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63|回复: 4

[医药临床] 重用仙鹤草治疗巨幼细胞贫血

[复制链接]
中国中医药报 发表于 2019-9-23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罗某,男,53岁。1998年6月5日初诊。2年前于贵阳医学院确诊为重度巨幼细胞贫血,经补充维生素、多次输血等治疗,均未愈。刻诊: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心悸气促、头晕耳鸣、食欲不振、四肢无力、舌淡苔白、脉细缓等。此虚劳证,属脾肾两亏,精血不足,宜补肾填精,健脾养血。

处方:仙鹤草30g,人参10g(另煎兑入),炙黄芪30g,紫河车9g,白术15g,砂仁5g(后下),鹿角胶12g(烊化),鸡血藤25g,山药30g,制首乌15g,制附片5g,连翘15g,熟地2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上方连进10剂,诸症明显好转,改投丸药缓图。

丸方:仙鹤草150g,人参150g,黄芪150g,紫河车150g,白术150g,砂仁80g,鹿角胶150g,鸡血藤150g,山药300g,制首乌150g,三七150g,当归150g,升麻80g,陈皮80g,麦冬150g,五味子150g,甘草80g,制附片150g,连翘150g。共研末,炼蜜为丸,1日3次,每次服9g。

服药3个月后,诸症悉除。嘱继服丸方3个月后即可停药,后经多次随访,已彻底康复。

本病系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或其他原因引起DNA合成障碍,导致的一类贫血。起病缓慢,以贫血、消化道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等为临床特征,治疗较为棘手。本病属中医虚劳等范畴,系脾肾两亏,精血不足所致,方药以补肾填髓,健脾养血为主。方中重用仙鹤草一味,似取其补虚强壮作用。考《文堂集验方》,即有“龙芽草六钱,红枣五枚,水煎服”治虚损之记载。余临证时每以本品入药,伍以人参、黄芪、紫河车、白术、鹿角胶、鸡血藤、连翘、熟地、附片等品,常获良效。(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林陶奔 发表于 2025-4-1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仙鹤草在虚劳证治疗中的配伍应用——从一则巨幼细胞贫血验案谈起》

罗某巨幼细胞贫血一案,实为脾肾两虚、精血亏损之典型。案中重用仙鹤草为君,配伍温补脾肾之品,深得"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旨。笔者试从理法方药角度剖析其配伍精要。

一、病机辨析与治则确立
患者面色萎黄、倦怠脉细,显系《金匮要略》所云"虚劳里急,诸不足"之候。脾失健运则纳呆乏力,肾精亏虚则耳鸣头晕,气血两虚而见心悸气促。何氏断为脾肾两亏,正合张景岳"虚损之病,必及脾肾"之论。治以补肾填精、健脾养血,尤重"精血同源"之理,取鹿角胶、紫河车等血肉有情之品,佐仙鹤草补虚之力,实为标本兼顾之法。

二、仙鹤草配伍要义
仙鹤草(龙芽草)味苦涩性平,传统多用于收敛止血。然《本草纲目拾遗》载其"治虚损劳怯",本案取其30g为君,正合此用。现代药理证实其含仙鹤草素能促进造血功能。配伍方面:
1. 与参芪相伍:人参大补元气,黄芪益气固表,三者合用则补气生血之功倍增,暗合当归补血汤"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之理。
2. 与鹿角胶协同:鹿角胶温补肾阳,仙鹤草补而不燥,一温一平,使阳生阴长而不致助火。
3. 佐以连翘之妙:于大队温补中佐连翘15g,既制温药之燥,又解髓毒之滞,此即李东垣"补中寓清"之法。

三、剂型转换的辨证思维
初诊急则治标,以汤剂速效;待症缓则改丸剂,取"丸者缓也"之意。丸方中增入三七、当归等活血之品,防补药之壅滞;加麦冬、五味子养阴敛气,暗含生脉散之意。此等变化,足见医者"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伤寒论》)的辨证思维。

本案启示有三:其一,传统药物功效当结合现代研究重新认识;其二,补虚需注重脏腑关联,脾肾双补方能生化无穷;其三,剂型选择应符合疾病阶段特点。然需注意,仙鹤草治贫血宜用于虚证,若湿热内蕴者当慎用,临证仍需谨守病机,不可拘泥成方。

(本文依据传统中医理论分析,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龙依 发表于 2025-4-4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仙鹤草在巨幼细胞贫血治疗中的配伍思路探析》

罗某医案展示了中医辨证论治巨幼细胞贫血的典型范例。本案辨证精准,以脾肾两亏、精血不足为病机核心,立方遣药层次分明,尤以仙鹤草为君药的配伍体系颇具特色,值得深入剖析。

一、病机与治则的对应关系
患者呈现面色萎黄、脉细缓等精血亏虚之象,兼见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等脾失健运症状,更见头晕耳鸣等肾精不足之候。医者紧扣"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的经典理论,确立补肾填精、健脾养血的治疗原则,符合《景岳全书》"虚损之治,必究脾肾"的诊疗思想。

二、方药配伍的学术特色
首诊汤剂以仙鹤草30g为君,取其"补虚强壮"之功,考《本草纲目拾遗》载其能"健脾胃,补虚损";配伍人参、黄芪补益元气,紫河车、鹿角胶填补肾精,构成"先天后天同补"的立体结构。尤妙在佐以少量制附片(5g),既防滋腻碍胃,又寓"少火生气"之旨,暗合李东垣补中益气法。连翘一味,既制温药之燥,又防输血后潜在郁热,体现"治未病"思想。

三、剂型转换的学术考量
症状缓解后改丸剂缓图,深得《内经》"丸者缓也"之旨。丸方在汤剂基础上加入三七、当归等活血养血之品,既防久补滞瘀,又助新血化生。升麻的配伍尤见匠心,与参、芪相合,暗含补中益气汤升提之妙。炼蜜为丸更增补益之功,符合《本草备要》"蜜制甘缓益元"之说。

四、仙鹤草的应用启示
本案重用仙鹤草具有双重意义:其一,现代药理证实其含维生素K及鞣质,可改善造血微环境;其二,传统经验认为其"补而不滞",尤宜于虚损兼见消化功能障碍者。何钱医师将传统经验与现代诊断相结合,为中药现代化应用提供范例。

结语:本案成功之处在于严格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构建了以仙鹤草为核心的多维补益体系。提示临床治疗难治性贫血时,在规范西医治疗基础上,合理运用中医辨证思路,往往能取得协同增效之功。然需注意,附片等有毒药物必须严格炮制,具体应用仍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陶外 发表于 2025-5-6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仙鹤草治疗巨幼细胞贫血之临证思辨》

巨幼细胞贫血一症,乃现代医学所谓DNA合成障碍所致,然以中医观之,实属"虚劳""血虚"范畴。本案患者病程缠绵二载,呈现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等典型脾肾两虚之候,何钱医师以补肾填精、健脾养血为治,尤以重用仙鹤草为特色,深得中医辨证论治之精髓。

考仙鹤草(龙芽草)之用,历代医家多有阐发。《百草镜》谓其"治血病,消宿食",《本草纲目拾遗》更言其"疗吐血各病"。本案妙处在于突破其传统止血功效,而取其补虚强壮之性。盖因仙鹤草味苦性平,归肺肝脾经,既能收敛止血,又可补虚健脾,诚如《文堂集验方》所载治虚损之法。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其含仙鹤草素等成分,确有促进造血功能之效。

立方之妙,尤在配伍精当。以人参、黄芪补中益气,紫河车、鹿角胶填补精髓,白术、山药健脾助运,更佐附片温肾阳以助气化,鸡血藤、熟地养血活血,连翘清热防温补太过。诸药相伍,共奏脾肾双补、气血并调之功。后改丸剂缓图,更合"丸者缓也"之旨,使药力持久而不过峻。

此案启示有三:其一,辨证当把握脾肾两虚、精血不足之病机关键;其二,用药需突破仙鹤草传统功效,发挥其补虚之长;其三,剂型转换体现中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施治原则。然需注意,仙鹤草用量较大(汤剂30克),临床运用仍需因人制宜,中病即止。

今人治贫血,多囿于西医补充疗法。此案彰显中医整体调节之优势,通过燮理脾肾功能,使气血生化有源,实为治疗慢性贫血之典范。然文末所附"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之注,尤见医者仁心,读者当谨记。
长弓射太阳 发表于 2025-5-23 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仙鹤草在虚劳证治疗中的配伍应用——以巨幼细胞贫血验案为例》

(按:本文以学术视角解析验案,谨遵"述而不作"之训,冀与同道商榷。)

本案呈现典型虚劳证候群,其病机正如《理虚元鉴》所言:"虚劳之证,必始于脾而及于肾。"患者面色萎黄、脉细缓等象,显系脾失健运、肾精亏耗之候。医者以脾肾双补立法,尤以仙鹤草为君药,实得《本草纲目拾遗》"龙芽草补虚损"之要旨。

仙鹤草(龙芽草)之用,颇具深意。考《滇南本草》载其"治妇人月经或前或后,赤白带下,面寒腹痛,日久赤白血痢",传统多用于止血。然本案取其《植物名实图考》"补中益气"之功,以30克大剂量配伍人参、黄芪,暗合"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含仙鹤草素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此或为改善巨幼细胞贫血之机理。

方剂配伍尤见章法:紫河车、鹿角胶直补先天,取"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同前)之义;白术、山药健运中州,遵李东垣"脾胃一虚,百病由生"之训;少佐附片5克,既防滋腻碍胃,又寓"少火生气"(《内经》)之妙。连翘之用颇具巧思,既制温药之燥,又合当代"炎症性贫血"认识,体现"既病防变"思想。

转为丸剂时,增入三七、当归等活血之品,深得"久病入络"(《临证指南医案》)之要。升麻少量配伍,既升清阳,又引诸药入脾经,与补中益气汤配伍法度一脉相承。全方汤丸有序,符合《景岳全书》"新病可急治,久病宜缓图"的治疗原则。

本案启示有三:其一,传统草药现代应用当重视文献考据与临床验证结合;其二,大剂量使用仙鹤草补虚需严格辨证,非虚损证不可妄投;其三,中西医理可互参,如连翘抗炎作用与西医"贫血-感染"恶性循环理论暗合。

(结语:本文仅就个案展开学术讨论,具体用药请遵医嘱。传统医药精华需在辨证论治框架下合理运用,切忌机械套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