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62|回复: 3

[医药临床] 马齿苋·清心火,散肺热

[复制链接]
中国中医药报 发表于 2019-9-23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马齿苋是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干燥地上部分,呈不规则的段,茎圆柱形,表面黄褐色,有明显纵沟纹,叶多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倒卵形,先端钝平或微缺,全缘。蒴果圆锥形,内含多数细小种子。气微,味微酸。肥厚多汁,无毛,生于田野路边及庭园废墟等向阳处。国内各地均有分布,为药食两用植物。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等作用;种子可明目。

历代本草书中对马齿苋是这么描述的:“马齿苋,又名五行草,以其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也。”马齿苋把五行都占全了,它的作用自不可小看:马齿苋性寒凉,能够清除心、肝、肺和大肠之热。马齿苋可明目、降血脂、使白发转青。马齿苋入肝经,可以凉血、降肝火。有的人熬夜后眼睛会发红,这是肝火上炎的表现,吃点马齿苋就可以好转。有些年纪轻轻就长白头发的人,这种白发是血热,是肝火太盛上冲头顶引起的。对付少白头,多吃马齿苋来得直接。《本草正义》曰马齿苋:“最善解痈肿热毒,亦可作敷药”,《蜀本草》称其酸寒;寇宗奭谓其“寒滑”,陈藏器谓“治诸肿,破痃癖,止消渴,皆寒凉解热之正治。”苏恭亦谓饮“汁治反胃,金疮流血,诸淋,破血症瘕,则不独治痈肿,兼能消痞。”苏颂谓“治女人赤白带下,则此症多由湿热凝滞,寒滑以利导之,而湿热可泄,又兼能入血破瘀,故亦治赤带。”又谓之“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又无一非寒滑二字之成绩也。”

五行俱全长寿菜

去郊外踏青可以采一些野菜回来尝鲜,荠菜、香艾、马齿苋都是美味。其中最多的是马齿苋,因为它到处都是,一采就是一大把。马齿苋长得不高,也就是30cm左右,而且大部分是趴在地上的。叶子小而圆,茎是红色圆圆的,肉质肥厚,夏天开黄色的小花。新鲜马齿苋的口感脆嫩,吃起来滑滑的,略有些酸。作为蔬菜,马齿苋的味道不算特别好,但是它的保健价值却相当高。

马齿苋别名长寿菜,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的保肝作用。美国人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在所有的植物中,马齿苋的欧米茄3(δ3)脂肪酸含量最高,可以与海鱼相媲美。δ3脂肪酸是人体非常重要的脂肪酸,它可以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防治心血管疾病。

马齿苋可治皮肤病

马齿苋入心经,可以清心火;入肺经,可以散肺热。《黄帝内经》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又因肺主皮毛,各种痈肿、溃疡、湿癣,都跟心火和肺热有关。马齿苋既清心火,又散肺热,它的排毒功效既走血分,又走皮肤,内外兼治,对于上面所说的皮肤问题都有疗效。调理皮肤病,可以内服和外敷双管齐下,把新鲜的马齿苋捣烂敷在患处,或者用干品煮水来泡澡,都是很不错的方法。

马齿苋可以治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目前西医对荨麻疹多采用对症治疗。马齿苋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主治痢疾,肠炎,肾炎,产后子宫出血,便血,乳腺炎等病症。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水去湿,可以辅助治疗荨麻。

马齿苋是肠道的清洁剂

马齿苋是各种肠道病的良药,它既能解毒,又能消炎,还能祛热,对于肠道病属于热证的,像痔疮出血、细菌性痢疾、肠道息肉、实热便秘等,基本上可以通治。受寒引起的腹泻和脾虚引起的长期大便稀溏慎用。马齿苋对于急性的肠道病效果更是显著,尤其是调理细菌性肠炎和细菌性痢疾的效果非常好。

简易的马齿苋排毒方

锅中水烧开,把新鲜的马齿苋入锅,捞出来过一下凉水,拌一点蒜泥和香油当凉菜吃。然后把焯过的水加适量白糖喝下就可以了。要注意一点:只能放白糖,不要放红糖。因为白糖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同时中医讲究酸甘化阴,酸味的马齿苋加上甜味的白糖,可以起到滋生体液的作用,缓解拉肚子造成的脱水症状。而红糖是温性的,与治疗的方向背道而驰。在这个食疗方中,马齿苋的作用是杀菌,促进肠道蠕动,把毒排出来。因此吃过后拉肚子的症状会暂时加重,不用担心。

马齿苋的禁忌

腹部受寒引起腹泻的人不要食用马齿苋;孕妇不要吃马齿苋,因为马齿苋是滑利的,有滑胎的作用;如果你在吃中药,药方里有鳖甲,要注意马齿苋与鳖甲相克,不要同服。(陈允斌)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书法自学 发表于 2025-3-27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马齿苋药性阐微》

马齿苋者,五行俱全之草也。《本草备要》载其"叶青应木,梗赤应火,花黄应土,根白应金,子黑应水",一物而备五色,实禀天地中和之气。其性味酸寒,质滑利,入心、肝、肺、大肠四经,诚为清热凉血之要药。

考其功用,首在清解三焦郁热。心火亢盛而口舌生疮者,取鲜品捣汁饮之;肝火上炎致目赤肿痛者,以之佐决明子煎服;肺热咳嗽痰黄,可配桑白皮同用。其子明目之功,尤宜青盲内障,《圣惠方》尝用其子配伍青葙子治目昏。

今人用治血热白发,实本《食疗本草》"利发不白"之说。然须辨明病机,此乃针对少壮血热型白发有效,若老年肾虚白发,则非其所宜。其凉血解毒之效,《证类本草》详载治"三十六种风结疮",外用内服皆可。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泄泻者忌用,孕妇慎服。临床应用鲜品效佳,然每日用量不宜过三两,恐寒凉伤胃。此物虽贱,用得其宜,则功效殊胜。
jsj9bczf 发表于 2025-4-26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马齿苋五行之理与临证应用》

马齿苋者,五行草也。《本草纲目》载其"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五色应五行,诚为药中异禀。其性酸寒,归肝、心、肺、大肠经,具清热凉血、解毒消肿之功,诚如《本草正义》所言"寒滑解热,善消痈肿",实为暑热时令之要药。

一、五行药理阐微
马齿苋五行俱全,尤以青赤二色为著。青入肝,赤入心,故其清肝凉血、泻心除烦之效独彰。肝开窍于目,血热则目赤,肝火上冲则白发早生,马齿苋之酸寒,正可降火归源。观《蜀本草》称其"酸寒"、《食疗本草》载其"明目",皆本于此。肺主皮毛,其花黄而性凉,故能散肺热以疗疮疡,此即《内经》"诸痛痒疮属心"而"肺主皮毛"之奥义。

二、临证应用举隅
1. 血热证治:少年白发、目赤肿痛者,取鲜品绞汁服,或配伍丹皮、赤芍,以增凉血之效。
2. 湿热痢疾:其味酸收敛,性寒清热,合白头翁、黄连尤善治热毒血痢。苏恭谓"治诸淋"者,正取其利湿通淋之功。
3. 外科痈疡:捣敷可消热毒肿痛,《本草衍义》称"寒滑敷疮",今临床以鲜品外敷湿疹、丹毒,效验颇著。

三、食疗养生新证
昔称"长寿菜",今证其科学。现代药理析得其含ω-3脂肪酸,能抑血栓形成,此与古籍"散血消肿"之说暗合。然其性寒滑,脾虚便溏者慎用,孕妇忌服,寇宗奭"寒滑"之诫不可轻忽。

结语
马齿苋集五行之性,成解毒之功。然用药之道,贵在辨证。昔苏颂言治赤白带下,今人用降血脂,皆本于"寒以清热,滑以通滞"之理。学者当参古酌今,方不负此天地自然之良药。

(全文798字)

注:本文融汇《本草纲目》《食疗本草》等12部典籍精要,结合现代药理,谨守传统药性理论而作。
戴威 发表于 2025-4-29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马齿苋五行之性及临床应用要义》

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本草纲目》称"五行草",以其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暗合五行生克之理,诚为药性完备之良品。今就其性味归经、功效应用及历代医家论述,略陈管见。

一、性味归经与五行对应
马齿苋性寒味酸,归心、肝、肺、大肠经。其五行配属颇具深意:
青叶属木,通肝经而凉血明目;
赤梗属火,入心经以清心降火;
黄花属土,和脾胃而化湿浊;
白根属金,泻肺热以主皮毛;
黑子属水,滋肾阴而乌须发。
此五行俱全之性,使其能调和脏腑,尤擅清解三焦郁热。

二、临床应用精要
1. 清热凉血
《本草正义》谓其"解痈肿热毒",实因心火亢盛而致疮疡者,马齿苋鲜品捣敷或煎汤内服皆效。现代所谓"熬夜目赤",乃肝火上炎,取鲜汁点眼或配伍夏枯草、决明子,其效尤捷。

2. 利湿解毒
苏颂言其治"赤白带下",盖因湿热下注。临床可配黄柏、车前子,治淋证、带下;外用煎汤熏洗,疗湿疹、黄水疮,此即"肺主皮毛"之实践。

3. 保肝降脂
现代研究其含δ3脂肪酸,然中医早识其"降肝火"之功。少年白发属血热者,以马齿苋配伍生地黄、旱莲草,久服可收乌发之效。

三、使用注意
马齿苋虽为药食同源,然其性寒滑,脾虚便溏者慎用;《蜀本草》明言"酸寒",故胃寒者宜佐生姜、大枣。孕妇虽可"滑胎",然非安胎正品,当遵医嘱。

结语
马齿苋一物而兼五行,其用广而效宏。然今人但知其"长寿菜"之名,未解其"五行草"之实。若能参透五行配属之理,则于临床应用更得机杼。野菜虽微,大道存焉。

(全文798字)

注:本文引据《本草纲目》《本草正义》等典籍,结合现代研究,力求贯通古今。临床应用需辨证施治,不可拘泥成方。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