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72|回復: 2

[医药临床] 陈达天治疗失眠经验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陈达天主任中医师是海南省名老中医、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成为其学术继承人,聆听陈达天指导,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失眠证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失眠的机理

陈达天认为失眠属中医不寐范畴,失眠与人体阴阳消长的变化有很大关系,人体阴阳消长决定了睡眠和觉醒的生理活动。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有其节律,人体阴阳消长与其相应,也有明显的节律。天地阴阳的盛衰消长,致使一天有昼夜晨昏的节律变化。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人体的阳气阴气有消长出入的日节律运动。平旦时人体的阳气随自然界阴气生发而由里出外,阳气渐长,人起床活动,中午时分人体阳气盛于外部,黄昏则阳气渐消,入夜则阳气潜藏于内,人上床休息。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阴主静,阳主动;阳气衰,阴气盛,则睡眠;阳气盛,阴气衰,则产生觉醒。这种阴阳盛衰主导睡眠和觉醒的机制,是由于人体阳气入里出表的运动来决定的。在正常情况下,人的阴阳调和,血脉通利,故昼精而夜寐,夜晚有充足高质量的睡眠,体力和精力得以恢复,白天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清·林琨琴在〖类证治裁·不寐论治〗中说:『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可见,人的正常睡眠机制,是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的转化结果,如果这种规律一旦被破坏就可导致不寐的产生,引起失眠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辨证施治

陈达天认为失眠证治疗总以和阴阳、调气血为主。针对病因、病机,临床常见如下证型。

表热内犯型:患者感冒后出现夜间难眠,胸胁闷热,烦躁不宁,口干,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此为邪热侵扰胸胁所致,当驱邪解表,可用栀子豉汤加减。药用:栀子、淡豆豉、薄荷、银花、连翘等。

痰热内扰型:失眠,心烦,口苦,目眩头重,胸闷,恶心,嗳气,纳少,舌质偏红,苔黄腻。脉象滑数。此为痰热内扰心神,当豁痰清热宁心,黄连温胆汤加减。药用:胆南星贝母,竹茹,柏子仁,茯神,远志,橘红,黄连,半夏。

肝肾阴虚型:心烦,失眠,入睡困难,同时兼有手足心发热,咽干,颧红,腰膝酸软,男子滑精阳痿,女子月经不调或口舌糜烂,舌质红,或仅舌尖红,少苔,脉象细数。此为虚火内扰,当滋阴清火安神,天王补心胆加减,当归、生地、麦冬、天冬、酸枣仁、柏子仁、远志、茯苓、五味子、党参、鸡血藤、磁石、桔梗。

肝郁血瘀型:失眠日久,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也多梦易惊,或胸胁胀满,善叹息,或头晕、头痛,舌暗红,苔白或黄,脉弦数。此为瘀血内阻,心神失养,当疏肝活血化瘀,血腑逐瘀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丹参、柴胡、枳壳、生地。

心脾两虚型:患者不易入睡,或睡中多梦易醒,醒后再难入睡,或兼见心悸,口淡无味,或食后腹胀,不思饮食,面色萎黄,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缓弱。此为血虚不养心,当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加减,药用:党参、白术、甘草、当归、黄芪、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木香、茯神。

验案

案一:刘某,男,50岁。因夜间难眠10天来诊。伴心烦、口苦、头晕、头重如蒙、胸闷、胃纳差等,病发后曾在当地卫生院予安定片口服治疗3天,效差。又予重镇安神之中药3剂口服,仍未见好转。查舌淡红,苔白腻,脉滑。陈达天认为此为痰热扰心,予黄连温胆汤加减。药如下: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0g,甘草6g,黄连6g,枳实10g,竹茹10g,葛根15g,蔓荆子10g,天麻10g,郁金15g,3剂,水煎服,日1剂。服1剂,当晚入眠甚好,继续服2剂,症状消失。

按:陈达天认为失眠病位在心,心主神明。张景岳说『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此证为痰热扰心,故当祛痰清热,邪去正安。方中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竹茹、豁痰,黄连、郁金清心火,葛根、蔓荆子、天麻清利头目。方证相合,故可获效。』

案二:张某,女,45岁。因心烦不寐1年余,近1个月病情加重,而出现严重失眠,彻夜不眠,易出现烘热,口干,胸闷心烦,汗出,尿多,腰腿酸软乏力,舌红,苔光,脉细。陈达天认为,此为肝肾阴虚,心火偏旺之失眠,治予益肾养肝,潜阳安神。天王补心胆加减。药如下:当归10g,生地20g,麦冬15g,天冬15g,酸枣仁10g,柏子仁10g,远志10g,茯苓15g,五味子10g,鸡血藤20g,磁石10g,桔梗10g,黄连6g,7剂,水煎服,每日1剂。药后患者能入睡3小时,尿多,腰腿酸软乏力减轻。二诊在原方基础上加龙骨、牡蛎各20g,睡眠6小时,诸症消失。

按:此型不寐为阴虚阳亢,心肾不交所致。〖内经〗:『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陈达天认为治疗上当滋阴潜阳,还需注意用黄连直折心火,可达到泻南补北、阴平阳秘之目的。

体会:

失眠治疗总以协调阴阳脏腑气血平衡为要。陈达天认为:①首辨虚实,外邪、痰热、瘀血内扰为实,当以驱邪为主。肝肾虚、心脾虚为虚证,当补其不足,补养心肾、肝脾。②用药法度:邪实之病,予清热豁痰祛瘀,不宜用酸敛收涩之品,如五味子、酸枣仁等安神之药。若需加安神之品,可用远志、茯神。久病,顽疾多瘀血,久治不愈失眠,可从瘀血论治。③失眠治疗除用药物之外,还需注意患者的精神因素,劝其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避免情绪激动,睡前不饮酒和浓茶等,每天应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山 海南省琼海市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薛佛 發表於 2025-6-5 02:58 | 顯示全部樓層
陈达天治疗失眠经验评析与学术阐微

陈达天先生对失眠证之论治,诚得中医"天人相应"之旨,其学术思想深植于《内经》阴阳消长理论,又能融汇历代医家经验,形成独具特色的诊疗体系。今就其学术要旨略作阐发,以飨同道。

一、阴阳消长理论之深化
陈师以"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立论,实本《灵枢·口问》"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之旨。然其创新处在于将昼夜节律与脏腑气机升降相结合,提出阳气"由里出外"与"潜藏于内"的动态过程。此说不仅解释生理睡眠机制,更为病理状态下阴阳失调导致失眠提供了理论依据。值得注意的是,陈师特别强调"阳气渐长"与"阳气渐消"的渐变过程,这与现代时间医学研究的昼夜节律波动规律高度吻合。

二、辨证分型之精要
1. 表热内犯型取法《伤寒论》栀子豉汤,然加薄荷、银翘,既承仲景清宣郁热之法,又融温病轻清透邪之妙,体现"治上焦如羽"的用药特点。此证型常见于现代医学所谓"感染后失眠",陈师早于现代医学认识到外感热病与睡眠障碍的关联性。

2. 痰热内扰型以黄连温胆汤化裁,尤妙在加胆南星、贝母增强化痰之力,配柏子仁、茯神兼顾安神,体现"标本兼顾"思想。此证型与当代"代谢综合征伴失眠"多有契合,陈师对痰热病机的把握颇具前瞻性。

3. 肝肾阴虚型取天王补心丹加减,加入鸡血藤、磁石尤为精当。鸡血藤养血通络,磁石重镇潜阳,既补阴血之虚,又镇浮越之火,较原方更切合现代人"阴虚阳亢"的体质特点。

4. 肝郁血瘀型虽未列全方药,然据证推测当含柴胡疏肝散合血府逐瘀汤之意。此类证型多见于慢性失眠患者,陈师重视"久病入络"理论,在安神剂中佐以活血之品,实得王清任"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之真传。

三、学术特色管窥
陈师治失眠最重"和"法,非单纯镇静安神,而是通过调节气机升降、平衡脏腑功能来恢复自然睡眠节律。其用药特点有三:一则注重轻灵透达,如栀子、豆豉、薄荷之属;二则讲究动静结合,如酸枣仁配川芎、茯神伍半夏;三则善用引经报使,如桔梗载药上行、磁石导火下行。此中奥义,实得中医"调和阴阳"之三昧。

当代临床所见失眠症候日趋复杂,陈师这种既恪守中医传统理论,又能灵活变通的诊疗思路,对于处理现代人因情志、饮食、作息紊乱导致的复杂型失眠,尤其具有指导意义。其学术经验不仅丰富了中医神志病诊疗体系,更为中医时间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思路。
余李柔 發表於 2025-7-25 04:58 | 顯示全部樓層
陈达天治疗失眠经验述要

陈达天主任中医师乃当代杏林耆宿,其治疗失眠之经验深契《内经》阴阳寤寐之旨,又融汇历代医家心法,今不揣浅陋,试为条陈其要。

一、阴阳寤寐机理阐微
陈师承《灵枢·口问》"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之训,尤重卫气运行理论。其谓人体卫气昼行于阳二十五度,夜行于阴二十五度,此昼夜节律实为天地阴阳在人身的映现。特别指出现代生活作息紊乱最易导致"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灵枢·大惑论》)之病机,此与西医学生物钟理论颇有相通之处。

二、辨证论治精要
(一)表热内犯证
此证多见于外感失治,陈师活用栀子豉汤法颇具巧思。方中栀子苦寒清三焦浮游之火,豆豉宣透解郁热,更佐薄荷、银花轻清走上,暗合"治上焦如羽"之旨。曾治一银行职员感冒后失眠月余,三剂即得安寐,足见经方活用之妙。

(二)痰热内扰证
陈师运用黄连温胆汤时,必察痰热轻重:痰盛则重用胆南星、半夏至15克,热重则黄连可用至9克。尤妙在常加茯神、远志交通心肾,取"离中虚须补心,坎中满须泻肾"之意。此证型在现代痰湿体质人群中尤为多见。

(三)肝肾阴虚证
陈师运用天王补心丹时,必佐磁石、牡蛎等重镇之品,取"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法。曾见其治更年期失眠,必加鸡血藤30克以通络养肝,此乃汲取海南黎族用药经验,体现其"因地制宜"的学术特色。

(四)肝郁血瘀证
此证型陈师善用血府逐瘀汤合酸枣仁汤化裁,认为"久病入络,非虫类药不能通"。常加地龙、僵蚕等虫类药疏通络脉,更佐合欢皮、夜交藤解郁安神,形成"通补兼施"的治疗特色。

三、临证心法撷英
1. 注重"子午流注":强调23点至3点乃肝胆经值时,此阶段失眠必调肝胆
2. 善用对药:半夏-夏枯草交通阴阳,黄连-肉桂引火归元
3. 重视心理疏导:每诊必先调畅情志,谓"心病还须心药医"

陈师尝云:"治失眠如烹小鲜,火候分寸最要紧。"其辨证之精审,用药之灵巧,实得中医"辨证论治"之三昧。今所述虽未尽其奥,然于临床工作者当有启发之功。学者若能参以《内经》《伤寒》诸典,结合现代体质学说,则于失眠之治,思过半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