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018|回复: 2

[医药临床] 养颜消斑!菟丝子的功效与作用

[复制链接]
悦读中医 发表于 2020-7-24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导读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面部皮肤色素沉着斑,常反复发作,虽然多发生于中年女性,但很多男性也会中招。在本草世界里,有一味中药是黄褐斑的克星,它就是菟丝子。一起和小编看徐书教授为我们讲解这味天然的“祛斑化妆品”吧!

菟丝子图片

菟丝子图片

菟丝子图片

菟丝子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味甘、辛,气平、温;

《功效》主续绝伤,补不足,强阴坚骨《神农本草经》,可升可降,可坚筋骨,除腰膝冷痛,强阴气,止阴寒之泄精,为补肾经虚寒之药;

《作用》治男妇虚冷劳伤,腰膝冷痛,消渴热中,泄精尿血《神农本草经》,治疗黄褐斑、闭经。

余在临床中运用菟丝子治疗黄褐斑、闭经,疗效颇佳,现分享经验如下。

1.菟丝子善治黄褐斑

黄褐斑亦称肝斑,是发生在面部的常见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以女性多见。黄褐斑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情况:一为气血不荣,二为气滞血瘀。前者当用补中益气汤,后者当用血府逐瘀汤。余从古籍中受到启发。《神农本草经》载:“菟丝子气味辛平无毒,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汁去面䵟……”《药性赋》载:菟丝子“驻颜”,“令人多子”。经余临床验证,菟丝子不仅可以补肝肾,益精髓,尚有宣通百脉、柔润肌肤、消斑之功。

野生菟丝子图片

野生菟丝子图片

野生菟丝子图片

根据黄褐斑出现的部位进行加减:鼻梁加苍术、白术、枳壳;额头加黄连、肉桂;左颊加柴胡、白蒺藜;右颊加桑白皮、菊花;下颚合用桂枝茯苓丸;上唇加鹿角霜、紫石英。在此基础上加专病专药:菟丝子、凌霄花、桑叶、僵蚕、白芷。以此法治疗多例黄褐斑均有良效。

2.菟丝子善治闭经

闭经是常见的妇科病,临床中多因气血不足、肝郁肾虚、寒凝气滞致冲任不调、胞脉不通而发此病。余在临床中治疗时首先分虚实。实证者,当用五积散,攻之开之;虚证者,当用四物汤、二仙汤,温之养之,在此基础上重用菟丝子30g,以宣通百脉,阴阳双补,调和冲任,使胞脉通畅,月经来潮。

菟丝子图片

菟丝子图片

菟丝子图片

余在临床中,常与沙苑子、补骨脂、枸杞子同用,治疗男子遗精遗尿,女子带下稀水,皆有良效。在治疗男性不育症中,余常用名方五子衍宗丸,其组成为:菟丝子、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种子类中药具有促进精子再生之效,是补肾固精之要方。

医案分享

芦某,女,34岁。2019年5月30日初诊。

主诉:颜面部黄褐斑伴乏力1年余。

病史:患者经常感到乏力,腰酸,怕冷。

刻诊:面部褐色斑块,以前额部多见,乏力腰酸,舌淡苔白,脉右寸弱。

辨证:气血不荣。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

红参10g,黄芪24g,当归10g,陈皮6g,柴胡5g,升麻5g,白术10g,附子5g,灵磁石30g,菟丝子30g,僵蚕10g,白芷10g,生姜10g,红枣6枚。14剂。

以此方加味,共服用42剂,黄褐斑消失。

儁雄 发表于 2025-5-28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菟丝子祛斑调经之效考辨与临证阐微》

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为旋花科寄生草本,自古列为上品。《神农本草经》谓其"续绝伤,补不足"者,实暗合"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之旨。今观徐书教授论治黄褐斑、闭经二证,深得菟丝子升降开阖之妙,兹从医理、药性、临证三端详析之。

一、药性机理发微
菟丝子味甘辛而气温,禀少阳春生之气,具"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之能。其治黄褐斑之效,非独在《本经》"汁去面䵟"之载,更因辛温能散血中滞气,甘平可养肌肤荣华。李时珍《纲目》言其"柔润多脂"的特性,正合"燥者濡之"的治则。现代药理证实其所含黄酮类成分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与古"消斑"之说殊途同归。

二、临证配伍精要
1. 黄褐斑分经论治之法,深得"有诸内必形诸外"之奥。鼻梁属脾,故佐苍白术运中州;额部属心,取交泰丸交通心肾;两颊分属肝胆肺,配伍柴胡、桑白皮等,暗合"左升右降"气机规律。尤妙在专药组方:凌霄花宣散风热,桑叶清肝明目,僵蚕化痰通络,白芷引药上行,与菟丝子共成"通补兼施"之局。

2. 闭经治疗中"重剂起沉疴"的30克用量,实本于《本草正义》"此物多脂,非重用不能见效"之训。配伍沙苑子温肾固精,补骨脂暖命门,枸杞子滋真阴,正合张景岳"阳中求阴"之法。至若五子衍宗丸的运用,更体现"子能补子"的象思维,诚为治疗生殖功能障碍的经典配伍。

三、使用注意
然菟丝子终属温补之品,阴虚火旺者当慎用。笔者临证遇舌红少津者,常佐以生地、麦冬;便溏者配伍茯苓、山药。现代研究提示其有类雌激素作用,故乳腺增生患者用量宜控制在15克以内。

要之,菟丝子之妙,全在"守中有通,补而不滞"。徐教授经验既承《本经》古义,又参以现代临床实证,为传统药物的现代化应用提供了典范。学者当明其性味归经之理,审证求因,方能尽展此药"内调气血,外荣肌肤"之全功。
炎平 发表于 2025-7-17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菟丝子祛斑调经之效考辨》
菟丝子者,《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性甘温而质润,善走肝肾二经,诚为"补不足,强阴坚骨"之要药。今观徐书教授所论,深合古法而兼有新意,兹就菟丝子消斑调经之效,补缀数言以阐其奥。

一、祛斑机理探微
黄褐斑一症,古称"面䵟""黧黑斑",其病机虽以气血失和为标,实以肝肾亏虚为本。菟丝子"汁去面䵟"(《本经》)之效,非独因其补益之功,更在其"宣通百脉"之性。盖其辛甘化阳,能升清气以荣面;温润入阴,可滋水涵木而熄风。徐氏配伍之法尤具匠心:鼻梁属脾,故佐苍白术健运中州;额颊分属心肝肺,取连、桂、柴、桑等药以调脏腑气机,深得"有诸内必形诸外"之旨。

二、通经要义发覆
闭经之治,当察"天癸-冲任-胞宫"轴系。菟丝子禀少阳生发之气,能"续绝伤"(《本经》),其妙在于:
1. 温而不燥,补阴而不腻滞,契合"肾主蛰封"之性;
2. 辛润通络,暗合"任脉通,太冲脉盛"之训。
徐氏以30克为君药,佐沙苑子等物,实脱胎于《傅青主女科》"温胞饮"之法,而较单用四物汤更胜一筹。

三、用药法度刍议
1. 剂量之秘:消斑宜轻(10-15克),取"上焦如羽"之意;通经当重(20-30克),遵"下焦如权"之则。
2. 炮制之要:盐炙则专下行,酒浸可增宣散,生用善润肌肤。
3. 配伍之禁:阴虚火旺者慎配附子,湿盛中满者忌合熟地。

结语
菟丝子诚如徐氏所言,乃"天然的祛斑化妆品",然其根本仍在调理阴阳。昔张景岳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菟丝子柔润而具阳动之性,正合此道。学者当知:外斑内闭,皆可视为"体表之月经""面部之胞宫",治之总不离"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这一总纲。

(全文798字)

按:本文谨守"以经解经"之训,引《本经》《素问》为据,参以徐氏经验,力求言必有出。所述配伍方案,临床需辨证施用,不可执一而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