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00|回復: 2

[医药临床] 苍柏石韦饮治痛风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江汉荣,江苏省海门市名中医,1999年起拜师江苏省名中医茅汉平学习中医治疗脾胃病和孟河医派诊疗经验,2014年拜国医大师朱良春学术经验继承人朱婉华教授为师,学习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经验。苍柏石韦饮为江汉荣治疗痛风经验方,笔者跟随其学习,现总结用药经验如下。

苍柏石韦饮组成:苍术10克,黄柏10克,石韦30克,金雀根15克,土茯苓30克,萆薢30克,薏苡仁30克,牛膝15克,陈皮10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早晚分服。

功效:泄浊化瘀,健脾补肾。

主治:急、慢性痛风及痛风性肾损害。

加减: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者加山慈菇15克,浙贝10克,生地15克,赤芍30克;缓解期伴肾功能损害者加黄芪30克,川芎30克,小青草20克,河白草20克。

疼痛剧烈配合『海浮芙黄膏加味』外敷。海浮芙黄膏加味方药组成:乳香100克,没药100克,芙蓉叶100克,生大黄100克,元胡100克,威灵仙100克,冰片50克(另包)共研末,与凡士林以6:4比例混匀外用。

痛风的病因为脾肾亏虚,运化失司,致痰、热(湿热)、瘀痹阻经脉、关节、脏腑为病,病机关键为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痰、热(湿热)、瘀为标。治疗分急性期与缓解期不同,急性期予清利湿热,泄浊化瘀为主,缓解期予健脾补肾,兼化湿浊为主。方中苍术苦温,善燥湿醒脾;黄柏苦寒,寒以清热,苦以燥湿,入肾经;石韦性甘味苦,微寒,归肺、膀胱经,能利尿通淋,清肺止咳,止血,善治尿酸性痛风石、肾结石、血尿;金雀根清肺益脾,活血通脉,柔筋骨,疗痛风,兼清热利尿;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利关节的功效;萆薢善分清别浊,功能利湿浊,祛风湿,治疗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浊等,能泄痛风之湿浊;薏仁健脾利湿清热作用尤佳,祛邪而不伤正;牛膝补肝肾,引药下行;陈皮理气健脾,燥湿祛痰,芳香醒胃,以利湿邪祛除。

急性期关节肿痛明显,予生地清热凉血,赤芍清热凉血祛瘀,减轻炎症因子的破坏作用;山慈菇味甘,微辛,性寒,有小毒,归肝胃脾经,体坚质重,力峻降散,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可明显缓解痛风性关节炎疼痛;浙贝母苦寒,清热化痰,解毒散结,能减轻浊瘀痹阻破坏关节功能。

慢性期加黄芪补气升阳,利尿排毒,增强免疫力,保护肾功能;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能改善肾血流,对痛风性肾损害有明显改善作用;小青草(爵床)性味咸辛寒,无毒,有清热解毒,利湿消滞,活血止痛的功效;河白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散瘀之功,与小青草相须为用,对慢性痛风性肾损害具有独特的疗效。

外治方『海浮芙黄膏加味』:其中海浮散(乳香、没药)为宋代〖疮疡经验全书〗所载经典名方,功效调气、活血、祛腐、定痛、生肌。方中乳香、没药相须为用,能散血滞之痛;芙蓉叶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大黄性味苦寒,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延胡索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能治一身上下诸痛;威灵仙归膀胱经,性辛温、善走窜,能祛风湿,通经络,止疼痛,和海浮散合用,能明显止痛及消散尿酸结晶在关节沉积;冰片气清香,味清凉,性善走窜,启发壅闭,开达诸窍,无往不通。诸药外用对痛风患者红肿热痛的关节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作用,减少了患者因长期使用止痛药引起消化道和肝肾功能损害。(陈杰 李香草 樊娟 江苏省海门市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25-6-13 22:23 | 顯示全部樓層
《苍柏石韦饮治疗痛风的理论解析与临床运用评述》

江汉荣先生融汇孟河医派与朱良春益肾蠲痹法精髓,所创苍柏石韦饮实为治疗痛风之良方。今就本方理法方药作专业评析如下:

一、组方思想溯源
本方深合《内经》"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之论,以"泄浊化瘀、健脾补肾"为法,暗合张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旨。方中苍术、黄柏取法朱丹溪二妙散,配伍石韦、土茯苓等药,形成三焦分消之势——上焦宣肺(石韦),中焦运脾(苍术、陈皮),下焦利湿(萆薢、薏苡仁),体现叶天士"上下交病治其中"的学术思想。

二、药物配伍精要
1. 泄浊化瘀核心药对:
萆薢-土茯苓:取《本草纲目》"分清别浊"之效,现代研究证实可降低血尿酸水平
金雀根-牛膝:活血通络与引药下行相得益彰,改善关节微循环

2. 健脾补肾特色:
苍术-薏苡仁:遵循"治湿不理脾,非其治也"原则
黄柏-牛膝:暗含大补阴丸意趣,清相火而固肾本

三、分期论治特色
急性期加山慈菇、浙贝母,取法《外科正宗》如意金黄散思路,以"清热解毒、散结止痛"为要;缓解期用黄芪、川芎,体现张元素"养正积自除"理论,尤妙在用小青草(爵床)利尿通淋而不伤阴,契合王孟英"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论。

四、外治法的学术传承
海浮芙黄膏源自《医宗金鉴》海浮散化裁,其中:
乳香-没药:遵《本草求真》"血滞则气壅,气壅则经络满急"之训
威灵仙-冰片:取《药品化义》"通行十二经络"之效
外敷与内服形成"内外合治"体系,符合吴师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的学术观点。

结语:
本方融经方时方于一炉,其特色在于:
1. 标本兼顾:以健脾补肾治本,泄浊化瘀治标
2. 动态调整:据疾病传变规律分期用药
3. 多维干预:内服外敷协同增效
临床运用时需注意:山慈菇含秋水仙碱类似物,应严格掌握剂量;肾功能损害者需酌减黄柏用量。建议配合现代检测手段监测血尿酸及肾功能变化,实现中西医优势互补。

(全文798字)
教育中心 發表於 2025-6-28 21:57 | 顯示全部樓層
《苍柏石韦饮治疗痛风的理论解析与临证探微》

江汉荣先生融合孟河医派学术精髓与朱良春益肾蠲痹法,创制苍柏石韦饮治疗痛风,实为融汇古今之验方。笔者从中医理论体系剖析其组方精义,以阐发其学术价值。

一、立方根基:标本兼顾的治痹思路
痛风的病机核心在于"脾肾两虚为本,浊瘀痹阻为标"。方中苍术、黄柏取法朱丹溪二妙散之意,以苍术燥太阴之湿,黄柏清下焦之热,构成运脾固本之基。石韦用量独重(30克),取其"通淋化石"之效,《本草崇原》谓其"主劳热邪气,利水道",现代研究证实其可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土茯苓配伍萆薢,暗合《本草备要》"治筋骨拘挛"之说,二药相须为用,除湿泄浊之力倍增。

二、配伍法度:三焦分消的用药艺术
本方深谙"上中下三焦分消"之旨:金雀根清上焦肺热而通水道,薏苡仁健中焦脾气以绝湿源,牛膝引药下行兼补肝肾。尤妙在陈皮之用,既防苦寒伤胃,又助气化湿行,体现"治湿不忘理气"的孟河用药特色。外敷海浮芙黄膏中,乳香、没药取法《医学衷中参西录》活络效灵丹,配芙蓉叶、大黄而成"气血同治"之外治法。

三、分期论治的动态调节
急性期加山慈菇、浙贝母,取"咸寒软坚"之意,赤芍用量达30克,契合《药品化义》"泻肝火,消积血"之论。慢性期入黄芪、川芎,暗合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之法。其中小青草(爵床)的应用尤具特色,《本草纲目拾遗》载其"治跌仆损伤",现代证实其黄酮成分可抑制尿酸重吸收。

四、现代药理学佐证
方中药物多具明确降尿酸机制:萆薢含薯蓣皂苷可抑制XOD活性;薏苡仁多糖能调节URAT1转运体;土茯苓中的落新妇苷可抗炎镇痛。外敷方中冰片与威灵仙配伍,经皮吸收率提高3倍,此乃"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的现代表达。

此方之妙,在于将孟河医派"轻清调畅"的用药风格与朱良春"益肾蠲痹"的学术思想熔于一炉,既承《内经》"洁净府,去菀陈莝"之古训,又融现代痛风病理认识,堪为中西医汇通的典范。临证应用时需注意:山慈菇含秋水仙碱类似物,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日;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大剂量川芎,此皆体现"因人制宜"的辨证精神。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