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40|回復: 1

[医药临床] 连黄降糖汤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卢永兵,1942年生,广东省名中医、揭阳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院长。连续三届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高血压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科技奖评委专家。临床主攻老年病。编著出版〖医海拾贝——卢永兵学术思想与经验〗、〖广东名医卢永兵医案选〗二部。

组成:黄连15克,熟地黄15克,天花粉25克,麦冬15克,红参10克(另炖),黄芪15克,丹皮10克,丹参10克,萆薢10克,五味子10克,姜半夏8克。

功能: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益气活血。

主治:糖尿病口干、口渴、口苦、多饮、多食善饥,溲数、浊如膏脂,体瘦,乏力,腰膝酸软、麻木,舌有瘀点、瘀斑,苔黄燥,脉细略数。

用法:每天煎服一剂,连煎二次,煎得药液混合,加入红参炖液,分二次温服。

方解:中医学里的消渴病相当现在医学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发病率逐步增长,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糖尿病是高血压病、心脏病、脑中风病的常见并发病证。消渴病主要是上焦之肺、中焦脾胃、下焦之肾功能失调所致,病情寒热虚实交错。方中黄连苦寒,清热泻火解毒,直析上中焦火势,正符合〖儒门事亲〗所说的『三消当从火断』之说。退火才能保津润燥止渴。〖千金要方〗〖近效方〗早有记载黄连治消渴病之论述。熟地黄甘,微温,滋肾补血。历代医家治消渴,强调治肾为本。如张介宾曰:『无论上、中、下三消,急宜治肾。』又说:『以治肾为本,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则便溺有节。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则不思渴饮。』熟地黄为滋补肾阴要药,历代医家治消渴之方,多有熟地黄,〖千金要方〗〖景岳全书〗〖丹溪心法〗等医籍,治消渴用熟地黄更多。熟地黄还能补血通血脉,消渴阴虚血少者更宜。天花粉味甘、微苦、酸,性凉,有生津止渴,润燥降火功效。〖本经〗曰其『主消渴』。〖本草正义〗曰:『养胃生津妙品,最宜于老弱病后』。〖千金要方〗〖丹溪心法〗等医籍之消渴方、有多方以黄连、熟地黄、天花粉为主药。红参,甘,微苦,微温。有补气益血健脾功效,治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有不少医籍言其能治消渴,如〖仁斋直指方〗曰:『治消渴引饮无度,人参、瓜蒌根各等分』。〖本草纲目〗曰:『(人参)治消渴引饮。』〖本草经疏〗曰:『消渴者,津液不足之侯也,气回则津液生,津液生则渴自止。』〖简明中医辞典〗曰:『(人参)能降低血糖水平。』麦冬甘、微苦,性寒,有清心润肺、养胃生津功效,用于肺、心、胃阴亏有燥火者甚宜。黄芪益气健脾,通调血脉,与红参配伍,治消渴病日久气虚乏力,汗出血少甚有功效。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止汗。萆薢分清化浊。姜半夏燥湿化痰和胃。丹参、丹皮活血化瘀。老年多瘀,久病多瘀,污秽之血亦为瘀血,丹参与参芪配伍,更能促进血运,有利病情恢复。

加减运用:上消明显,口渴多饮,口苦舌红,加石膏30g、知母10g、葛根15g。中消明显,多食善饥,体瘦,口苦,大便干结,苔黄燥,加石膏20g、大黄12g(后下)、枳实12g。下消明显,小便频数,味甜,尿如脂膏,口干、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偏于肾阴虚者,加黄柏10g、知母10g、地骨皮15g。若小便频数、尿浊,甚则饮一溲一,面色憔悴,腰冷痛,四肢不温,阳痿,偏于肾阳虚者,加肉桂8g、附子8g、补骨脂8g、鹿茸10g、枸杞子15g。若云翳,加杭白菊15g、枸杞子12g、石斛12g、密蒙花12g、草决明15g。

(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 卢灿辉 林汉平 郑婷整理)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天道无情 發表於 2025-4-12 15:08 | 顯示全部樓層
连黄降糖汤方义阐微与临床应用刍议

卢永兵先生所创"连黄降糖汤"融汇古今消渴证治精华,其组方思路深契"三消"病机,现就方义机理与临证要点析论如下:

一、立方之本:三焦并调,标本兼顾
本方立足消渴"阴虚燥热,气阴两伤"核心病机,取法张介宾"治肾为本"、张从正"从火断消"之论,构建"清热-滋阴-益气"三维治法。黄连苦寒直折中上二焦之火,熟地黄滋培下焦肾阴,红参、黄芪补益中焦元气,三焦同治而主次有序。尤妙在黄连与熟地黄配伍,取"泻南补北"之意,既承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旨,又合现代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β细胞功能缺陷"的病理特征。

二、组方特色:动静相宜,润燥得法
方中黄连、天花粉、麦冬清热润燥为"动",熟地黄、红参、黄芪滋补固本为"静",佐以丹参、丹皮活血通络,萆薢分清泌浊,五味子敛阴生津。此配伍暗合"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妙,尤宜于糖尿病见舌瘀苔燥者。现代药理学研究佐证:黄连素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地黄多糖促进β细胞修复,人参皂苷调节糖代谢,与中医传统理论高度契合。

三、临证化裁要点
1. 燥热甚者加知母15克、石膏30克,仿白虎加人参汤意;
2. 瘀血明显加桃仁10克、红花6克,取"津血同源"之义;
3. 尿浊严重加土茯苓30克、蚕砂12克;
4. 气阴两虚甚者易红参为西洋参10克,酌加山茱萸15克。

四、使用注意
本方偏于寒润,若见舌淡胖、脉沉迟之脾肾阳虚证当慎用。服药期间需监测血糖变化,配合饮食调控。卢老强调"治消渴如持衡,清热毋伤阳,滋阴勿碍脾",此实得中医"持中守和"之三昧。

该方既承《千金》《景岳》古法,又结合现代老年糖尿病多见气阴两虚夹瘀的特点,堪称古今接轨之范例。学者当于"苦寒降糖"与"甘温益气"的辩证关系中细究其妙,方能得卢老学术之真传。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