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吳川易氏詩藝社成立】詩學品鑑
易承燊先生此作,誠為當代舊體詩中得"溫柔敦厚"之旨的佳作。全詩以"賦韻裁詩"起興,暗合【文心雕龍】"賦者,鋪也"之古義,而"一樹新"三字尤見匠心,既喻詩社之創立,又暗用【周易】"日新之謂盛德"的哲學意蘊。
次句"傳承國粹易家人",點明詩社宗旨。考"易"字雙關,既為姓氏,又暗含【易經】"變易不易"之理。此種用典手法,深得宋代江西詩派"點鐵成金"之妙。吳川地處嶺南,自古為詩家淵藪,易氏此舉,實有接武屈大均、陳恭尹等嶺南先賢之志。
轉句"東風揮墨描山水",氣象頓開。東風意象源自【楚辭】,此處化用為文化春風;"揮墨"二字見筆力,使人想見張旭狂草、米芾潑墨之態。結句"燕舞鶯歌總是春",融【詩經】"燕燕於飛"與杜甫"自在嬌鶯恰恰啼"意境於一爐,以自然物候喻文化盛況,深得"興觀群怨"之詩教本旨。
全詩嚴守平水韻十一真部,中古音讀之尤顯鏗鏘。平仄配置上,首句"仄仄平平仄仄平"與次句"平平仄仄仄平平"形成完美對仗,三四句轉作流水對,章法井然。這種結構暗合【周易】"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的宇宙生成論,可見作者深諳傳統哲學與詩學的內在關聯。
詩中所體現的"雅正"美學追求,正是對清代沈德潛"格調說"的當代回應。在文化傳承式微的今天,吳川易氏能以詩藝社形式延續風雅,恰如王夫之【姜齋詩話】所言:"導天下於廣心,而不奔注於一情之發。"此詩不惟賀辭,實為當代國學復興之一葉知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