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312|回復: 0

[医药临床] 逍遥散的作用和功效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1-27 12: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乳腺增生中医又叫乳癖病,是指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良性肿块。一般会在月经前1周加重,月经后减轻或者消失,严重者不分周期,胀痛难忍,尤其是现代的人工作紧张,压力大,情绪压抑,使发病率明显提高。乳癖最早见于汉〖中藏经〗。清〖疡科心得集〗对该病的症状描述较为具体。其云:『有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此名乳癖。』据文献报道此病好发于30~50岁妇女,约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乳癖可见于西医学的乳腺小叶增生、乳房囊性增生、乳房纤维瘤等疾病。具有一定的癌变危险。

病因病机

本病多与情志内伤、忧思恼怒有关。足阳明胃经过乳房,足厥阴肝经至乳下,足太阴脾经行乳外。若情志内伤,忧思恼怒则肝脾郁结、气血逆乱、气不行津、津液凝聚成痰;复因肝木克土,致脾不能运湿,胃不能降浊,则痰浊内生;气滞痰浊阻于乳络则为肿块疼痛。〖圣济总录〗云:『冲任二经,上为乳汁,下为月水。』所以本病多与月经周期相关。本病的基本病机为气滞痰凝,冲任失调,病在胃、肝、脾三经。由于情志不遂,或受到精神刺激,导致肝气郁结,思虑伤脾,痰浊内生,阻于乳络而发;或因冲任失调,上则乳房痰浊凝结而发病,下则经水逆乱而月经失调。

诊断

多见于青中年妇女,常伴有月经失调、流产史。常同时或相继在两侧乳房内发生多今大小不一的肿块,其形态不规则,或圆或扁,质韧,分散于整个乳房,或局限在乳房的一处。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与皮肤和肌筋膜无黏连,推之移动,腋下淋巴结不肿大。常感乳房胀痛,在月经前3~4天更甚,经后痛减或消失。有时乳头溢出黄绿色、棕色或血性液体。本病病程较长,常达数年,肿块的生长和发展多为间歇性,常在经前加剧,也可出现一段较长时间的缓解。

治法

本病以肝气郁结、痰浊阻滞、冲任失调为主,所以当以疏肝解郁、理气散结、调冲任为治疗大法。

用药

以逍遥散为主方加减治疗。逍遥散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药物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各15g,薄荷、炙甘草各6g。当归、芍药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诸药合用,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脾弱得复,气血兼顾,体用并调,肝脾同治。逍遥散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体阴用阳。若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体失养,皆可使肝气横逆,胁痛,寒热,头痛,目眩等证随之而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篇〗)。神疲食少,是脾虚运化无力之故。脾虚气弱则统血无权,肝郁血虚则疏泄不利,所以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此时疏肝解郁,固然是当务之急,而养血柔肝,亦是不可偏废之法。本方既有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调达,为君药;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为臣药。白术、茯苓健脾去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为佐药。用法中加入薄荷少许,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生姜温胃和中,为使药。

功效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根据逍遥散的组方和主治功能,查阅文献资料和经过临床长期实践证明,以逍遥散为主方加减治疗乳癖病有较好的效果。尤其适合于肝气郁结型。伴有气滞血瘀:可以以逍遥散加血府逐瘀汤加减,或者逍遥散加桃红四物汤。伴有痰浊阻滞:可以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或者加燥湿化痰散结药物如半夏、浙贝母、天花粉等。伴有冲任失调:在逍遥散基础上加调补冲任的药物如仙茅、仙灵脾、熟地等。临床对于乳癖病,包块明显或者多的,以上各种证型都可以加夏枯草、生牡蛎、浙贝母、三棱、莪术起到促进包块消散的作用。治疗初期疼痛严重加醋元胡理气止痛。

典型案例

患者朱某,女性,45岁,患者多年来双侧乳腺经前10天疼痛,近一年来由于家人重病,心情不佳,乳房疼痛加重,双侧乳房均有包块,右侧严重。患者舌红苔薄腻,有口臭。脉弦滑。考虑患者长期肝气不舒、肝郁化火、痰瘀互结,治疗以疏肝解郁、理气化痰散结为法,处方如下:柴胡15g,当归15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5g,生姜15g,薄荷(后下)6g,炙甘草各6g,浙贝母9g,法半夏9g,夏枯草12g,生牡蛎30g,醋元胡12g。以上药10剂,每日1剂水煎服2次,嘱患者饮食清淡,注意调畅情致,保持心情轻松。

二诊:患者疼痛减轻,但是包块未见明显消失,口臭消失。效不更方,原方减醋元胡,再进10剂。

三诊:患者基本不痛,包块明显减少。患者很是欣喜,要求服药巩固。原方再进10剂。

四诊:患者双侧乳房包块彻底消失,完全无痛感。患者要求继续服用一个疗程中药。以上方再服用1周,后以逍遥丸巩固1个月。随访半年无复发。

逍遥散为治疗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体阴用阳。若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体失养,皆可使肝气横逆,胁痛、寒热、头痛、目眩等随之而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篇〗)。神疲食少,是脾虚运化无力之故。脾虚气弱则统血无权,肝郁血虚则疏泄不利,所以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此时疏肝解郁,固然是当务之急,而养血柔肝,亦是不可偏废之法。所以逍遥散为基本方,治疗乳腺增生属于标本兼治的方法。(刘立红 安徽省宿松县孚玉镇大河村卫生室)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钱底 發表於 2025-6-30 13:47 | 顯示全部樓層
逍遥散在乳癖(乳腺增生)治疗中的应用与机理探析

乳癖一病,首载于汉《中藏经》,至清《疡科心得集》已详述其"随喜怒消长"的特征性表现。现代医学所称乳腺增生,实与中医乳癖在临床表现与病机高度吻合。逍遥散作为调和肝脾的经典方剂,其治疗乳癖的疗效已为千百年临床实践所验证,今就其作用机理与临床应用析论如下:

一、病机与方义的深度契合
乳癖核心病机在于肝脾失调、气滞痰凝。足厥阴肝经布胁肋,足阳明胃经贯乳中,情志怫郁则肝失条达,横逆犯脾,致使气滞、痰凝、血瘀三者搏结于乳络。逍遥散以柴胡为君,疏肝解郁而畅达气机;当归、白芍为臣,养血柔肝以固其本,符合《内经》"木郁达之"之旨。更佐白术、茯苓健脾祛湿,切断痰浊化生之源,薄荷助柴胡疏泄郁热,生姜温中和胃,使全方成为疏肝、健脾、养血三位一体的治疗体系。

二、临床应用的辨证要点
1. 肝郁明显者:症见经前乳痛剧烈、胁胀嗳气,可加香附10g、青皮6g增强疏肝力度;
2. 痰凝显著者:肿块质韧、舌苔厚腻,宜加法半夏12g、浙贝母15g化痰散结;
3. 冲任失调者:伴月经紊乱、腰膝酸软,需加仙茅10g、淫羊藿12g调理冲任;
4. 瘀血较重者:刺痛固定、舌质紫暗,当配丹参15g、莪术9g活血通络。

三、现代药理佐证
现代研究表明:方中柴胡皂苷可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当归多糖能抑制乳腺组织ERα过度表达,白芍总苷具有显著镇痛抗炎作用。全方通过多靶点调节神经内分泌、改善局部微循环、抑制乳腺上皮增生,这与中医"疏肝解郁"的治疗理念高度一致。

四、调摄要点
服药期间需配合情志疏导,避免郁怒忧思。建议配合乳房按摩(取膻中、期门等穴)及药膳食疗(如玫瑰花陈皮茶)。临床数据显示,连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有效率可达82.7%(《中医杂志》2019年数据),但需注意定期乳腺超声复查。

此方之妙,正在于标本兼顾:疏肝不忘实脾,行气不耗阴血,解郁不伤正气,充分体现中医"以平为期"的治疗智慧。然临床运用仍需谨守病机,辨证加减,方可得其真谛。
昨天的泪 發表於 2025-7-11 12:28 | 顯示全部樓層
《逍遥散调治乳癖病机要义与临证应用》

乳癖一证,诚如《疡科心得集》所言"随喜怒消长",其病机关键在于肝脾失调、气滞痰凝。逍遥散作为调和肝脾之千古名方,其组方深契乳癖病机,今详析其要。

一、方证相应之理
逍遥散以柴胡为君,疏肝解郁,直折气滞之本;当归、白芍为臣,养血柔肝,既防柴胡劫阴,又解"肝体阴用阳"之困。白术、茯苓健脾化痰,暗合"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之训;薄荷助柴胡疏泄,生姜温中和胃,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构成"疏肝-养血-健脾"三维调治体系,正应乳癖"肝郁脾虚-气滞痰凝-冲任失调"之核心病机。

二、临证化裁之法
1. 气滞甚者,加青皮、香附各10g,增强理气散结之力
2. 痰凝明显,加法半夏12g、浙贝母15g,化痰散结
3. 疼痛剧烈,加延胡索、川楝子各9g,理气止痛
4. 冲任不调,加仙茅、淫羊藿各12g,调摄冲任
5. 瘀血征象,加丹参、莪术各10g,活血化瘀

三、现代应用要点
1. 周期疗法:经前侧重疏肝理气,经后注重健脾养血
2. 情志调摄:配合移情易性之法,嘱患者保持情绪畅达
3. 疗程把握:一般需连续调治3个月经周期
4. 鉴别诊断:需与乳岩(乳腺癌)严格鉴别,必要时结合现代检查

四、作用机理阐微
现代研究表明,逍遥散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改善雌激素水平波动;其抗纤维化作用能抑制乳腺组织增生;所含芍药苷等成分具有明确镇痛效果。此正与中医"疏肝解郁-调理冲任-化痰散结"之效相印证。

结语:逍遥散治乳癖,贵在把握"肝脾同治、气血兼顾"之旨。临证当据证化裁,配合情志疏导,方能收标本兼顾之效。然需谨记,若见肿块质地坚硬、边界不清或乳头溢血等恶变征象,当立即转诊西医,不可拘泥于方药。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