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 居易元和中,有詩友數十人,愛相酬唱。獨得詩之深者劉夢得、元微之,二公尤知其理,時人多以元、劉為先,號曰劉、元、白。故知元、劉之詩,知詩之骨髓,而播在人口,莫非騷、雅者也。夢得相寄云:『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雪裡高山頭白早,海中仙果子生遲。』此二聊神助之句,自能詩者鮮到於此,豈非夢得之深者乎? 居易貶江州,多游廬山,宿東西二林,酷愛於詩。有【閒吟】云:『自從苦學空門法,銷盡平生種種心。惟有詩魔降未得,每逢風月一閒吟。』自此味其詩理,撮其體要,為一格目,曰【金針集】。喻其詩病而得針醫,其病自除。詩病最多,能知其病,詩格自全也。金針列為門類,示之後來,庶覽之者猶指南車,而坦然知方矣。
 ○詩有內外意
 一曰內意,欲盡其理。理,謂義理之理,美、刺、箴、誨之類是也。二曰外意,俗盡其象。象,謂物象之象,日月、山河、蟲魚、草木之類是也。內外意皆有含蓄,方入詩格。
 ○詩有三本
 一曰有竅。二曰有骨。三曰有髓。以聲律為竅;以物象為骨;以意格為髓。凡為詩須具此三者。
 ○詩有四格
 一曰十字句格。二曰十四字句格。三曰五支字句格。四曰拗背字句格。
 ○詩有四得
 一曰句欲得健。二曰字欲得清。三曰意欲得圓。四曰格欲得高。
 ○詩有四練
 一曰練句。二曰練字。三曰煉意。四曰練格。練句不如練字;練字不如練意;練意不如練格。
 ○詩有五忌
 一曰忌格懦。二曰忌字俗。三曰忌才浮。四曰忌理短。五曰忌意雜。
 ○詩有八病
 一曰平頭。二曰上尾。三曰蜂腰。四曰鶴膝。五曰大韻。六曰小韻。七曰旁紐。八曰正紐。
 ○詩有五理
 一曰有美。二曰有刺。三曰有規。四曰有箴。五曰有誨。
 ○詩有三體
 紀帝德曰頌。干王道曰雅。諷上曰風。
 ○詩有四得
 一曰有喜而得之者;二曰有怒而得之者;三曰有哀而得之者;四曰有樂而得之者。喜而得之者其辭麗;怒而得之者其辭憤;哀而得之者其辭悲樂而得之者其辭逸。
 ○詩有四失
 一曰失之太喜其思放;二曰失之太怒其思躁;三曰失之太哀其思傷;四曰失之太樂其思盪。
 ○詩有上中下三等
 一曰純而歸正者上等也。二曰淡而有味者中等也。三曰華而不浮者下等也。
 ○詩有四不入格
 輕重不等,用意太過;指事不實,用意偏枯。
 ○詩有齊梁格
 四平頭,謂四句皆用平字入是也;兩平頭,謂第一句第三句用平字入是也。
 ○詩有扇對格
 第一句對第三句,第二句對第四句。
 ○詩有魔
 好吟而不工者才卑也;好奇而不純者格卑也。
 ○詩有三般句
 一曰自然句;二曰容易句;三曰苦求句。命題屬意,如有神功,歸於自然也;命題率意,遂成一章,歸於容易也;命題用意,求之不得,歸於苦求也。
 ○詩有數格
 曰葫蘆;曰轆轤;曰進退。葫轤韻者,先二後四;轆轤韻者,雙出雙入;進退韻者,一進一退。
 ○詩有六封
 一曰正名,天地、日月是也;二曰同類,花葉、草芽是也;三曰連珠、蕭蕭、赫赫是也;四曰雙聲,黃槐、綠柳是也;五曰疊韻,彷韻,彷徨、放曠是也;六曰雙擬,春樹、秋池是也。
 ○詩有四字對
 一曰疊韻字對;二曰疊語字對;三曰骨肉字對;四曰借聲字對。
 ○詩有義例七
 一曰說見不得言見;二曰說聞不得言聞;三曰說遠不得言遠;四曰說靜不得言靜;五曰說苦不得言苦;六曰說樂不得言樂;七曰說恨不得言恨。第一聊謂之『破題』,欲如狂風卷浪,勢欲滔天;又如海鷗風急,鸞鳳傾巢,浪拍禹門,蛟龍失穴。第二聊謂之『領聊』,欲似驪龍之珠,善抱而不脫也。亦謂之『撼聊』者,言其雄贍遒勁,能卑闔天地,動搖星辰也。第三聊謂之『警聊』,欲似疾雷破山,觀者駭愕搜索幽隱,哭泣鬼神。第四聊謂之『落句』,欲如高山放石,一去不回。
 ○詩有二家
 一曰有詩人之詩,二曰有詞人之詩。詩人之詩雅而正;詞人之詩才而辯。
 ○詩有物象比
 日月比君臣。龍比君位。雨露比君恩澤。雷霆比君威刑。山河比君邦國。陰陽比君臣。金石比忠烈。松柏比節義。鸞鳳比君子。燕淮比大小。早魚草木,各以其類之大小輕重比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