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来源: 中华文史网  当把里耶秦简与传统书面文献相对照后,不难发现其相符合者甚多。兹将具体情况列表如下(注:为了使表格内容更充实,这里添加了云梦秦简的内容。云梦秦简与里耶秦简的引文不一一列出,分别见《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华书局,1978年)、《湖南龙山里耶战国――秦汉古城一号井发掘简报》(《文物》于2003年第1期)、《湘西里耶秦代简牍选释》(《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1期)先期刊登37枚秦简的释文。): 里耶秦简        云梦秦简                  传统文献                              备  注
 守(J1[16]5正)      郡守[192]    《汉书・百官公卿表》:“郡守,秦官,掌治其
 太守[262]    郡,秩二千石。有丞,边郡又有长史,掌兵
 马,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更名为太守。”
 丞                                                                         关于郡丞的记载,云梦秦简中
 J1[16]3                                                                      不曾提及。
 尉(J1[9]1正)                    《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代理郡尉的可能称为尉,郡
 尉(J1[9]1背)                  郡置守、尉、监。”《汉书・百官公卿表》:“郡   尉属下的功曹简称为尉曹。 《后
 尉曹(J1[16]3)                   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甲卒,”《后汉书・百     汉书》中所记尉曹的职能和
 官志》:“尉曹主卒徒转运事”《后汉书・张T     里耶秦简中所记相合。
 传》:“郡吏王青者……父隆,建武初为都尉
 功曹,”《汉书・鲍宣传》亦有都尉功曹。
 司马(J1[9]8背)                  《史记・曹相国世家》:“西击秦将杨熊军于曲     据于豪亮考证,司马的地位要
 遇,破之,虏秦司马及御史各一人。”             低于尉[7](p.103)。
 县啬夫         县啬夫(15)   《管子・君臣上》:“吏啬夫任事,人啬夫任       云梦秦简整理小组认为县啬夫
 (J1[16]5正)                   教。”                                         就是县的令丞,而里耶秦简整
 理者认为县啬夫指县以下的机
 构主管官吏。
 县守(J1[9]1背)                                                                 以往考古材料和文献材料中不
 曾见到
 县令           县令(117)    《汉书・百官公卿表》:“县令、长,
 (J1[8]157正)                    皆秦官,掌治其县……皆有丞、尉,”
 令史(J1[16]6背)    令史(40)     《史记・项羽本纪》:“陈婴者,故东阳令史"      令史有属官为令史掾。
 令史掾       《史记・项羽本纪》集解引《汉仪注》:“令吏
 (124)        曰令史,丞吏曰丞史。”《汉书・夏侯婴传》:
 “高祖之初兴徒属欲攻沛也,婴时以县令史为
 高祖使。”
 丞(J1[16]6背)      县丞(249)    《汉书・百官公卿表》:“县令、长,皆秦官,     里耶秦简中守丞,或为丞的
 丞主(J1[9]984)                  皆有丞尉”                                     另一别称,或为代理县丞。
 尉(J1[8]133正)     县尉(148)    《后汉书・百官志》:“县万户以上为令,不满     《后汉书・百官志》注引《汉书
 属尉(J1[16]5正)                 为长。侯国为相。皆秦制也。丞各一人。尉         音义》曰:“正曰掾,副曰属”
 大县二人,小县一人。”                         即里耶秦简中属尉可能是县尉
 的副手,这也正合秦制“尉大
 县二人,小县一人”之说
 少内(J1[16]8正)    县少内(61)    王隆《汉官解诂》云:“小官啬                  少内守和少内的关系待考定。
 少内守(J1[8]152正)               夫,各擅其职。谓仓库、少内
 啬夫之属,各自擅其条理所职
 主。”
 司空(J1[8]133正)   县司空(148)                                                 司空属吏为佐、史。少内守、司空守,
 司空主(J1[8]133背) 司空佐史(134)                                               里耶秦简整理者认为是兼职。
 司空守(J1[8]134正)
 司马(J1[8]134正)   县司马(132)    《汉书・高祖功臣侯表》:“以左
 司马令史(124)  司马入汉”。
 司马令史掾
 (124)
 卒史(J1[16]5正)                  据《汉书》所载,左右内史大                   赵翼《陔余从考》卷二十六云:“秦汉
 卒史(J1[16]5正)                行及郡守属吏皆有卒史                         时官吏摄事者皆曰假。”
 狱卒史(J1[8]134正) 喜治狱鄢(7)   《汉书・路温舒传》:“求为狱小               金少英《秦官考》认为,“狱史、狱
 狱史(J1[8]133正)                 吏,因学律令,转为狱史”《史                 掾、狱吏实同官异称”。但据路温舒传
 记》正义引《楚汉春秋》云:                   中所云,由狱史可转为狱史,则金少
 “东阳狱史陈婴”。                           英说似不确。
 卒署(J1[9]1背)     署君子(148)                                                云梦秦简整理小组认为署是看守岗位。
 署金布(J1[8]156)   署(148)                                                    但结合里耶秦简中的卒署,金布、主
 署主责(J[9]1正)                                                               债,此说恐不确。卒署,可能是与司
 空职能相同的戍卒管理机构,署君子
 为卒署的长官,属下有金布、主债。
 主户(J1[8]155)                   《后汉书・孟尝传》:“尝少修操行,           主户为县属吏,主管
 仕郡为户曹史”。                             民户籍薄,职能同户曹。
 田官守(J1[9]981正) 大田(29)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
 仓主(J1[16]5背)    仓啬夫(198)   《汉书・百官公卿表》“又郡国诸仓
 仓佐(35)      农监、都永六十五官长丞皆属焉。”
 乡啬夫(J1[9]984背) 乡主(260)     《汉书・百官公卿表》:“乡有三               有学者认为乡不存在啬夫,里耶秦简
 乡守(J1[16]9正)                  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                   中乡啬夫证明《汉书・百官公卿表》所
 乡主(J1[16]9背)                  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                 说无误。
 游徼徼循禁贼盗。”
 里典(J1[8]157正)   典老(143)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訾其               秦时里的长官,即非称里正,又非称
 典(J1[8]157背)                   里正与伍老,屯二甲。”《后汉                 里魁,而称为里典。并有佐官,下辖
 里佐(J1[16]2)                    书・百官志》:“里有里魁,民有               大约27户民众,由县令、尉任免。
 什伍”。
 邮人(J1[8]154背)   以邮行(16)    《史记・留侯世家》索隐引《汉                 秦时“以邮行”,既通过邮、亭机构,
 书旧仪》曰:“五里一邮,邮人                 由“五里一邮,邮人居间”的邮人专
 居间,相去两里半”。                         递信息不必由官府另外派人传递。里
 耶秦简中的邮人也证明了《汉旧仪》
 关于邮的可信性。
 求盗(J1[16]5背)    求盗(147)     《史记・高祖本纪》注引应劭曰:
 宪盗(151)     “旧时亭有两卒:其一为亭父,
 害盗(150)     掌开闭扫降;一为求盗,掌逐
 捕盗贼。”
 通过以上表格,可知传统文献所记秦地方官吏大部分在秦简中可找到其本官,或其属官,或其本官属官俱在。其名称、内涵和功用都可得到不同程度的印证,尽管有些时候不完全相同。
 其次,里耶秦简还可补充订正传统文献中秦地方官制记载之不足。
 传统文献虽然比较全面系统,但缺误也不少,前人已多有订正,而新发现的里耶秦简在这方面的功用更为突出。这里仅举几例以资说明。
 对太守何时出现问题的订正。据《汉书・百官公卿表》所云,郡守是在“景帝中二年”更名太守。而里耶秦简J1[16]1:“□洞庭泰守府,□时守府快以来”。洞庭为秦郡(注:里耶秦简J1[9]8正:“越人戍洞庭郡”。),所以泰守,即是郡太守。里耶秦简J1[16]5正:
 “廿十七年二月丙子朔庚寅,洞庭守礼谓县啬夫卒吏嘉、卒史谷、属尉……当坐者言名史泰守府。”
 这都说明在秦始皇27年以前,在秦便已存在泰(太)守。这一职官名称,只是到汉景帝中二年才最终将太守作为郡守的统一名称,成为定制。
 郡丞的问题。《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在这里司马迁不曾提及郡丞的存在。而里耶秦简J1[16]3:
 “尉曹书二封,丞印。一封诣零阳,一封诣昆阳邑。九月已亥水下走印以”。可补《史记》不足。
 郡司马的问题。《汉书・百官公卿表》中不曾有郡司马的记载,但里耶秦简中则提供郡司马的记载。里耶秦简J1[9]8背:“嘉手。以洞庭司马印行事。”不仅郡有属官司马,而且还有郡司空(注:赵平安《秦西汉误释未释官印考》中有郡司空的秦封泥,载《历史研究》1999年第1期。)。有力地驳斥个别学者提出的郡不存在司马、司空的论说。
 县尉的问题。有学者认为:“秦本无县尉,只有郡尉”[8](pp.162―164)。而云梦秦简中有:“县尉时循视其攻(功)及所为,敢令为它事,使者皆赀二甲。”里耶秦简J1[8]133正:“或沓:廿六年三月甲午,迁陵司空、尉乘口卒算簿。”里耶秦简J1[8]157正:“卅二年正月戊寅朔甲午,启陵乡夫敢言之:成里典、启陵邮人缺,除士五(伍)成里成,为典,为邮人。谒令、尉以从事,敢言之。”里耶秦简J1[16]5背:
 “三月丙辰,迁陵丞欧敢告尉,告乡司空、仓主,前书已下,重听书从事。”
 而且里耶秦简中不仅有县尉的材料,更有属尉。里耶秦简J1[16]5正:
 “洞庭守礼谓县啬夫卒史嘉、(假)卒史谷、属尉”这就更加否定了其所主张的无县尉论。
 通过以上对里耶秦简的分析,特别是从秦地方官制角度入手,可见以往对秦地方官制的认识并不深入,但随着里耶秦简的出土,必将为这一问题的研究带来新契机。里耶秦简的出土不仅可以对秦文献数据有所补充,而且还可纠正秦地方官制中某些错误认识。研究秦地方官制,对于里耶秦简的研究也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秦官僚系统及其运行机制的深入了解,可以解决里耶秦简研究过程中一些悬而未决或貌似解决了的问题,如为何里耶秦简出土于窖井之中的问题,就可从秦地方政府的档案文书废弃制度的角度来分析。
 
 
 【参考文献】
 
 
 [1] 李学勤.初读里耶秦简[J].文物,2003,(1).
 [2] 王献唐.临淄封泥文字叙目[M].济南:山东省立图书馆,1936.
 [3] 吴骧,李永良,马建华.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发掘报告[A].敦煌汉简释文[C].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
 [4] 胡平生.马圈湾木简与厕简[A].吴荣曾.尽心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5]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走马楼贰拾贰号井发掘报告[A].长沙走马楼吴简整理小组.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a[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6] 高敏.秦汉邮传制度考略[J].历史研究,1985,(3).
 [7] 于豪亮.于豪亮学术文存[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 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下册[M].济南:齐鲁书社,19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