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88|回復: 2

[医药临床] 中风回春胶囊痹证新用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中风回春胶囊由当归(酒制)、川芎(酒制)、红花、桃仁、丹参、鸡血藤、忍冬藤、络石藤、地龙(炒)、土鳖虫(炒)、伸筋草、川牛膝、蜈蚣、茺蔚子(炒)、全蝎、威灵仙(酒制)、僵蚕(麸炒)、木瓜、金钱白花蛇等药物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痰瘀阻络所致的中风,症见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言语謇涩、口舌歪斜等。笔者临床运用中风回春胶囊治疗痹证取得显著疗效。

颈椎病

患者赵某,女,42岁。于2012年10月23日就诊。诉反复左上肢麻木疼痛1年余,加重1月。病人自述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上肢麻木疼痛,伴头痛、头晕,呈持续性发作,走路不稳,卧床休息后好转。口服西比灵,输液灯盏花、血塞通等治疗,后好转。近1个月以来,出现双上肢有麻木疼痛伴颈痛头晕,随来就诊。刻诊:神清、语言流利、头晕眼花、肢体麻木疼痛、颈项不适、心烦易怒、舌质紫暗、边有瘀点、脉弦涩等。内科系统查体正常,生理反射存在,双侧巴氏征(—)。超声多普勒(TCD)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MRI提示:颈椎间盘(C5~C6和C6~C7)突出,压迫硬脊膜囊。诊断:颈椎病(痹证日久,痰瘀阻络,不通则痛)。方药:口服中风回春胶囊6粒,每日3次,治疗4周后症状消失,至今未发。

中风回春胶囊活血化瘀,调和气血,舒筋通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神经压迫,使其临床症状改善或消除。

肩关节周围炎

李某,男,52岁,2011年10月26日初诊。诉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困难1年余加重1月,伴局部发凉、怕冷,夜间为甚。经按摩、理疗稍有好转,近一个月来症状加重,伴纳差(与服止痛类药物有关)、头晕目眩、身倦神疲、心烦易怒、四肢乏力,舌质紫暗,舌边尖有瘀点,脉弦涩。诊断:痹证(西医称为肩关节周围炎)。病机:疼痛发作日久,痰瘀阻络,不通则痛。治疗:中风回春胶囊6粒,每日3次,治疗4周后,症状消失,回访半年未发。

中风回春胶囊适合治疗本病。鸡血藤、威灵仙、伸筋草为治疗该病的常用经验药,具有行血补血、舒筋活络之功效,临床常用于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等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周某,女,62岁,2012年3月18日初诊。诉腰痛1年余,伴右下肢抽痛2月加重1周。现感觉有右腿疼痛沉重、肌肤麻木不仁、面色晦暗、身倦乏力、胸胁胀满、咳嗽时加重等症状,经卧床休息稍能缓解,影响睡眠;舌淡红边有瘀点,苔薄黄,脉细涩。体格检查:腰部外观无明显畸形,腰椎活动稍受限,腰4、5椎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腰椎MRI提示:腰椎间盘(L4~L5和L5~S1)突出,压迫硬脊膜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痹证日久,痰瘀阻络)。方药:口服中风回春胶囊6粒,每日3次,治疗4周后症状消失,回访半年未发。

本方蜈蚣、地龙、金钱白花蛇、地鳖虫、全蝎等虫类之品,味偏辛咸,辛能入络,咸能软坚,走窜最速,并能深入隧隙,细剔络邪,凡气血凝滞之处皆能开之,五味协同,力专效著,直达病所,为他药所不及;忍冬藤、鸡血藤、络石藤通经活络,对肢体功能的恢复配用虫蚁之品疗效显著;伸筋草,威灵仙,木瓜舒筋活络;当归(酒制)、丹参养血活血,古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川芎(酒制)、红花、桃仁活血化瘀。临床治疗痹证日久、痰瘀互结,疗效显著。(李怀民 甘肃省宁县和盛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卢色凸 發表於 2025-5-2 23:33 | 顯示全部樓層
《中风回春胶囊治疗痹证之临证体悟》

中风回春胶囊本为中风痰瘀阻络证而设,然观其组方之妙,实暗合痹证"久病入络""不通则痛"之病机。笔者临证发现,其活血通络之功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痹证治疗中颇具奇效,今结合案例阐发其理。

一、立方精义与痹证病机契合
方中当归、川芎、红花、桃仁为活血化瘀核心,配伍地龙、全蝎等虫类药搜剔络瘀,更佐以鸡血藤、忍冬藤等藤类药引经通络。此正合《临证指南医案》"络以辛为泄"之旨。痹证日久,气血凝涩,痰瘀互结,非此等峻药不能开其痹阻。尤妙在酒制之法,借酒行药势,更增通络之效。

二、临证验案辨析
1. 颈椎病案见脉弦涩、舌紫暗,显系气滞血瘀之候。方中蜈蚣、僵蚕善解神经压迫之挛急,丹参、牛膝引血下行,故能改善椎动脉供血。此与《医宗金鉴》"项强乃血瘀督脉"之论暗合。

2. 肩周炎案呈现"昼轻夜重"特点,正是血瘀特征。威灵仙通十二经,伸筋草解肌腠之挛,更得白花蛇透骨搜风,共奏"通则不痛"之效。此证治印证了《本草纲目》"风药能胜湿,辛温能开通"之理。

3. 腰突案见下肢抽痛,乃瘀阻太阳经之象。方中土鳖虫破瘀,木瓜舒筋,更以络石藤引药入络,使"血行风自灭"。此与《张氏医通》"腰痛必用活血"之训相符。

三、运用要点
1. 辨证关键:舌质紫暗、脉涩、痛处固定为用药指征
2. 疗程把握:4周为基本疗程,需配合功能锻炼
3. 禁忌注意:出血倾向者慎用,孕妇禁用

结语:中风回春胶囊治痹,实为"异病同治"之典范。其效验在于紧扣"痰瘀阻络"病机,非独中风可治,凡痹证属此者皆可化裁。然需谨记,中医贵在辨证,若见湿热痹证则非所宜,临证当详审病机而后施治。

(全文798字)
吕服 發表於 2025-7-25 00:53 | 顯示全部樓層
《中风回春胶囊治疗痹证之临证体悟》

中风回春胶囊本为中风痰瘀阻络证而设,然细究其组方配伍,实蕴"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深意。今就痹证新用之验案,阐发其理法方药之要义。

一、立方本旨与痹证病机契合
方中当归、川芎、红花、桃仁为君,取四物汤活血化瘀之基;丹参、鸡血藤助君药通络,犹《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之意;忍冬藤、络石藤、威灵仙为臣,祛风除湿而不伤正;地龙、全蝎、蜈蚣等虫类药为佐使,深谙叶天士"久病入络"之训。全方共奏活血通络、祛风除湿之效,正合痹证"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素问·痹论》)及久病多瘀之病机。

二、验案辨析
1. 颈椎病案见舌紫脉涩,显系《证治准绳》所言"瘀血痹"之候。椎动脉供血不足乃"血瘀络阻"之象,方中虫类药善通督脉,川芎上行头目,桃仁下行血海,使"血气得温则宣流"(《本草纲目》),故收效显著。

2. 肩凝症案夜间痛甚,此《丹溪心法》"血遇寒则凝"之证。方中威灵仙"通行十二经"(《药品化义》),配伍伸筋草解筋急,更佐酒制当归温通血脉,恰合"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素问·举痛论》)之病机。

3. 腰突症见下肢抽痛,乃"瘀血留着,阳气不能下达"(《医宗金鉴》)。川牛膝引药下行,木瓜舒筋缓急,土鳖虫破血逐瘀,三方合力,使"气血周流,痹痛自除"(《医学衷中参西录》)。

三、临证要点
1. 辨证关键在舌脉:舌质紫暗、边有瘀点,脉弦涩或细涩者尤为适宜。
2. 疗程设置:痹证日久者需"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素问·标本病传论》),建议4周为1疗程。
3. 配伍宜忌:风寒重者可佐桂枝汤,湿热明显者需合四妙丸,然阴虚血热者慎用。

此方新用体现中医"异病同治"之妙,然需谨守"辨证论治"之圭臬。现代研究表明,方中活性成分可抑制炎症因子、改善微循环,此即"通则不痛"之现代诠释。临证当以经典理论为纲,以方证对应为要,方能拓展古方新用之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