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 
 一,三公制度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共同行使宰相的職權,協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務,參與中央政府的行政決策,並負責具體的執行。
 
 1,丞相
 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祿最高,掌佐天子,助理萬機。西漢初期,丞相具有選用官吏之權,有彈劾百官和執行誅罰的權力,有主管郡國上計和考課之權,有總領百官朝議和奏事之權,有封駁皇帝詔令和諫諍之權,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儲,封贈,賞功,罰罪等事,以及財政,選舉,民政,法律,禮制,邊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往往是由皇帝委託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議,集議的結果由丞相領銜上奏於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決策定議。
 丞相府的官員和掌職及俸祿如下:
 丞相,金印紫綬,秩俸萬石。
 丞相司直,輔佐丞相,檢舉不法,秩俸千石。
 丞相長史,輔佐丞相,督率諸吏,處理各種政務,秩俸比千石。
 丞相征事,秩俸比六百石。
 丞相史,秩俸四百石。
 丞相少史,秩俸三百石。
 東曹掾,領郡國事,主長史的任命,外出督州郡,秩俸比四百石。
 西曹掾,領百官奏事,主府中吏之進退,秩俸比四百石。
 議曹,主謀議事。
 辭曹,主評訟事。
 奏曹,主章奏事。
 賊曹,主盜賊事。
 決曹,主罪法事。
 集曹,主簿計事,秩俸比三百石。
 戶曹,主民戶祭祀農桑事。
 法曹,主郵驛科程事。
 尉曹,主卒徒轉運事。
 倉曹,主倉谷事。
 兵曹,主兵事。
 金曹,主錢幣鹽鐵事。
 計相,主郡國上計事。
 主簿,省錄眾事。
 侍曹,主通報事。
 2,太尉
 太尉是朝中僅次於丞相的官職,專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為最高的武官職位,秩俸萬石,金印紫綬。官吏主要有長史和主簿。
 3,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主要行使副丞相的職權,是丞相的助理,對包括丞相在內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動進行監察,三公中地位最低,秩俸是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二,九卿制度
 
 九卿是指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九個機構。同時執金吾,大長秋,將作大匠的地位和秩俸都與九卿相同,因此把他們和九卿統稱為諸卿。京北尹,右扶風,左馮翊是三輔即京師地區的地方行政長官,有資格參加朝議,具有高與一般郡國長官的特殊地位,因此也得以列於諸卿。
 1,太常
 太常原名為奉常,漢朝景帝時改名為太常。掌宗廟事,一般不參加具體的行政事務,是九卿之首。
 屬官主要有太史,太樂,太祝,太宰,太卜,太醫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諸廟寢陵園,機構複雜,編制龐大。
 太常機構的官吏,俸祿,印件及其掌職如下:
 官名 秩俸 印件 掌職
 太常卿, 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掌宗廟禮儀。
 太常丞, 秩俸千石, 銅印黑綬,掌凡祭祀及行禮之事,總署曹事,典諸陵邑。
 贊饗, 秩俸六百石, 銅印黑綬,掌贊天子。
 禮官大夫, 千石至六百石,散職無印,是太常禮儀顧問。
 太常掾, 秩俸四百石, 銅印黑綬,助太常丞。
 掌故, 秩俸六百石, 銅印黑綬,主政事。
 均都長丞, 主山陵上槁輸入。
 都水長丞, 主宗廟陵園治水堤。
 曲台署長, 主典台殿事。
 太史屬官:
 太史令, 秩俸六百石, 銅印黑綬,掌天時,星曆。
 太史丞, 秩俸四百石, 銅印黑綬,輔佐太史令。
 侍詔, 秩俸二百石, 分掌星曆,龜卜,請雨事。
 治歷, 主曆法。
 太常掾, 秩俸四百石, 銅印黑綬,助太常丞。
 掌故, 秩俸二百石, 主故事,掌歷史上國家祭祀,喪娶事。
 大典星, 掌星曆。
 望氣佐, 主望氣。
 明堂丞, 秩俸二百石, 銅印黃綬,掌守明堂。
 靈台丞, 秩俸二百石, 銅印黃綬,掌守靈台。
 靈台侍詔, 分掌星,日,天象,鐘律之事。
 太樂屬官:
 太樂令, 秩俸六百石, 銅印黑綬,凡國祭祀,掌請奏樂及大饗用樂之事。
 太樂丞, 秩俸四百石, 銅印黑綬,太樂令助手。
 員吏, 秩俸百石, 太樂丞手下的具體辦事者。
 樂人八佾舞, 凡祭祀時為之樂舞。
 太祝屬官:
 太祝令, 秩俸六百石, 銅印黑綬,凡國祭祀時掌讀祝詞及迎送諸神。
 太祝丞, 秩俸四百石, 銅印黑綬,掌祝小神事。
 員吏, 秩俸百石至斗食, 協助令,丞。
 祝人, 祭祀時司告鬼神的人。
 宰人, 主廚。
 太宰屬官:
 太宰令, 秩俸六百石, 銅印黑綬,凡國祭祀時掌陳饌具。
 太宰丞, 秩俸四百石, 銅印黑綬,掌宰工鼎俎饌具之物。
 明堂丞, 秩俸二百石, 銅印黑綬,凡國祭祀掌明堂饌具。
 員吏, 百石至斗食, 太宰丞下具體辦事者。
 宰人, 主廚。
 屠者, 主屠牲。
 衛士, 主警衛。
 太卜屬官:
 太卜令, 秩俸六百石, 銅印黑綬,國有大事時主卜問。
 太卜丞, 秩俸三百石, 銅印黃綬,助佐太卜令。
 員吏, 具體辦事者。
 太醫屬官:
 太醫令, 秩俸六百石, 銅印黑綬,掌醫藥。
 太醫丞, 秩俸四百石, 銅印黑綬,掌醫藥。
 太醫 掌醫藥。
 諸宗廟寢屬官:
 令, 秩俸六百石, 銅印黑綬,守宗廟,掌案行掃除。
 食監, 秩俸六百石, 銅印黑綬,主食官令號。
 丞, 秩俸四百石, 銅印黑綬,助令守廟。
 校長, 秩俸四百石, 銅印黑綬,主宗廟寢兵戎盜賊事。
 監丞, 秩俸三百石, 銅印黃綬,食監助手。
 中黃門, 食監助手。
 寢陵園食官屬官:
 廟郎, 主宗廟。
 寢郎, 主守寢。
 園郎, 主守園。
 員吏,
 衛士, 主諸廟陵園警衛。
 博士屬官:
 祭酒, 秩俸六百石, 銅印黑綬,主教育。
 博士, 秩俸比六百石, 掌教育弟子,國有疑問,掌承問對。
 博士弟子,
 歌吹諸生。
 
 2,光祿勛
 光祿勛,由秦郎中令演化而來,主管宮廷內的警衛事務,但是實際的權力不止於此。
 皇帝的智囊班子集中在這裡,同時這裡又是候補官員集中訓練的地方。
 光祿勛官吏:
 光祿卿, 秩俸中二千石,銀印青綬,
 光祿丞, 秩俸千石,
 車郎將, 秩俸比千石,
 戶郎將, 秩俸比千石,
 騎郎將, 秩俸比千石, 此三郎將統稱郎中三將,主宿衛護從。
 做中郎將, 秩俸比二千石,
 五官中郎將,秩俸比二千石,
 右中郎將, 秩俸比二千石, 此三郎將統稱中郎將,主宿衛護從。
 虎賁中郎將,秩俸比二千石,
 羽林中郎將,秩俸比二千石, 此二將統稱為虎賁羽林,主宿衛護從。
 光祿大夫, 秩俸比二千石,
 太中大夫, 秩俸比一千石,
 中散大夫, 秩俸六百石,
 諫議大夫, 秩俸六百石, 此四大夫掌故問應對,為皇帝謀事。
 議郎, 秩俸六百石, 為皇帝謀事。
 僕射, 秩俸比千石, 主賓贊受事。
 謁者, 秩俸比六百石, 主賓贊受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