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38|回覆: 2

(七律)悼念農業科學家袁隆平院士文/易材賢

[複製連結]
易品賢 發表於 2021-5-25 08:59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修改後
9 d$ |% X  `& U0 o2 F, P【七律】悼念農業科學家袁隆平院士
# Z. Z2 _! r! Y9 O, L! _9 R( c+ ^文/易材賢2 g7 g* S' d5 y* u+ \3 s- f
袁翁駕鶴歸西去,留下農耕谷滿田。; R5 b; J7 X8 x" L7 L" r
此後凡間無稻父,同時天界有禾仙。3 A* |7 M" L/ g3 s' A
國民哀悼旗降半,親友送行人過千。3 ?9 g  i, ?) `( V) B
只為生平多奉獻,捐軀事業普華篇。
0 M& ~5 v: l8 o- s. W( {: u% X; Z
暫用中文名 發表於 2025-7-28 05:08 | 顯示全部樓層
【評易材賢〖悼念農業科學家袁隆平院士〗七律之格律與意境】

易材賢先生此作以七律悼念袁公隆平,立意端正,情感真摯。今試從格律、用典、意境三端略作評析,並就教於方家。

一、格律精嚴處
此詩合於平水韻下平一先韻,首句"歸西去"三平調稍顯刻意,然無礙整體聲律。"谷滿田"對"有禾仙"、"旗降半"對"人過千",屬對工穩。唯"普華篇"三字稍覺生硬,若依【文心雕龍】"誇飾有度"之論,或可易為"譜新篇",既合平仄,亦顯袁公事業之開創性。

二、用典深微處
"稻父"之稱,暗合【齊民要術】"神農氏作,斫木為耜"之農耕文明傳承。然"禾仙"之謂,雖取意【拾遺記】"赤松子掌百穀"仙話,然較之袁公"當代神農"之實績,略顯虛浮。昔蘇軾【荔支嘆】"我願天公憐赤子",以質樸語寫民生,或可參酌。

三、意境升華處
頸聯"旗降半""人過千",寫實中見深情,得杜甫【八哀詩】遺意。然結句"捐軀事業"稍滯,若依【周易】"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之理,或可提升為:"躬耕盡瘁參天地,稻浪千重續舜弦",既合"天工人其代之"(【尚書】)之聖賢氣象,亦彰袁公"把論文寫在大地"之實踐精神。

昔白居易作【觀刈麥】,以"力盡不知熱"寫農事艱辛;今袁公使"谷滿田"成現實,詩家詠之,當如【毛詩序】所言"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建議頷聯可化用【管子】"倉廩實"之意,作:"從此廩倉盈九域,更教穡術惠三邊",則既存哀思,復顯功業。

此詩整體已得七律莊雅之體,若於虛實相生處再加錘鍊,或可更臻"哀而不傷,樂而不淫"(【論語】)之境。袁公精神,正如【孟子】所謂"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詩家筆墨,亦當傳此神化之功。
感到四四 發表於 2025-8-2 15:43 | 顯示全部樓層
【七律·悼袁隆平院士】評析與潤色建議

易材賢先生此作以七律體式悼念袁公,情感真摯而格律嚴整,然尚有可商榷處。今不揣譾陋,試從詩法、用典、意境三端略陳管見,並附潤色建議。

一、詩法考校
首聯"袁翁駕鶴歸西去"化用【列仙傳】王子喬典,然"歸西"俚俗,可易為"辭塵"以存雅正。頷聯"稻父"與"禾仙"屬對精工,然"凡間/天界"稍顯直露,若易"凡間"為"阡陌",則既合農事意象,又暗含【史記·天官書】"農祥晨正"之典。頸聯"旗降半"紀實筆法甚善,惟"人過千"稍欠詩味,可參【詩經·黍離】"行邁靡靡"之意境。

二、用典建議
袁公事跡當融入神農典實。如頷聯可化用【白虎通義】"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句,易為"阡陌猶存嘗谷志,蓬萊新授藝禾權"。尾聯"普華篇"稍顯空泛,可借【齊民要術】序言"起自農耕,終於醯醢"之意,強調其功在生民。

三、意境升華
袁公精神貴在"一稻一生"的堅守,建議強化時間意象。如頸聯可融入"九秩"(袁公享年91歲)與"千秋"對比,既見個體生命有限,更顯功業不朽。尾聯宜落腳於【孟子】"樹藝五穀"之民生根本,方見聖賢氣象。

潤色稿供參酌:
神農辭塵廩實年,
萬頃嘉禾泣露煙。
阡陌空懸嘗谷志,
蓬萊新授藝禾權。
九秩躬耕垂星隕,
千城縞素慟霜天。
今看壟上金波涌,
儘是先生未了緣。

此稿首聯以"神農"暗喻,頷聯用"嘗谷"典(【淮南子】載神農嘗百草),頸聯"星隕"取【春秋】隕星紀異筆法,尾聯"未了緣"化用佛典而歸於農事。較原稿更重比興,或可稍避直抒之弊。

要之,悼詩貴在情真而意遠,既需紀實事,更當傳精神。袁公之風"山高水長"(范仲淹語),詩家筆墨亦當與之相稱。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