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日志
                                                        
                                                                
                                    
                                        
                                    
分享
孔子與老子誰先誰後的存疑
                                                                                延章 2023-7-21 08:17
                                    
                                                                                現代社會思想,處於極其混亂的狀態。  國人既從內心堅持着儒家思想的精神,如仁義、忠貞、天理、良心等,又主動擁抱西方的思想,如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等,並妄圖用來主導自己的一切,同時,又反儒揚老,老莊的思想處於歷史上的鼎盛時期。  『老子是孔子的老師』『孔子向老子求教』等,看上去荒謬,卻幾乎成為整個社會的定論。  歷史上真的是這樣的嗎?這種說法存在很嚴重的漏洞。    首先,從【 道德經 】的思想觀點來看,老子應該是戰國時期的人,而從【 論語 】【 禮記 】【 春秋 】【 孔子家語 】等經典文獻的思想來看,孔子是春秋時期的人。  其次,【道德經】全篇有針對【論語】的逆反觀點語句,但是【論語】則只有極少的儒道相通的語句。  由此可見,是【論語】影響了【道德經】,而不是【道德經】影響了【論語】。  也就是說,是孔子影響了老子,而非老子影響了孔子。  而且,老子與莊子相通,莊子是戰國時期人物,極可能老莊二人是相互影響的,甚至老子在莊子之後。而老莊的思想,如自由自在等,明顯出於對戰國時期混亂的環境的無奈。  最後,春秋時期的東周,社會主流風氣處在王道思想式微時,但仍然不悖於王道思想,同時也並無戰國時期的權謀思想。  王道思想,與權謀思想存在本質的區別,其差異不亞於儒家文化與資本主義的差異。  春秋時期的社會思想環境,無法產生老莊的思想,就像華夏文化不可能產生資本主義思想一樣。                                    
                                        个人分类: 隨筆|
                                                                                2590 次阅读|
                                                                                1 个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