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32|回覆: 1

[中醫理論] 葉天士臨床驗證用魚膠

[複製連結]
姚鵬宇 發表於 2019-3-1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魚膠是中藥魚鰾的炮製品,魚鰾指石首魚科動物大黃魚、小黃魚或鱘科動物中華鱘、鰉魚等的魚鰾,又被稱為鱁鮧、魚白、魚脬、魚肚等名。將魚宰殺,取得魚鰾後,剖開,除去血管及黏膜,洗淨壓扁曬乾,即成魚鰾,將魚鰾煎熬溶化,冷凝後的膠狀物,稱為『魚膠』。【本草綱目】言:『鰾,即諸魚之白脬,其中空如泡,故曰鰾。可治為膠,亦名漩膠。諸鰾皆可為膠。』魚膠與魚鰾性味功效相同,魚鰾味甘,性平,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填精、養血止血、固精等功效,主治腎虛遺精滑精,帶下清稀,血虛痙攣,崩漏,吐血等,魚膠亦如是。然膠類多黏滯,固攝作用較勝,且炮製後更易食用。魚膠為補精之聖品,【本草新編】言:『魚鰾膠,絕似人之精,其入腎補精,不待言矣』。【毓麟驗方】所載聚精丸即以鰾膠合沙苑蒺藜而成,有填精止遺之功,為葉天士常用成方。魚膠亦有止血之能,清代元福編著【經驗方】一書以魚膠配甘蔗汁治療嘔血。

魚膠為葉天士臨床常用動物藥。在【臨證指南醫案】中,魚鰾及魚膠共出現十餘次,【未刻本葉氏醫案】共有7則醫案組方中均應用了魚膠。葉天士認為魚膠功效有三:一補益精血;二攝納固精;三止血。

補益精血

葉天士云:『夫精血皆有形,以草木無情之物為補益,聲氣必不相應,桂附剛愎,氣質雄烈……血肉有情,栽培身內之精血,多用自有益。』魚膠屬動物藥,為血肉有情之品,功能填補精血。膠是經水反覆煎煮,濃縮而成,故性味濃厚,功效敦實而不峻烈。【臨證指南醫案·虛勞】載顧案:『陰精下損,虛火上炎,脊腰髀酸痛。髓空,斯督帶諸脈不用。法當填髓充液,莫以見熱投涼』,以熟地、枸杞子、魚膠、五味子、茯神、山藥、湖蓮、芡實、金櫻子九味制丸服用。方中魚膠是唯一一味動物藥,可以填補陰精、充養精血,補肝腎及奇經八脈的虛損。葉天士云:『王道無近功,多服自有益』,故常用丸劑緩圖以補虛損。因膠有滋膩之弊,故加茯神、山藥、湖蓮、芡實四味同用健運脾胃,補益中氣,又有制約膠滯之效。

攝納固精

素問·六節髒象論】曰:『腎者,主蟄,封藏之本。』葉天士云:『腎主攝納之柄。』腎主攝納,攝則精不泄遺、龍相安定,納則氣能吸入,葉天士在安胎、止遺、攝血、定喘諸法中皆注重腎之攝納。【臨證指南醫案·遺精】載楊案:『脈垂入尺,有夢遺精。議填陰攝固其下』,以熟地、山萸肉、五味子、山藥、茯神、覆盆子、遠志、線魚膠、湖蓮、芡實、金櫻子,制丸鹽湯送服。葉天士言此治法為填陰攝固,方中線魚膠即魚膠經炮製而得。【外科全生集】載有其製備過程,曰:『(魚膠)剪細,同牡蠣粉炒如珠,去蠣為粉』,線魚膠性溫,功能補精止遺。【未刻本葉氏醫案】載:『夢泄,脈虛尺微』,以茯苓、遠志、線魚膠、沙苑子、湘蓮、熟地炭6味組方,亦有線魚膠一味。魚膠攝納的功效不僅體現在固精止遺,對於痰火上沖證亦有效用。【臨證指南醫案·痰】載汪案:『痰火上盛,腎氣少攝。朝用通攝下焦,暮服清肅上焦方法』。其中,朝用通攝下焦的方中即有線膠。

止血

魚膠有止血之能,【臨證指南醫案·遺精】載章案:『脈數虛,氣衝心熱,嗆咳失血,屢因嗔怒,肝陽升則血涌,墜則精遺。春末土旺,入夏正當發泄主令,暮熱晨汗,陰陽樞紐失固,議進攝真,其清寒肺藥須忌』,用魚鰾膠、生龍骨、桑螵蛸、芡實、茯苓、五味、秋石組方治之。【臨證指南醫案·吐血】載杜案:『脈小數,入尺澤,夏季時令發泄,失血形倦,治宜攝固下焦』,以熟地、山萸肉、山藥、茯神、建蓮、五味子、芡實、線魚膠、金櫻子組方。此病屬失血,而方中除了魚膠,沒有其他止血藥。

我國江浙、嶺南、台灣等地常用魚膠,故其使用很有地域特色。觀葉天士用魚膠多合都氣丸化裁,並加入芡實、蓮子對藥,補腎、填精、化氣功效尤著,利於恢復腎的固攝收納作用。(姚鵬宇 遼寧中醫藥大學)

曹柯伏 發表於 2025-4-16 18:53 | 顯示全部樓層
葉天士運用魚膠的臨床經驗探析

魚膠作為傳統中藥魚鰾的炮製品,其臨床應用源遠流長。考【本草綱目】所載,魚鰾"可治為膠,亦名漩膠",其製作工藝頗為講究:取石首魚科或鱘科魚類之鰾,剖淨血管黏膜,經曬乾、煎熬、冷凝而成。此物味甘性平,專入肝腎二經,具補腎填精、養血止血、固攝精氣之效,誠為補益精血之要藥。

一、魚膠的藥性特點與歷史應用
歷代醫家對魚膠的認識頗為深刻。【本草新編】稱其"絕似人之精",道出了魚膠作為"血肉有情之品"的特殊性。清代【毓麟驗方】所載聚精丸,即以魚膠配伍沙苑蒺藜,專治精關不固之證。考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及【未刻本葉氏醫案】,魚膠出現達十餘次,足見其臨床價值。葉氏總結魚膠三大功效:補益精血、攝納固精、止血療崩,實為經驗之談。

二、葉天士運用魚膠的學術特色
(一)補益精血之法
葉氏治療虛勞證尤重"栽培身內之精血",其言:"以草木無情之物為補益,聲氣必不相應",故善用血肉有情之品。觀【臨證指南醫案·虛勞】顧案,以熟地、枸杞、魚膠等九味制丸,其中魚膠為唯一動物藥,取其"性味濃厚,功效敦實"之性,填補奇經八脈之虛損。葉氏更佐以茯神、山藥等健脾之品,既防膠類滋膩礙胃,又取"後天養先天"之意,組方之妙,可見一斑。

(二)攝納固精之要
葉氏深諳【內經】"腎主蟄,封藏之本"之旨,在遺精、滑精等證中善用魚膠固攝。如【遺精】楊案,以魚膠配伍熟地、山萸肉等,製成丸劑鹽湯送服。鹽湯者,取其鹹味入腎,增強攝納之功。此法體現了葉氏"填陰攝固"的治療思想,通過補益腎精以恢復其封藏之職,較之單純固澀,更合"治病求本"之旨。

(三)止血療崩之巧
魚膠止血之功,葉氏運用尤為靈活。考清代【經驗方】以魚膠配甘蔗汁治嘔血,葉氏則進一步發展,在崩漏、吐血等血證中,常將魚膠與阿膠、龜板膠等配伍,既止血又補虛,標本兼顧。其妙處在於把握"膠類多黏滯"的特性,通過炮製與配伍,既發揮其固攝之效,又避免呆滯之弊。

三、臨證啟示
葉天士運用魚膠的經驗啟示後人:
1. 重視"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的原則,善用血肉有情之品填補真陰;
2. 注重炮製與劑型選擇,多採用丸劑緩圖,符合"王道無近功"的治療理念;
3. 講究配伍技巧,常與健脾藥同用,既增強藥效,又防滋膩礙胃。

魚膠一物,看似平常,然在葉氏手中,卻能發揮補虛、固攝、止血多重功效。今人研究傳統中藥,當如葉氏般既重藥性本質,又講究運用之妙,方能真正傳承中醫精華。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