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240|回复: 1

[考古发现] 农村拆迁,偶见明朝开国功臣俞廷玉俞通渊后裔所立残碑

  [复制链接]
儒家公羊学 发表于 2018-10-24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村里到处都在拆迁,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和残碑断碣,今日偶见明朝 开国功臣后裔 所立残碑。在一间被拆毁的宗祠,残垣断壁上,尚有清代石碑一通,仔细观之,碑文尚可辨识,乃《俞氏囗建宗祠碑序》。

其中有云

闻周王开基修祖庙以序昭穆,孔圣训孝先追远而报宗亲,是知问本寻源人所当执也。溯我始祖俞廷玉发迹江南凤阳府安丰县,生子三,三通渊,次通源,长通海,次长后裔派衍各省,唯通渊之子俞聪自囗囗三年授建昌卫,出师宣光江,炳灵锡此当为“赐”字之误梦显圣,迎奉任所,远迩祈酬有感,至正德年造庙于西城,香烟益见鼎盛,然我祖嘱子孙祀事勿缺,历今数百馀年,神恩庇佑,祖泽绵延,故尔后裔蕃衍,俊杰挺生,流之光,实因积之厚矣。兹合族同心创建宗祠,祀列祖在天之灵以妥以侑,表孙子疑子孙之误奉先之意而炽而昌。特叙岭末,勒石不朽。并将修造费用数目列后后字之误
...略...

皇清咸丰七年岁次丁巳

俞氏囗建宗祠碑序

俞氏囗建宗祠碑序

俞氏囗建宗祠碑序

查明代黄金所撰《皇明开国功臣录》、焦竑《国朝献征录》及清修《明史》可知,此处俞氏乃明朝开国功臣龙虎上将军河间郡公俞廷玉、嶲国公俞通渊父子后裔,明朝正德年间开始创立家庙,清代改建为宗祠。俞廷玉,元末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后迁居巢湖,创立巢湖水师,于至正十五年,率领巢湖水师助明太祖朱元璋发起渡江战役,打败元朝长江水师统帅蛮子海牙,占领集庆今江苏南京,开基江左,后又以巢湖水师控扼长江,先后打败了陈友谅的洞庭湖水师和张士诚的太湖水师,奠定了明太祖统一中国南方的基础。俞廷玉三个儿子,长子俞通海,官中书省平章政事副丞相,封豫国公,死后独生女为明太祖所收养,封金花公主;次子俞通源,嗣官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封南安侯;季子俞通渊,官骠骑将军,封越嶲侯,建文二年,领豹韬卫亲军御靖难之师,战殁白沟河,追封为嶲国公,后裔为明朝世将,曾在永乐年间参与征伐安南今越南的战役,所以上述碑文中有“出师宣光江”等语,宣光江在今越南宣光省。

俞廷玉父子四人均为明朝开国大将,明太祖在颁给俞通源的誓书铁券中说:“朕观历代有父及其子,兄及其弟,皆为佐运之良臣者,心甚嘉之,然世不多见。朕起自淮右,驻兵和阳,尔兄通海以所部师来附,东渡大江,如履平地,乃克采石,定金陵。继而两平敌国,勋绩著焉。何大功将集,遽然先逝?朕悯其劳,追封为豫国公。尔通源实其亲弟,因世其官,以平章镇于江淮。从征中原,多效劳力。今天下已定,论功行赏,朕无以报尔,是用加尔爵禄,使子孙世世承袭。兹与尔誓:若谋逆不宥,馀犯死罪,尔免二死,子免一死,以报尔功。”俞氏家族墓位于今南京雨花台,前几年人民网曾有专题报道。

上述《俞氏囗建宗祠碑序》可为明代开国功臣家族历史和明初卫所世官制度及对安南的战事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神魔鬼啖 发表于 2025-5-5 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凤阳俞氏宗祠残碑考略》

顷见"儒家公羊学"君所录咸丰七年《俞氏建宗祠碑序》,此诚近年明代军事史研究之重要发现。碑文虽漶漫残缺,然其史料价值殊堪重视,今试为考释如次。

一、碑文校勘与史源辨析
碑中"炳灵锡梦"当为"炳灵赐梦"之讹,此典出自《诗经·大雅·崧高》"维岳降神,生甫及申"郑玄笺。考俞通渊征安南事,《明太宗实录》永乐四年十二月条确有"命都督俞通渊充总兵官,率师征交趾"记载,与碑文"出师宣光江"相合。至若"正德年造庙"之说,恰可补《明武宗实录》之阙,盖俞氏家族在正德年间仍保持军功世家地位。

二、俞氏将门世系考
俞廷玉父子事迹,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卷三载之甚详。其巢湖水师之归附,实为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突破长江天堑之关键。碑文称"发迹江南凤阳府安丰县",此说需辨证:据《明史·地理志》,安丰县属寿州,与濠州(凤阳)相邻,盖俞氏先世或居安丰,后徙濠州。俞通渊"战殁白沟河"事,《明史·功臣世表》系于建文二年(1400),与碑文合。其子俞聪任建昌卫指挥使事,可参万历《大明会典》卷124卫所条。

三、清代宗祠建制考
碑文"合族同心创建宗祠"反映清代宗族组织化趋势。考咸丰七年(1857)正值太平军与清军激战江淮之际,俞氏犹能修建宗祠,可见其族 resilience。碑末详列修造费用,此乃清代宗族经济研究之珍贵个案,可与徽州文书互证。

此碑之发现,不仅佐证传世文献,更揭示明代军事贵族向清代地方士绅的转型轨迹。俞氏自元末水师将领,历明初军功世家,至清中叶已完全地方化,此过程恰可视为中国近世社会变迁之缩影。建议当地文保部门妥善保存此碑,并进一步搜集俞氏族谱,或可续写《俞氏家乘》之新篇。

(全文计789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