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17|回覆: 1

[醫藥臨床] 葛根·清涼通經,生津止瀉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葛根為豆科植物野葛的乾燥根,習稱野葛。秋、冬二季採挖,趁鮮切成厚片或小塊;乾燥。葛根的莖、葉、花、果、根均可入藥。【本草綱目】中這樣記載:『葛,性甘、辛、平、無毒。主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弊,起陰氣,解諸毒。』

葛根主治以下病症。

頭痛發熱:葛根甘辛性涼,輕揚升散,對於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熱,風寒感冒引起的邪郁發熱,伴見輕度惡寒、頭痛無汗、目疼鼻干、口微渴、苔薄黃等病症的患者,有一定的療效;對於患筋脈失養所致的項背強痛等病症的患者,有緩解外邪郁阻的功效。

熱病消渴:葛根甘涼,於清熱之中有生津止渴之功,對於熱病津傷口渴、陰津不足導致的消渴症、內熱消渴、口渴多飲、體瘦乏力等病症,可配伍不同中藥,有很好的功效。

麻疹不透:葛根味辛性涼,有透發麻疹之功,對於麻疹初期,表邪外束、疹出不暢、乍冷乍熱者,配伍不同中藥有對應的功效。

熱痢泄瀉:葛根味辛升發,歸入脾經,有止瀉痢之效,對於表證未解,身熱、下利臭穢、肛門有灼熱感、濕熱瀉痢、熱重於濕、脾虛泄瀉等病症的患者,配伍不同中藥有對應的治療效果。

中風胸痹頭痛:葛根味辛能行,有通經活絡之功。對於中風偏癱、胸痹心痛、眩暈頭痛、血壓偏高、頸項強痛者,配伍不同中藥有對應的功效。

酒毒傷中:葛根味甘能解酒毒,對於酒毒傷中、噁心嘔吐、脘腹痞滿者,配伍不同中藥有對應的功效。

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葛根通過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率而產生降壓作用;改善地塞米松造成的大鼠胰島素抵抗等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心腦血管疾病:葛根通過擴張腦血管、增加腦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等作用,達到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目的。(敬一 整理)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在人之風 發表於 2025-5-13 13: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葛根藥性機理與臨證應用芻議】

葛根者,【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其性味甘辛平涼,歸脾、胃、肺三經,誠為昇陽解肌之要藥。觀歷代本草所載,其藥用機理實有深意可闡。

一、解表機理探微
葛根之解表功效,非僅【本草綱目】所言"起陰氣"可概。張仲景創葛根湯治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實開"解肌發表"法門。其辛涼之性,能透陽明肌腠之邪,與麻黃、桂枝配伍則治風寒,配柴胡、黃芩則療風熱,此乃"輕可去實"之妙用。現代研究證實其含葛根素等黃酮類物質,確有解熱、擴張外周血管之功。

二、生津止瀉樞機
葛根升清陽以實脾土,其治瀉機理尤當明辨。李東垣謂:"葛根其氣輕浮,鼓舞胃氣上行。"對於濕熱下注之痢,借其升提之力使清陽得升;治脾虛泄瀉,則需配伍參、術以助運化。至若消渴證,張錫純善用葛根配山藥,取"升脾津以潤肺燥"之意,此中升降相因之理,最宜深究。

三、透疹通絡要義
麻疹不透之證,葛根非獨發汗解表,實具"提毒外出"之能。繆希雍【先醒齋醫學廣筆記】強調:"疹家必用葛根,猶痘家必用升麻。"其通絡之功,近世應用於心腦血管疾病,蓋因葛根素能改善微循環,此乃傳統"通經活絡"功效之現代詮釋。

四、臨證應用注意
雖葛根應用廣泛,然須明辨三點:其一,表虛汗多者慎用;其二,昇陽之性恐助火邪,陰虛陽亢者當配滋陰降火藥;其三,現代所謂"三高"病症,須辨證使用,不可執藥性研究而廢中醫辨證。

結語:葛根一物,集升清、解肌、生津諸功於一身,實體現中醫"一藥多效"之特色。然今人用藥,當遵【內經】"謹守病機"之訓,使古藥新用而不失法度。學者宜參酌古今,方能用之得宜。

(本文所述皆需在執業醫師指導下應用,不可妄自投劑)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