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92|回覆: 1

[醫藥臨床] 桂二麻一湯快速治癒銀屑病芻探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有不少銀屑病患者在發病之前有感冒發熱治療史——發熱時經過口服藥物或針劑治療,症狀減輕後1~3周內出現皮損。這類患者屬於誤治而『表證未解』,類似【傷寒論】中『傷寒表不解……』『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傷寒六七日……外症未去者。』為邪氣『郁』而發作銀屑病。針對這類問題,可以『從表而解』,桂二麻一湯是一種選擇。

典型案例

渠某,男,32歲,呂梁人。2019年4月2日因『全身散在斑丘疹2個月,伴關節遊走性疼痛2周』為主訴,入住廣汗法純中醫病房。2個月前因咽部疼痛伴發熱,於當地醫院以退熱針劑注射治療2次,注射後全身汗出較多並熱退。熱退後10餘日全身散在出現少量點滴狀斑丘疹,上覆鱗屑伴瘙癢。在當地醫院診斷為『銀屑病』,口服中藥及注射長效青黴素治療,皮損逐漸增多。2周前出現全身關節遊走性疼痛,無關節變形及活動受限。刻下:全身惡寒、下肢明顯;平素汗出較多,尤以頭背部明顯;全身關節遊走性疼痛,遇冷加重。脈左關弦緊,右關緊,舌質紅,苔白膩。

患者遊走性關節疼痛屬於表證未解,邪氣留戀於關節;平素惡寒及汗出較多,一是考慮感冒發熱治療不當,疏泄肌表;二是考慮患者體質問題,衛外不固。治以固衛疏表,桂枝二麻黃一湯,具體藥物為:桂枝8g,赤芍6g,生薑6g,麻黃3g,杏仁2g,甘草6g,大棗5g。

4月3日(入院第2天):囑患者每日15點之前每隔1.5小時服藥1次,從0.5劑起,每次服藥在前次基礎上多加0.5劑(廣汗法之將息法),密切關注患者服藥後的風險:心率、小便、睡眠、食慾、精神、汗出(廣汗法之『服麻黃五看』),同時觀察得效指征:汗出、關節遊走性疼痛及身體惡寒的變化。當日共服藥5劑,症狀變化:①出汗逐步減少。②身體自覺有溫熱感,惡寒感明顯減輕。③遊走性疼痛較之前明顯減輕。

4月4日(入院第3天):共服藥15劑。入院檢查結果回報,肝功:丙氨酸:94.2(正常9~50),偏高;抗鏈O:867(正常值0~200),高。症狀:①出汗可控。②身體溫熱感明顯,下肢變溫。③皮損肉眼可見回縮趨勢。④遊走性疼痛基本消失。⑤晨起自訴有痰,呈黃色,易咳出。

4月5日共服藥23劑。

4月6日共服藥31劑。

4月7日共服藥39劑。症狀:汗可控,下肢轉熱,皮損顏色變淡,全身皮損消退明顯,遊走性疼痛消失,輕微上火,咽部不疼。因服藥量較多食慾欠佳。

4月8日(入院第7天)出院。患者住院1周,服藥6天,住院期間共計服藥122.5劑,桂枝共服980g,麻黃共服367.5g,赤芍、生薑、甘草各735g,杏仁共服245g,大棗共服612.5g。出院帶藥為桂枝湯及小柴胡湯按比例調整服用。

4月15日(出院1周後)隨訪,患者全身汗出較少,偶有一過性關節遊走性疼痛。舌苔膩偏右,舌質淡紅。檢查回報:抗鏈O:836(正常值0~200)較前降低。

4月22日(出院2周後)隨訪,諸症均好,抗鏈O:759(正常值0~200),繼續降低。

心得分享

先來強調本案的風險:廣汗法治療體系認為麻黃的核心功效是『發其陽』(語出【金匱要略】),通過『發其陽』實現其『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宣通閉阻』等諸多功用。李心機教授解釋小青龍湯時這樣表述:『用麻黃者,以麻黃髮其陽故也,不用麻黃者,亦因麻黃髮其陽故也』。『發其陽』可以發心陽,也可以發腎陽。麻黃在使用時要格外注意以下不利影響:①心律異常;②小便不利;③入睡困難;④飲食障礙;⑤汗出過多等。這些現象需要及時發現,出現時應立即停藥,一般停藥後這些症狀會很快消失。

桂枝二麻黃一湯的核心功效是輕發郁陽。桂枝二麻黃一湯出自【傷寒論】第25條,與其相關的是第23條的桂枝麻黃各半湯和第27條的桂枝二越婢一湯。【傷寒論】第48條『……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熏之』中『陽氣怫鬱在表』可以高度概括第23、25、27三個條文病機,即都是表郁輕症,因失治誤治(發汗過度)導致正氣有損而無力使余邪全除,或者舊邪已去,復感少量新邪,少量邪氣擾於肌表,與正氣呈相持狀態。與這三方表郁輕症病機相對應的治法便是『輕發郁陽』,這三方都屬於『輕發郁陽』的經方。

本文患者選用桂二麻一湯的關鍵在『陽氣怫鬱』的量和『怫鬱在表』郁的程度。如果『陽氣怫鬱』的量更多,則選擇桂枝二越婢一湯,鬱閉的程度更重則選擇桂麻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則相對重用桂枝湯,目的在『固衛』,少佐麻黃湯來『疏表』,故開閉的程度不及桂麻各半湯;用了麻黃和杏仁的配伍,而沒有用麻黃和石膏配伍,故只是靠開腠攻表來發散郁陽,還沒有到邊開邊清的程度。

廣汗法體系經常在談『發熱為百病之源,誤治為萬病之本』,該患者銀屑病發病就與感冒誤治有關。患者平素汗出較多,肌腠本就疏鬆,雖有表證但『大汗之』屬於明顯誤治,而關節遊走性疼痛,一是邪氣未得正常祛除,二是汗後復感風寒之邪引起的。針對誤治發熱帶來的複雜情況,『輕發郁陽』兼顧了不可不表與不可過表,是較好的選擇。本案中桂枝二麻黃一湯以將息法取得快速的效果,就是既強調了『表證』的存在,同時關注到了不可過於表散。

廣汗法體系對抗鏈O的一點探討:抗鏈O的變化,提示的是正氣抗邪能力的強弱。患者大多有生活工作中的長期受寒史,或者誤汗後復感風寒之邪的經歷,已經有邪,並且正氣有能力與邪抗爭,才會抗鏈O升高。這類患者經過廣汗法務求精準的治療,有邪先攻邪,邪去正自安,不僅皮損減輕明顯甚至迅速消退,抗鏈O檢驗數值隨着『邪去正安』的進程也會明顯下降並恢復正常。(張瑞 張英棟 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沙坡 發表於 2025-4-16 05:38 | 顯示全部樓層
【桂二麻一湯辨治銀屑病表郁證發微】

銀屑病與太陽表郁證之關聯,乃臨床重要課題。本文所論"感冒後銀屑病"病機,實與【傷寒論】23條"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之表郁輕證暗合。桂二麻一湯之設,正為邪郁肌表、不得汗解之候,較之桂麻各半湯更宜於汗多表虛者。

病案析微有三:
一者,汗法運用之精要。患者初診"惡寒汗多"乃衛陽不固之象,然關節遊走痛提示表邪未淨。桂枝湯本為解肌和營衛之劑,佐以輕量麻黃,既防過汗傷陽,又達"遍身漐漐微似有汗"之妙。仲景云:"發汗後,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本案汗後熱退疹發,正合此機。

二者,將息法之活用。日服39劑而未見過汗之弊,全賴"五看"監護之法。此即【傷寒論】"溫覆令一時許"之延伸,通過動態調整劑量,實現"以知為度"的個體化治療。現代所謂"滴定療法",實早寓於仲景"中病即止"之訓。

三者,表裏先後之次第。患者肝功能異常、抗鏈O升高,醫者未妄用清熱涼血,謹守"表解乃可攻裏"之則。待表邪得解,裏熱自現(黃痰、上火),此時可轉手調理,符合"先表後裏"的治療次第。

然須申明:銀屑病證型繁雜,非盡屬表郁。本案取效關鍵在準確抓住"汗後表未解"病機,若見血熱風燥或濕熱蘊結者,則非本方所宜。另,麻黃用量雖輕,仍當遵循"汗出即止"之戒,本案日服39劑而未見心悸失眠,實因患者體質耐受及嚴密監護所致,非可貿然效仿。

今人治銀屑病,多着眼於血分,然【素問·皮部論】言:"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提示表證階段干預之要。桂二麻一湯之妙,在於調和營衛中寓輕宣透表之力,恰似春風解凍,使鬱熱得散而不傷正,此即"治外感如將"之真諦。然臨床運用,仍需四診合參,方不致誤。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