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56|回复: 1

[医药临床] 治骨痒方

[复制链接]
中国中医药报 发表于 2019-9-23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傅某,男68岁,患糖尿病多年,近1年来,老感觉无名指、大拇指关节里面瘙痒不止,医生也说不出原因。向其推荐一方:土茯苓、白芍、威灵仙、生黄芪各30g,木瓜、鸡血藤、淫羊藿各15g,蜈蚣(去头足)2条,甘草10g。加水2煎后,取药液共600m1,分3次服,每日1剂。患者服2剂后,症状减轻,再服2剂,骨痒完全消失。

骨痒症是以骨骼发痒难忍、搔之不及、捶之不到、不红不肿、无恶寒发热等为特点。骨痒症并非单独疾病,多因原发病引起。比如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帕金森病、尿毒症等,还有吸毒者时有发生。发作时多无有效药物可治,常令患者坐卧不宁、苦不堪言。

中医认为骨痒多是由于心、肝、肾三经气血不足时,因风、寒、湿等邪气侵袭,留伏于经脉所致。治疗宜以祛风、除湿、活血、益肾等法为主。本方中,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擅长搜剔湿热之蕴毒;白芍养阴柔肝、调和营卫;鸡血藤能养血活血;淫羊藿补肾强筋、益元气;生黄芪补气,且能利尿排毒;威灵仙、木瓜二味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作用;蜈蚣能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甘草缓急,调和诸药。以上7味相伍,能起到祛风除湿、养血解痉、补气益肾之功效,本方对肝肾阴虚引起的骨痒症,以及因风、寒、湿导致的四肢酸痛、麻木等均有一定效果。

糖尿病患者当血糖经常波动或控制不佳,也容易出现包括搔痒、刺痛、发麻等肢端感觉异常现象。故患者还要重视治疗糖尿病,调控好血糖。(蒲昭和 成都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暂用中文名 发表于 2025-4-11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骨痒症辨治及傅案方义阐微》

骨痒一症,虽非常见病候,然临床每遇此证,患者辄苦不堪言。今观傅案所载,诚得中医辨证论治之精要,试为剖析如次。

一、病机探赜
骨痒之发,实非皮腠之疾。《内经》言"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而本案病机尤当责之心肝肾三脏。患者年近古稀,复罹消渴多年,其阴血亏耗可知。肝主筋而藏血,肾主骨而藏精,阴虚则风动,血虚则络空,风邪挟湿乘虚内袭,伏于筋骨之分,遂成搔之不及、捶之不到之奇症。此与《诸病源候论》所述"风痒"机理暗合,然病位更深,故常法难效。

二、方药析义
处方以土茯苓为君,取其甘淡渗利、深入络脉搜剔湿毒之性,尤妙在重用至30克,正合"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旨。臣以黄芪、白芍,一补太阴肺脾之气以充卫阳,一养厥阴肝经之阴以熄内风,恰如张锡纯所谓"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之妙。佐使诸药更见匠心:威灵仙、木瓜通十二经而祛风湿,鸡血藤、淫羊藿养血活血而补肝肾,蜈蚣搜风剔络,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融补泻于一炉,合动静为一体,深得"疏其血气,令其调达"之旨。

三、临证启悟
1. 辨病与辨证相参:本案启示,消渴患者出现肢端异常感,当细辨虚实。若见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可参此方;若舌淡胖有齿痕者,又当考虑脾肾阳虚之候。
2. 量效关系把握:方中虫类药运用尤需斟酌。蜈蚣去头足可减其毒性,而通络之功不减,二条之量于老年患者堪称稳妥。
3. 治未病思想:案末特嘱重视消渴本证,实寓"既病防变"之深意。盖筋骨之疾,多起于内伤积渐,非独外邪为患。

要之,此案示人治奇难杂症,当守"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之训。然临床运用仍需辨证加减:若夜痒甚者,可加夜交藤30克;兼麻木者,酌加桂枝10克;舌紫暗者,加丹参15克。医者尤当参合四诊,不可执方而待病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