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32|回复: 2

[医药临床] 逍遥散治乳腺增生

[复制链接]
+
中国中医药报 发表于 2019-9-23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乳腺增生中医又叫乳癖病,是指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良性肿块。一般会在月经前1周加重,月经后减轻或者消失,严重者不分周期,胀痛难忍,尤其是现代的人工作紧张,压力大,情绪压抑,使发病率明显提高。乳癖最早见于汉《中藏经》。清《疡科心得集》对该病的症状描述较为具体。其云:“有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此名乳癖。”据文献报道此病好发于30~50岁妇女,约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乳癖可见于西医学的乳腺小叶增生、乳房囊性增生、乳房纤维瘤等疾病。具有一定的癌变危险。

病因病机

本病多与情志内伤、忧思恼怒有关。足阳明胃经过乳房,足厥阴肝经至乳下,足太阴脾经行乳外。若情志内伤,忧思恼怒则肝脾郁结、气血逆乱、气不行津、津液凝聚成痰;复因肝木克土,致脾不能运湿,胃不能降浊,则痰浊内生;气滞痰浊阻于乳络则为肿块疼痛。《圣济总录》云:“冲任二经,上为乳汁,下为月水。”所以本病多与月经周期相关。本病的基本病机为气滞痰凝,冲任失调,病在胃、肝、脾三经。由于情志不遂,或受到精神刺激,导致肝气郁结,思虑伤脾,痰浊内生,阻于乳络而发;或因冲任失调,上则乳房痰浊凝结而发病,下则经水逆乱而月经失调。

诊断

多见于青中年妇女,常伴有月经失调、流产史。常同时或相继在两侧乳房内发生多今大小不一的肿块,其形态不规则,或圆或扁,质韧,分散于整个乳房,或局限在乳房的一处。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与皮肤和肌筋膜无黏连,推之移动,腋下淋巴结不肿大。常感乳房胀痛,在月经前3~4天更甚,经后痛减或消失。有时乳头溢出黄绿色、棕色或血性液体。本病病程较长,常达数年,肿块的生长和发展多为间歇性,常在经前加剧,也可出现一段较长时间的缓解。

治法

本病以肝气郁结、痰浊阻滞、冲任失调为主,所以当以疏肝解郁、理气散结、调冲任为治疗大法。

用药

以逍遥散为主方加减治疗。逍遥散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药物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各15g,薄荷、炙甘草各6g。当归、芍药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诸药合用,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脾弱得复,气血兼顾,体用并调,肝脾同治。逍遥散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体阴用阳。若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体失养,皆可使肝气横逆,胁痛,寒热,头痛,目眩等证随之而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篇》)。神疲食少,是脾虚运化无力之故。脾虚气弱则统血无权,肝郁血虚则疏泄不利,所以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此时疏肝解郁,固然是当务之急,而养血柔肝,亦是不可偏废之法。本方既有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调达,为君药;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为臣药。白术、茯苓健脾去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为佐药。用法中加入薄荷少许,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生姜温胃和中,为使药。

功效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根据逍遥散的组方和主治功能,查阅文献资料和经过临床长期实践证明,以逍遥散为主方加减治疗乳癖病有较好的效果。尤其适合于肝气郁结型。伴有气滞血瘀:可以以逍遥散加血府逐瘀汤加减,或者逍遥散加桃红四物汤。伴有痰浊阻滞:可以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或者加燥湿化痰散结药物如半夏、浙贝母、天花粉等。伴有冲任失调:在逍遥散基础上加调补冲任的药物如仙茅、仙灵脾、熟地等。临床对于乳癖病,包块明显或者多的,以上各种证型都可以加夏枯草、生牡蛎、浙贝母、三棱、莪术起到促进包块消散的作用。治疗初期疼痛严重加醋元胡理气止痛。

典型案例

患者朱某,女性,45岁,患者多年来双侧乳腺经前10天疼痛,近一年来由于家人重病,心情不佳,乳房疼痛加重,双侧乳房均有包块,右侧严重。患者舌红苔薄腻,有口臭。脉弦滑。考虑患者长期肝气不舒、肝郁化火、痰瘀互结,治疗以疏肝解郁、理气化痰散结为法,处方如下:柴胡15g,当归15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5g,生姜15g,薄荷(后下)6g,炙甘草各6g,浙贝母9g,法半夏9g,夏枯草12g,生牡蛎30g,醋元胡12g。以上药10剂,每日1剂水煎服2次,嘱患者饮食清淡,注意调畅情致,保持心情轻松。

二诊:患者疼痛减轻,但是包块未见明显消失,口臭消失。效不更方,原方减醋元胡,再进10剂。

三诊:患者基本不痛,包块明显减少。患者很是欣喜,要求服药巩固。原方再进10剂。

四诊:患者双侧乳房包块彻底消失,完全无痛感。患者要求继续服用一个疗程中药。以上方再服用1周,后以逍遥丸巩固1个月。随访半年无复发。

逍遥散为治疗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体阴用阳。若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体失养,皆可使肝气横逆,胁痛、寒热、头痛、目眩等随之而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篇》)。神疲食少,是脾虚运化无力之故。脾虚气弱则统血无权,肝郁血虚则疏泄不利,所以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此时疏肝解郁,固然是当务之急,而养血柔肝,亦是不可偏废之法。所以逍遥散为基本方,治疗乳腺增生属于标本兼治的方法。(刘立红 安徽省宿松县孚玉镇大河村卫生室)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万叫 发表于 2025-5-29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遥散调治乳癖病机与临证阐微》

乳癖一证,首载于《中藏经》"乳癖结肿",至《疡科心得集》始明其"随喜怒消长"的特性。今就逍遥散调治此证之理法,条陈如下:

一、病机枢要
乳癖乃足三阴经气机失调之候。肝经布胁肋,其支者"循胸过季胁";脾经"上膈,挟咽"而络乳;胃经直下乳中。三者气机紊乱,则痰凝血瘀结于乳络。现代女子多兼"双郁"之态——肝气郁于七情,阳明郁于饮食,此逍遥散证之深层机理。

二、立方精义
此方暗合"三枢"之妙:柴胡疏肝为气枢,归芍养血为血枢,苓术健脾为运枢。尤妙在薄荷用量,宜遵古法"不过钱"(约3g),取其轻清透达而不耗气。生姜之用非为解表,实为"火郁发之"之要药,能宣通阳明经气。

三、临证化裁
1. 经前胀痛甚者,加香附、郁金各10g,取"气病之总司"与"血中气药"相配;
2. 结块坚硬,佐牡蛎、贝母各15g,遵《医学心悟》消瘰丸法;
3. 乳头溢液,加炒栀子、丹皮各9g,清肝经郁火;
4. 兼见腰酸者,入仙茅、淫羊藿各12g,调补冲任。

四、调摄要点
1. 服药时辰宜在申酉之时(15-19时),顺应肝经气血流注;
2. 配合"嘘字诀"呼吸法,晨起面东吐纳;
3. 忌食生冷黏腻,尤禁奶酪之品,防碍脾运。

按:现代研究证实,逍遥散可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降低血清雌二醇浓度。然中医用药之要,仍在"随其性而发之",不可执方而昧机。昔叶天士治乳癖,尝云"治木郁必兼培土",此逍遥散所以用术、苓之深意也。

(全文798字)
姜安之 发表于 2025-6-12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遥散治疗乳腺增生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

乳腺增生(乳癖)作为妇科常见病,其治疗当以调和肝脾、疏解郁滞为要。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乃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之经典方剂,其组方契合乳癖"气滞痰凝、冲任失调"的核心病机,现从理法方药角度析论如下:

一、病机与方义的高度契合
乳癖病位在肝、脾、胃三经。肝主疏泄,情志不畅则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致脾失健运而生痰浊;足阳明胃经行于乳房,痰气互结于乳络则成肿块。逍遥散中柴胡疏肝解郁为君;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为臣,既补肝体又助肝用;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以绝痰源,薄荷助柴胡透达郁热,生姜温中和胃,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肝脾同调,气血兼顾,恰中"木郁克土、痰气交阻"之病机。

二、加减化裁要点
临床运用需据证灵活加减:
1. 疼痛明显者:加香附10g、延胡索12g以增强理气止痛之效
2. 肿块坚硬者:佐浙贝母15g、牡蛎30g化痰软坚
3. 经前乳胀甚者:合二至丸(女贞子、旱莲草各12g)调补冲任
4. 乳头溢液者:加炒栀子10g、丹皮9g清肝凉血
5. 兼血瘀证者:配莪术6g、丹参15g活血通络

三、现代药理佐证
现代研究表明:柴胡皂苷可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改善激素水平;当归多糖能抑制乳腺导管上皮增生;茯苓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本方通过多靶点干预乳腺组织异常增殖,与西医"内分泌失调"理论不谋而合。

四、调摄要点
1. 服药需持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经期停用
2. 配合情志疏导,建议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
3. 忌食辛辣发物,夜间11点前入睡以养肝血

《疡科心得集》强调"随喜怒消长"正是情志致病的关键。逍遥散之"逍遥"二字,暗含《庄子》"逍遥乎物外"之意,提示治病当重视精神调摄。临床观察表明,坚持用药配合情绪管理,总有效率可达85%以上。然若见肿块迅速增大或质地坚硬如石,须及时结合现代检查排除恶变,此乃"治未病"之要义。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