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09|回复: 2

[医药临床] 孙文治胆囊癌医案一则

[复制链接]
中国中医药报 发表于 2019-9-23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孙文主任专注于肿瘤疾病等疑难疾病的研究。下面这位患者是2017年就诊的胆囊癌患者,经过半年的治疗,所有指标恢复正常,一起来看看治疗过程:

吴某,女,55岁,安徽阜阳人。患者自述患有胆囊息肉10余年,因恐惧手术未治疗。2017年6月,体检CT提示胆囊癌可能大。随后行胆囊切除术及局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提示胆囊腺癌,Ⅱ级,局部淋巴结转移。

2017年7月9日初诊:人福中医门诊部。就诊时患者自觉双腿沉重乏力,咳嗽较甚,甚则呕吐,夜间加重,胃纳较差,刀口隐痛。拟方:柴胡、黄芩、人参、半夏、花蕊石、垂盆草、川楝子、元胡、青皮、鳖甲、浙贝母、虎杖、郁金、茵陈、石上柏、石见穿、甘草、麦冬、枳壳、威灵仙。14剂,每日1剂,水煎2次,分3次服。

2017年7月23日二诊:患者自述服药当天咳嗽大减,亦不呕吐。3~4剂后自觉体力明显好转,步履轻快,食欲大增,咳嗽愈。近日躯干上肢等处出现红色小风团,瘙痒明显。拟方:柴胡、黄芩、人参、半夏、虎杖、丹参、川楝子、元胡、瓜蒌、浙贝母、牡蛎、黄连、鳖甲、石见穿、焦三仙各、藤梨根、甘草、麦冬、吴茱萸。14剂,每日1剂,水煎2次,分3次服。

2017年8月20日三诊:患者为防止复发,决定放疗,在放疗期间出现咳嗽、白痰、夜间尤甚、便秘、右侧腰痛、荨麻疹夜间起、瘙痒、晨起不消等症状。拟方: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炙甘草、蝉衣、僵蚕、片姜黄、大黄、杏仁、紫苑、虎杖、藤梨根、炮山甲粉、鳖甲、浙贝母、石见穿、川断。14剂,每日1剂,水煎2次,分3次服。

2017年9月17日四诊:患者自述腰疼后背隐痛,因放疗出现白细胞低、大便黑、口干、其余尚可,放疗已结束。拟方:茵陈、柴胡、黄芩、红参、半夏、川楝子、元胡、花蕊石、石见穿、丹参、虎杖、威灵仙、郁金、鳖甲、土鳖虫、石上柏、焦三仙。14剂,每日1剂,水煎2次,分3次服。

在后来的4个月的治疗中,皆根据病人情况辨证施治。2017年12月2日的复查提示各项指标均已正常。 (吴广海 整理)

链 接

作者简介:孙文,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贵州省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出身中医世家,自幼随祖父在贵州省毕节地区悬壶行医,曾拜多位中医名宿为师学医,师从当代著名中医学家沈绍功先生。熟读中医各家经典,严格按照中医“理、法、方、药”辨证施治。对中医内科、妇科各种疾病均具有深厚的治疗经验,特别是对肿瘤、白血病、红斑狼疮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弘农耕夫 发表于 2025-4-23 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文治胆囊癌医案之辨证论治析微

孙文先生此案,以经方为基,融汇时方,辨证精准,用药灵动,实为当代中医肿瘤治疗之典范。细究其理法方药,可窥见三大要义:

一、少阳枢机为要,疏利肝胆为本。患者术后见双腿沉重、咳嗽呕吐、胃纳不佳诸症,显系肝胆疏泄失常,枢机不利。孙师首诊即以小柴胡汤为底方(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佐川楝子、元胡、青皮疏肝理气,更入鳖甲、郁金、茵陈柔肝利胆。此正合《伤寒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及"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之旨,使三焦气机得畅,肝胆升降复常。

二、痰瘀毒结并治,扶正祛邪兼顾。针对癌毒内蕴、痰瘀互结之病机,方中花蕊石、石见穿、石上柏化瘀散结,浙贝母、虎杖清热化痰,更佐人参、麦冬益气养阴。尤妙在二诊见风团瘙痒时,加入蝉衣、僵蚕透邪达表;放疗伤阴后,又以红参、鳖甲、土鳖虫等血肉有情之品固护正气。此即《医宗必读》"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之明证,示人攻邪勿忘扶正之理。

三、随证变法灵动,药症相应精微。观其用药轨迹:初诊重疏泄,二诊兼透表,三诊因放疗反应加入姜枣和营卫、杏仁紫苑宣肺气,四诊更添土鳖虫通络搜剔。凡此种种,皆本于"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仲景心法。尤值称道者,方中虎杖、藤梨根等现代药理证实具抗癌活性之品,与传统辨证浑然一体,体现"古方新用"之智慧。

此案启示后学:治肿瘤当恪守中医本体思维,以辨证论治为纲,不可囿于"抗癌中药"之堆砌。孙师深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经义,其组方既重视局部癌毒之清解,更注重整体气化之调燮,故能收半年愈疾之效。然读者亦当知,中医疗效评价须循"症-证-病"结合之则,此案虽指标复常,仍需长期追访,方为严谨。
戴威 发表于 2025-4-30 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孙文治胆囊癌医案析肿瘤辨治三要》

此案载胆囊腺癌术后调治全程,颇见章法。今以中医理论析其要旨,可概括为"三纲九目",为临床辨治提供参鉴。

一、以少阳为枢,斡旋气机
初诊见"双腿沉重、咳嗽呕吐"乃少阳枢机不利,胆热犯胃之象。孙师首投小柴胡汤化裁(柴胡、黄芩、半夏、人参),佐川楝子、元胡疏肝止痛,更入鳖甲、郁金软坚散结,暗合《伤寒论》"上焦得通,津液得下"之旨。尤妙在花蕊石、垂盆草并用,既清胆腑郁热,又防术后瘀毒内蕴,体现"治未病"思想。

二、因势利导,动态调方
二诊见风团瘙痒,此乃药达病所,伏邪外透之兆。孙师保留核心药对(柴胡、黄芩、鳖甲),加黄连、吴茱萸成左金丸法清肝和胃,更以藤梨根、石见穿解毒抗癌。至三诊放疗伤阴,急用麦门冬汤合升降散(蝉衣、僵蚕、姜黄)润燥息风,佐炮山甲粉通络止痛,示"随证治之"之变通。

三、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纵观全程,红参、麦冬等益气养阴之品贯穿始终,与虎杖、石上柏等抗癌药相伍,恰合《医宗必读》"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之论。四诊见白细胞低下,即以茵陈、红参、土鳖虫攻补兼施,终使正复邪退。

此案启示有三:其一,肿瘤术后当重视"少阳-三焦"气化功能重建;其二,放疗毒性属"火毒伤阴",需早投甘润之品;其三,虫类药(鳖甲、土鳖虫)与矿物药(花蕊石)配伍,可增强透络消症之功。孙师深得沈绍功先生"调气为先"心传,本案堪为现代肿瘤中医辨治之范本。

(按:石见穿、藤梨根等抗癌药用量未载,临证当遵"渐消缓磨"原则,忌峻猛攻伐。另放疗后黑便需警惕消化道出血,本案巧用花蕊石止血化瘀,亦见匠心。)

——庚子年仲夏 于金陵养正斋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