要,不可过用苦寒伤胃;其二,运用虫类药需把握"用量递减"原则,术后3年内每3月调整配伍;其三,化湿当分层次,初期芳化(木香、砂仁),中期淡渗(猪苓、泽泻),后期固本(何首乌、百合)。孙氏组方之妙,正在于将传统"君臣佐使"理论与现代肿瘤病理有机结合,堪为中医肿瘤治疗的典范。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