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28|回覆: 3

[醫藥臨床] 郭振武治療失眠經驗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郭振武,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第四、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從事中醫內科和兒科臨床、教學等工作40餘年,治療失眠多根據患者年齡及性別特點遣方用藥,常取良效。

兒童失眠

郭振武認為兒童失眠的主要原因是脾胃不和。因為小兒脾胃常不足,而且乳食不知自節,家長如果對餵養稍有粗心,就容易造成孩子消化功能紊亂。乳食入胃,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停滯於胃腸,形成食積,食滯於中,則氣滯不行,氣滯則生脹滿,甚至出現腹痛,『胃不和則臥不安』,所以出現入睡困難、輾轉反側,或睡眠不實、易醒等症狀。『胃不和則臥不安』出自【黃帝內經】。明代張介賓也認為『今人有過於飽食或病脹滿者,臥必不安』。又因小兒『心肝常有餘』,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不成熟,睡眠易受聲、光等外界因素所影響,從而出現夜間哭鬧或驚叫等表現。【醫學心悟】云:『有胃不和臥不安者,胃中脹悶疼痛,此食積也,保和湯主之。』所以,郭振武以消積導滯之保和丸為主方,配合連翹、鈎藤、龍骨、牡蠣等清心涼肝、鎮驚安神之品治療小兒失眠及夜驚常能取得較好的療效。方中山楂、神曲、萊菔子可健脾下氣,消各種飲食積滯;陳皮、半夏、茯苓健脾和胃、化濕止嘔;配合連翹可清熱散結。諸藥合用,氣、濕、食、熱兼顧,使食積得化,胃氣得和。除藥物治療外,郭振武也強調在平日接診時要對失眠患兒家長進行指導,使其掌握合理的餵養知識,明曉『三分饑寒』在小兒生長發育過程中的重要性,從而減少兒童失眠的發生率。

青春期失眠

郭振武認為青春期兒童失眠的原因有兩種:肝失疏泄,氣鬱化火;腎陰不足,虛火上炎。這兩種原因均可致心神被擾,發為不寐。青春期是兒童身心變化最為迅速而明顯的時期,這個年齡段的男女孩子都比較敏感,再加上學業等方面的壓力,容易產生困擾、焦慮、自卑、不安等不良情緒。【血證論·臥寐】曰:『病不寐者,肝藏魂……魂不入肝則不寐。』郭振武認為肝主疏泄, 調暢情志,一旦出現較長時間的精神緊張、焦慮,就會使肝鬱氣滯,甚至郁而化火,上擾心神,發生失眠。而且青春期男女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腎氣未充,為壓力所擾則易出現陰血內耗,腎陰不足,水火不濟,虛火擾心亦可發為不寐。郭振武以越鞠丸疏肝解郁,以六味地黃丸清心滋腎。其中越鞠丸重在行氣解郁,氣鬱解則諸郁自除,方中香附調氣疏肝,川芎辛溫活血,梔子善清肝熱而解火,蒼朮醒脾燥濕,振奮脾陽,神曲消食和胃,健脾調中;六味地黃丸以熟地滋補陰血,山藥、山萸肉健脾補腎, 共成三陰並補以收『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之義,配伍澤瀉、丹皮、茯苓使其滋而不膩,二方合用共達安神之要。

婦女更年期失眠

郭振武認為婦女更年期失眠主要是肝腎陰血虧虛,虛火上擾,致心神不寧而發。女性進入更年期以後,天癸將竭,腎氣漸衰,肝血虛少,又因肝主藏魂,內寄相火,肝血虛則魂不安,虛火擾心則神不寧。【醫宗金鑒】有云:『髒,心臟也,心靜則神藏。若為七情所傷,則心不得靜,而神躁擾不寧也』,故肝氣不舒,五志化火,暗耗營陰,心神失養亦可出現心煩、不眠、多夢、情緒不穩等失眠症狀。郭振武臨床以酸棗仁湯、甘麥大棗湯為主方治療婦女更年期失眠,取其養肝血、安心神之意。方中大量酸棗仁養陰安神,知母清肝潤燥除煩,甘草清熱,與棗仁合用酸甘化陰,與大棗合用甘緩潤燥,能緩諸急,茯苓安神寧心,川芎疏肝調血,小麥養心氣,安心神,諸藥合用共奏養血安神、清熱除煩之效,每每用之,愈者十之八九。

老年人失眠

郭振武認為老年人失眠的原因主要是腎陰不足,氣血虧虛,並常夾有瘀滯。【靈樞·營衛生會篇】曰:『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瞑。』【景岳全書】也指出:『勞倦思慮太過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無主,所以不寐。』陳士鐸之【石室秘錄】又云:『蓋老人氣血之虛,盡由腎水之涸。』可見腎陰不足、氣血衰少是導致心失所養而不寐的主要原因。然虛久必瘀,瘀血內阻於脈絡,使氣血不能正常發揮濡養功能,又必將加重不寐的症狀。郭振武提出以補腎陰、益氣血、通經絡為治療老年人失眠之法則,意在標本結合、攻補兼施。可選六味地黃丸、歸脾湯之補益方劑,配伍川芎、元胡、地龍、丹參等活血化瘀之品加減,療效尚佳。

醫案

白某,女,45歲,以睡眠障礙1年為主訴於2012年9月2日初診。患者於診前1年,無明顯誘因出現夜間易醒,醒後入睡困難,伴有多夢,平素性格急躁,時伴心煩,納食欠佳,大便時干,小便正常。查體見體瘦,舌尖紅,苔少,脈細數。診斷為營陰暗耗,虛火擾心之不寐,治以養血安神,清心除煩。

處方:茯苓30g,當歸15g,酒白芍15g,川芎10g,知母12g,黃芪20g,炒麥芽50g,焦山楂15g,麥冬15g,神曲15g,石菖蒲15g,合歡花15g,香附15g,炒棗仁30g,黃連10g,炙甘草10g。每日一劑,水煎服,連服14日。

9月17日複診,患者夜間失眠好轉,醒後可復睡,自述時有恐懼感及氣短,舌淡紅,少苔,脈數。原方加生龍骨20g、木香10g,繼服14天,患者症狀基本消失。

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和工作,使失眠成為臨床常見病症,雖然不屬於危重疾病,但影響健康,降低了生活質量,並能加重或誘發心悸、眩暈、頭痛等其他病症。郭振武認為結合患者的年齡及性別特點,可以使醫者能夠更有效地掌握辨證施治的要點。但同時也要認識到,失眠病機虛實夾雜,且患者個體差異很大,可受環境、情志等多因素的影響,切不可只囿於以上治法,一定要根據證候,靈活施治。另外郭振武還特別強調失眠治療要重視心理及生活起居的調理,醫者需要耐心對患者進行指導,使其能夠做到調攝情志、規律生活、加強鍛煉,治調並施,方可達到全身心的調整,從而使失眠得愈。(張楚石 任英琦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安琪 發表於 2025-3-30 01:03 | 顯示全部樓層
郭振武教授治療失眠經驗述要

郭振武教授深諳"胃不和則臥不安"(【素問·逆調論】)之旨,於小兒失眠證治尤具心得。其辨治特色可概括為以下三端:

一、病機闡微
郭氏指出,小兒失眠以脾胃失和為根本。蓋因"小兒脾常不足"(【育嬰家秘】),加之"乳食不能自節",易致食積中焦。食滯則氣機壅塞,上擾心神,發為臥寐不安。此與張介賓【景岳全書】"飽食脹滿,臥必不安"之論相合。更兼小兒"肝常有餘"(【幼科發揮】),心神易驚,故多伴夜啼驚叫。

二、方藥運用
主方取法【醫學心悟】保和丸化裁:
1. 消導核心:山楂消肉積,神曲化谷滯,萊菔子下氣除脹,三藥共解中焦壅滯
2. 安神配伍:佐連翹清心,鈎藤平肝,龍牡鎮驚,標本兼顧

三、臨證啟示
此方案體現"治中焦以寧上下"的學術思想,既承【內經】經旨,又融匯錢乙"小兒五臟辨證"理論。其用藥輕靈,消補得宜,尤契合小兒"髒氣清靈,隨撥隨應"(【小兒藥證直訣】)之特質。

郭氏經驗提示,當代兒童失眠治療當重視脾胃調理,避免過用重鎮安神之品,此乃得中醫兒科"護養脾胃"之真傳。
儁雄 發表於 2025-4-19 10:48 | 顯示全部樓層
郭振武教授治療失眠經驗探析

郭振武教授作為當代中醫臨床大家,其治療失眠的學術思想融匯經典理論與臨證經驗,尤其注重因年齡、體質差異而辨證施治,現就其學術特色分述如下。

一、兒童失眠:從脾胃論治,兼顧心肝
郭教授深諳【內經】『胃不和則臥不安』之旨,指出小兒失眠多因『脾胃不和,食滯中焦』。小兒脾常不足,加之家長餵養失宜,易致乳食停滯,氣機壅塞,繼而擾動心神。其病機關鍵有二:一是食積化熱,上擾胸膈;二是小兒『心肝有餘』,神氣未定,易受驚擾。故其治以【醫學心悟】保和丸為基礎方,佐以清心鎮肝之品。方中山楂、神曲、萊菔子消食導滯;陳皮、半夏、茯苓健脾化濕;更配連翹散結清熱,鈎藤、龍骨、牡蠣平肝安神,共奏消積和胃、寧心定志之效。此外,郭教授強調『治未病』,指導家長遵循『三分饑寒』餵養原則,從源頭上減少食積致失眠之弊。

二、青春期失眠:調肝滋腎,疏郁瀉火
青春期失眠病機複雜,郭教授歸為『肝鬱化火』與『腎陰虧虛』兩端。此階段情志易波動,學業壓力常致肝失疏泄,氣鬱化火,灼傷陰液;而腎陰不足、虛火上炎亦可擾動心神,如【血證論】所言『魂不入肝則不寐』。其治以越鞠丸合六味地黃丸加減:越鞠丸(香附、川芎、蒼朮、梔子、神曲)疏肝解郁,調暢氣機;六味地黃丸滋腎填精,使水火既濟。若火旺甚者,加黃連、黃芩清心降火;陰虛明顯者,酌加酸棗仁、柏子仁養陰安神。此方既解肝鬱之實,又補腎陰之虛,標本兼顧,契合青春期『體陰用陽』之生理特點。

三、臨證特色:辨證精準,藥簡力專
郭教授遣方用藥尤重『辨證求因』:
1. 兒童組方輕靈:忌用峻猛之品,以消導為主,佐以輕清鎮驚之藥;
2. 青春期注重情志:疏肝不忘健脾(如加茯苓、白朮),防肝鬱克土;
3. 活用經典方劑:保和丸、越鞠丸等化裁靈活,體現『異病同治』思想。

結語
郭振武教授治療失眠的學術經驗,既承【內經】【醫學心悟】之訓,又結合現代人群特點創新發揮,其『分齡論治』思路與『身心並調』理念,為臨床提供了重要借鑑。然學者當知常達變,不可拘泥成方,方能得郭氏心法真諦。

(全文約780字)
葉住秒 發表於 2025-4-22 03:08 | 顯示全部樓層
郭振武治療失眠經驗探析

郭振武教授治療失眠之經驗,實乃深諳"因人制宜"之要旨。其根據不同年齡階段患者之生理病理特點,辨證施治,頗具特色。今就其學術經驗略作闡發,以饗同道。

一、小兒失眠:消積導滯以和胃安神

郭教授辨治小兒失眠,首重脾胃。蓋因小兒"脾常不足"(【育嬰家秘】),且"乳食不知自節",易致食積中焦。【素問·逆調論】所言"胃不和則臥不安",實為小兒失眠之關鍵病機。食滯胃腸,氣機壅塞,一則直接影響睡眠,二則郁而化熱,擾動心神。更兼小兒"心肝常有餘"之生理特點,易現夜驚哭鬧之症。

其用藥特點有三:一取保和丸消食化積,其中山楂消肉積,神曲化酒食,萊菔子除面滯,配伍精當;二佐連翹、鈎藤清心涼肝,取"治標"之意;三用龍骨、牡蠣鎮驚安神,標本兼顧。此方組合暗合"通因通用"之旨,通過消導積滯以恢復胃氣和降之性,較之單純安神更合病機。

二、青春期失眠:疏肝滋腎以調暢氣機

青春期失眠之治,郭教授獨具慧眼,分疏肝解郁與滋腎降火兩途。【血證論】云:"肝藏魂,人寤則魂游於目,寐則魂返於肝。"青少年情志易動,肝失疏泄則魂不歸舍,此其一也;腎陰未充,相火易動,擾動心神,此其二也。

其用越鞠丸(川芎、蒼朮、香附、梔子、神曲)解鬱火,取"木郁達之"之意;配六味地黃丸滋腎陰,寓"壯水制火"之機。尤妙在梔子一味,既可清肝鬱所化之火,又能引火下行,與地黃丸協同發揮交通心腎之效。此等配伍,既符合青春期"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生理特點,又切中情志致病之病機關鍵。

三、臨證啟示

郭教授經驗給予吾輩三點啟示:其一,失眠診治當重視年齡特徵,小兒調脾胃、青年理肝腎、中年以降又當別論;其二,安神非惟鎮靜,消食、解郁、滋陰皆可安神,要在治病求本;其三,藥物治療須配合生活指導,如小兒餵養講究"三分饑寒",青少年需注重情志調攝,體現"治未病"思想。

綜觀郭振武教授治療失眠經驗,其辨證之精準,用藥之巧妙,實得中醫"辨證論治"之三昧。若能參透其中奧妙,臨證自可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